检测内容:第四单元——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检测内容:第四单元——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7 16:1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检测内容:第四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为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出词人希望报效国家,实现理想的凌云壮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抒发的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壮志不改。
5.夏完淳在《别云间》回忆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陈与义在《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洞察世事的旷达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天祥的《南安军》中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诗人亡国之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友情醇香如酒,我国古代诗人对友情有过许多热情的赞颂。这类诗词中有如“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自古流传至今,仍然感动着我们。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笼统(lǒng)   挑剔(tì)    驻足(zhì)    吹毛求疵(cī)
B.慰藉(jí) 寒噤(jīn) 赫然(chì) 味同嚼蜡(jiáo)
C.溺爱(nì) 翩然(piān) 犷野(guǎng) 千山万壑(hè)
D.殷红(yīn) 告罄(qìng) 屡次(lǚ) 正襟危坐(jìn)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五月的遗爱湖公园百花齐放,红有杜鹃花,黄有孔雀草,粉有福禄考——好一片“彩虹花海”!
B.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甘延寿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
C.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去想,好像谁都没有错:小贩提篮卖点小菜能有什么错,城管为交通道路畅通有序而整顿又能有什么错,需要那么尖锐地对立吗?
D.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定为“日长至”,又称夏至。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加大宣传整本书阅读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B.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方一再挥舞关税大棒,导致美国进口商、消费者成本上升,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C.近日,罗田板栗已进入黄金采摘期,无数当地村民忙着采摘板栗,将销往无锡、上海、常州等地。
D.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吹毛求疵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接一点,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C.夕阳西下,遗爱湖湖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D.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13.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红色记忆”“大别神韵”“振兴老区”“医圣遗风”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B.“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这个句子的宾语是“宏伟”。
C.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认为是楷书中的代表作品。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①看到妙处 ②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③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
④即使是读闲书 ⑤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A.⑤①④②③      B.②④⑤①③      C.⑤①②④③      D.②⑤④①③
15.(2019·毕节中考)语文实践活动(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成功人士回到家乡,某天出门办事,在政府一楼大厅看到一位他熟悉的朋友。这位成功人士二话不说,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朋友的背后,一把将他抱起来,原地旋转了一圈。当时正是上班高峰期,此举引得很多人侧目。那位朋友不知所以,站定后,尴尬地掉转身,瞥他一眼,招呼都没有打一声就走开了。成功人士见朋友不搭理他,也觉得尴尬。
某校八年级(2)班对成功人士待友的方式产生了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你应该怎样说?(60 字以内)
正方:我方认为,对待每一个熟悉的朋友都要像第一次见到那样,恭恭敬敬,彬彬有礼,即熟人生处。熟人生处,于人表示出尊重,于己体现出风度。给熟人足够的尊重,才能熟而不俗,友谊长存。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4分)
(一)(2019·宜昌中考)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6—18题。(6分)
神秘池塘
法布尔
①这个停滞不动的池塘,虽然它的直径不超过几尺,可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它多能打动和引发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啊!让我来告诉你,我记忆中的第一个池塘怎样深深地吸引了我,并激发起我的好奇心。
②小时候,家里养了一群小鸭,我是放鸭的牧童,
③小鸭们一到池塘就飞奔过去寻找食物。吃饱喝足后,就到水里去洗澡。它们常常把身体倒竖起来,尾巴指向空中,仿佛在跳水中芭蕾。我美滋滋地欣赏着小鸭们优美的动作,看累了,就看看水中别的景物。
④那是什么?在泥土上,我看到有几段互相缠绕着的绳子又粗又松,黑沉沉的,像熏满了烟灰。我走过去,想拾一段放到手掌里仔细观察,没想到这玩意儿又粘又滑,一下子就从我的手指缝里滑走了。我花费了好大的劲,才认出它们是蝌蚪。
⑤接着我的注意力又被别的东西吸引住了。我看着泉水流到小潭,汇成小溪,突发奇想,如果把溪水看作一个小小的瀑布,定能去推动一个水磨。于是,我用稻草做成轴,用两个小石块支着它,成功地做了个磨子。可惜只有几只小鸭来欣赏我的杰作。
⑥接着,我在石头的窟窿里发现了一些灿烂而美丽的东西,它使我想起神龙传奇的故事。难道它们就是神龙赐给我的珍宝吗?要给我数不清的金子吗?为了纪念我发现的“宝藏”,再加上好奇心的驱使,我把石头装进口袋里,塞得满满的。
⑦ 在回去的路上,我尽情地想着我的蓝衣甲虫——像蜗牛一样的甲虫,还有那些神龙所赐的宝物。可是一踏进家门,父母的反应令我一下子大失所望。
⑧“赶紧把这些东西扔出去!”父亲冲着我吼道。
⑨“小鬼,准是什么东西把你迷住了!”
⑩可怜的母亲,她说得不错,的确有一种东西把我迷住了——那是大自然的魔力。几年后,我知道了那个池塘边的“钻石”,其实就是岩石的晶体;所谓的“金粒”,也不过是云母而已,它们并不是什么神龙赐给我的宝物。尽管如此,对于我,那个池塘始终保持着它的诱惑力,因为它充满了神秘,那些东西在我看来,其魅力远胜于钻石和黄金。
16.法布尔记忆中的第一个池塘里,有哪些具体的事物激发了他的好奇心?(2分)
17.仔细揣摩文中的关键词句,说说法布尔具有哪些优良的学习品质。(2分)
18.从法布尔后来的成就看,“那些东西”的魅力为什么远胜于“钻石和黄金”?(2分)
(二)阅读下面这则议论文,完成19—20题。(4分)
香道·人道·天道
俞天白
①香道、茶道、花道,被中国历代文人称为“雅事中的雅事”。但茶道与花道传承之时,香道却被冷落了。
②香道源于人道。环形香、线香、粉香等本就与生活十分密切。奶奶念经要点佛香,父亲驱除家中秽气要点线香,我读唐宋诗文时也与香道雅韵不期而遇。像“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李白),像“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白居易),还有“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陆游)等等。香是中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③中国的香文化随着祭祀祖宗、奉天敬神就开始了,并逐渐成为文人的独特爱好。如屈原的《离骚》,还有孔子《漪兰》之曲的形成传说等。至唐代,香文化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初唐日渐勃兴的文学风气推动下,品香有燃、熏、置、煮、佩等多种方式,并被赋予了三种境界:得气、得神、得道。香文化也从闻香、品香而形成了由闻香、赏烟、养生、悟道等组成的完整的香道体系。同时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闻香识人”,沉香也就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
④香对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这早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英国作家吉卜林说:“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作为嗅觉文化的香道,它的深度及美学价值,超越了民族、地域,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最能引发人们共鸣。今天世界上所有名贵香水,多少都加了从沉香中提取的精油。
⑤香道也是天道,是“禅意”。《楞严经》记录高僧围绕沉香与佛对答,香严童子的回答是,“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踪)”。无独有偶,这种禅意也出现于诗人陈与义的《焚香》诗中:“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在这种境界里,香味不是从木中来,不是从火中来,也不是从空中来,更不是从烟中来,而是从心中来。这“心”,就是人的本真。正因如此,《圣经》里有沉香树是上帝亲手所栽的叙述,佛教把沉香当成敬佛圣品。
⑥中国哲学始终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发展境界,也是人类共有的一个“梦”。中国香道,为梦想成真提供了一种可能。
(有删改)
19.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2分)
20.文章第⑤段引用陈与义的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1—25题。(14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臣之妻私臣(    )        (2)时时而间进(    )
(3)委政卿大夫(    ) (4)三年不蜚又不鸣(      )
2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皆以美于徐公  相与步于中庭     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何陋之有
C.国且危亡 且焉置土石 D.淳于髡说之以隐 以刀劈狼首
2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2分)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
24.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
2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邹忌和淳于髡的劝谏都富有语言艺术,两人都是采用________的方式委婉劝谏齐威王的,劝谏的结果都是齐威王________,从而励精图治,使齐国国力强盛,诸侯臣服。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2分)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回答26—28题。(8分)
【甲】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乙】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B.甲诗“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公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老百姓生活的毁灭。
C.乙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D.甲诗与乙诗同为战争题材的诗作,甲诗以哀景写哀情,控诉战争无情,乙诗第二联也是以哀景写哀情,抒发征人在还乡路上的心情。
27.结合甲诗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2分)
28.甲乙两首诗都写战争对人民生活的摧残,但表现手法却有很大差别,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2019·菏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9—32题。(14分)
明月出天山
梁衡
①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胧、美丽的,但它也有雄浑、苍凉、悲壮的一面。记得小时候读的第一首写月亮的诗是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眼中的月亮是苍茫、雄浑、伤感的。
②原来月亮之美也是有婉约和豪放之分的。有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人望月问天,拍遍栏杆。李白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第一个将雄伟壮阔的天山和光明浩荡的月亮连接起来,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从而也打开了我们心境的另一扇窗户。我喜欢这个意境,这和我的阅历有关。大学一毕业我就被发配到西北,那时,工作不定,常一个人在黄河边,看月涌大河流,不知人往何处去。
③我曾在一首诗里说到“从来豪气看西北,涛声依旧五千年”。虽然同是一个月亮,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矫情。古来西北多为征战、流放之地,又加上自然条件的辽阔苍茫,人生存之艰难,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名句如卢纶①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如白居易的“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仗剑游西北,有诗云:“我愿将身化明月,照君车马渡关河。”林则徐是福建水乡之人,曾是惯看清风明月、渔歌互答的。但他一踏上被发配新疆的漫漫长途就悲从中来,豪气溢胸,眼中的月色也为之一变。他在伊犁过中秋时有诗:“雪月天山皎夜光,边声惯听唱伊凉②。孤村白酒愁无奈,隔院红裙乐未央。”他出嘉峪关时感慨:“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毛泽东很喜欢这首诗,曾抄写,现还挂在人民大会堂的甘肃厅。就是毛泽东一到西部,其诗也有“长空雁叫霜晨月”式的悲凉。
④西北我去过多次,西北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20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我在那里采访并过中秋,月光中的农垦新城像一位熟睡的少女。20世纪90年代访伊犁,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前几年还去过一次帕米尔高原,群山起伏,明月朗照,我已分不清这是地上的山还是月亮中的山。
⑤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就是因为它照到了西北,照进了我的心房。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③。
⑥明月出天山,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选文有改动)
【注释】①卢纶:唐代诗人,其诗多写军旅生活,风格雄浑,情调慷慨。②伊凉:古曲调名。指《伊州》《凉州》二曲。③馕(náng):一种烤制成的面饼,是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主食。
29.依据选文,分别概括一般人、李白、“我”和卢纶等人,对月亮的不同印象和感受。(2分)
30.品味语言。(4分)
(1)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31.联系上下文,说出第②段中“心境的另一扇窗户”的具体含义。(4分)
3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4分)
五、写作展示(共50分)
3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只要有你的微笑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上帝这天兴致不错,他想了解一下现在世界上的万物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满意。他立刻展开行动,做了一张调查表,让大家回答:如果让你选择,你想做什么?大家都认真作答。上帝看了答卷,睁大了眼睛——
猪:“我想做牛,能获得人们世代的尊敬……”
牛:“我想做猪,不用干活,吃喝有人送,自己只要睡觉就好……”
鹰:“我想做鸡,有主人保护,还不愁吃喝……”
鸡:“我想做鹰,可以笑傲天空,自由捕食……”
上帝看完,好心情全被破坏了,怒喝一声:“贪心的东西,别想改变了!”
要求: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请从“贪婪”“懒惰”“欲望”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衡阳雁去无留意
2.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4.会挽雕弓如满月
5.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
6.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7.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8.海内存知己
9.C 10.C 11.B 12.B 13.C 14.D
15.反方:熟人就是熟人,不应该“熟人生处”,那样不就跟陌生人一样了吗?而且那样拘礼,还会把熟人搞生分,把朋友搞陌生。当然,熟人之间在不同场合,也要把握相应的分寸,这样会更好!
16.小鸭、蝌蚪、小溪、岩石的晶体、云母等。
17.观察力、想象力、好奇心、创造力等。
18.那些东西虽然不是什么真正的“宝藏”,但它却激发了幼年法布尔心中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是未来科学事业的起点和萌芽。所以,在他看来,那些东西的魅力远胜于钻石和黄金。
19.首先,指出作为雅事之一的香道被人冷落;然后,阐述香道与人道、天道的关系;最后,指出香道为人类梦想的实现提供可能性。
20.引用陈与义的诗作为道理论据,有力地论证了香道也是天道、是“禅意”这一分论点,这一论据使论证更有权威性、说服力。
21.(1)偏爱 (2)间或、偶然 (3)托付 (4)同“飞”,飞翔
22.D
23.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
24.(1)满一年之后,即使有想进言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2)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
25.设喻 乐于接受
【乙参考译文】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使自己国家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威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就罢了,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竟维持声威长达三十六年。
26.B
27.甲诗描绘了一个久战沙场不得归家,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内心哀伤的老兵形象。久战沙场,不得归家:“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写出老兵一去数十年,有家归不得。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归途中逢乡里人,得知家中已是荒坟累累,到家所见是兔子、野鸡;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处处荒凉破败。孤苦无依、内心哀伤:舂谷作饭,采葵作羹,却不知递谁,出门东望,潸然泪下,心中的悲哀诉说不尽。
28.《十五从军征》则偏重写实,以叙述为主,语言直白平淡,借老翁所见所感,抒写他的悲凉凄楚之情。《采薇》主要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含蓄委婉中让人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苦。
29.一般人:温柔、朦胧、美丽的;李白:苍茫、雄浑、伤感的;我: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矫情;卢纶:悲壮、苍凉。
30.(1)“沐浴”一词,形象地表现林则徐纪念馆在月光的映衬下,更加的醒目、耀眼,暗示林则徐被发配新疆后不屈的精神给后人的启示,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与赞美。 (2)这个句子运用象征的手法,借月写人,表达了作者对西北拓荒者的无私奉献、西北人所特有的坚强精神的赞美。
31.李白诗歌的雄浑与苍茫,让“我”明白了如何去面对坎坷,面对生活。
32.自古以来那些征战、流放西北的人们,那些开发大西北的拓荒者们,面对恶劣的自然与生活条件,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坚强与豪迈,他们守卫并开拓疆土,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精神是完美的、纯真的,引人注目的。
3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