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4 折线统计图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4 折线统计图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8 08: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单元 冀教版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课题及课时 第四课时 读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 例四、例五
教学目标 1.经历读统计图、分析数据信息、发现和提问题的过程。
2.能读懂生活中的统计图,能对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3.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用统计图表述和交流数据的直观性和科学性。
教学重点 学会读各种统计图,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能对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说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 所统计的数据资料、学习单、白板课件、ppt课件、微视频。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景导入 1、问题:同学们,作为滨河新区的小主人,你去过滨河新区的哪些地方?
预设:生1:景城公园
生2:天山海世界
生3:黄河外滩湿地公园
生4:军博园(放开五个问题)
师:那你想全面的了解一下我们滨河新区吗?
生:想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滨河新区的了解情况,为下面教学做准备。
2、播放滨河新区全景视频。(放一分钟)
师:滨河美吗?
生:美。
师:宜居在这样一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一体的城市里,你感到幸福吗?
生:幸福。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幸福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今天我们学习?读统计图?。(板书题目)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带着幸福走进课堂,体现幸福教育的理念。
3、复习读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课前我们了解到大家去过景城公园、天山海世界,军博园等旅游景点,那你们注意过这些景点的客流量吗?老师呀,课前做了一个调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出示统计图:
问题: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得到2013年到2018年,这六年来,累计客流量的数据,分别为232万人,240万人,334万人,350万人,481万人,577万人。
师:你得到这么多数据,说明这幅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1: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
生2:我得到,2013年-2017年,客流量逐渐上升。
生3:我发现,2016年-2017年客流量增长最快,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2016年到2017年的线段最陡,师追问,那你意思线段越陡说明增长越快,是这意思吗?生(是),师:其他同学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4:2013年-2014年增长最慢,(师追问: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线段最平缓。
师:根据生3和生4得到的信息,我们发现折线统计图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生5:折线统计图可以直观的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你们善于发现信息的本领真厉害。那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其他什么问题吗?
生6:2015年比2014年客流量增加百分之多少?
师: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7:2015年客流量比2016年的客流量少百分之多少?
师: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8:2019年累计课流量是多少?
师:你真会提有价值的问题?那大家预测一下2019年的客流量。
生9:800万人次左右。
师:大家能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数据,老师为你们点赞。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出示例四
师:作为黄河少年,我们不光要关注滨河的发展,更要胸怀天下,关注国家发展,这是有关我国财政的一幅统计图。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和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横轴和纵轴,并且没有刻度线。
师:其实这是生活中的象形统计图,没有横轴、纵轴,但是也是用来交流和展示数据的图,一样能够反映数量的变化情况。
通过这个统计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想到哪些问题,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相互交流你的想法,请齐读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要求:
1、同桌小组合作,先自己思考你了解到的信息和想到的问题,然后交流。
2、试着解决你们所提出的问题。(3分钟)
师:时间到,请同学们汇报。
生1:我得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财政收入在2003年突破2亿元后连创历史新高。
生2:我得到2003年到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的具体数据。
生3:我国外汇储备在不断的提高。
师:那你能解释一下外汇储备是什么意思?
生4:外汇储备又称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解释的很好,说明你课外知识很丰富。)
生5:可以用圆形,箭头的大小来表示数量的大小。
师:用圆形、箭头的大小表示数量的大小,这种表示数据的方法你觉得怎么样?
生5:我觉得很好,不但可以表示数据的多少,还很形象直观的用图表示了数据的大小。
师:那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我国财政收入,2007年比2005年多多少?
师:谁来解决?
生2:我国财政收入,2010年比2011年少百分之多少?
师:谁来解决?
生3:我国财政收入,2011年比2010年多百分之几?
师:你会解决吗?类似多多少、少多少、多百分之几和少百分之几这样的问题可以提很多,那你还能提别的问题吗?
生4:
师:分析完这个统计图,你有什么感受?
预测:
活动二:例五的教学
师:作为黄河少年,不仅要关注本国发展,更要放眼世界。这是一幅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图,1997年至2009年部分年份中国、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图。你能读懂这幅统计图吗?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理解?
出示例五的图:
例5:读统计图(二)
1997年至2009年部分年份中国、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图
单位(亿本币)
生:读统计图就是你能从统计图中得到什么信息,并且用这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师:你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很准确。在这个统计图里,单位是亿本币,你对亿本币怎么理解。
(可能学生说不上来,微课补充)
师:在读这幅统计图前,兔博士给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提醒,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微课
微课结束后,
师:那么现在你会读这幅统计图吗,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中国,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在不断的增加.
生2:我发现印度国内生产总值比中国大?
师:这是真的吗?谁有不同看法?
生3:这个说法不对,因为单位不统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是亿元人民币,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亿卢比,要想比较大小我们可以把单位化统一。
师:那应该怎么化?
生4:我们可以都换算成美元,或者把亿元人民币换算成亿卢比,也可以把亿卢比换算成亿人民币。
师:想法真不错,可是我只知道黑板上的信息,那应该这么化呢?
生:都化成亿美元。
师:那我们算一组数据,算2009年的数据,这一组数据印度的比中国的大,第一二组把亿卢比转化成亿美元,第三四组把亿元转化成亿美元,比比看谁快。通过计算两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印度高,说明中国人更幸福,我们要珍惜这样的生活。
课堂练习
把你收集的统计图在组里和同学进行交流,并且选一幅统计图进行分析,先在小组内交流每个人写的短文,再请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
学完本科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读生活中的统计图。
生2:我觉得生活在中国很幸福。
生3:读统计图时,我们要挖掘统计图隐含的信息。
生4:学会应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提醒同学,回答问题干净利索,指手势就回答,不要等着叫名字。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包括表象的信息,也有潜在信息,比如预测的信息,及从图中得到的感受。
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表示数量的多少
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问题最多三个,引入预测
这是
外汇储备又称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
板书设计 读统计图
表示数量的多少
数量的增减变化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冀教版教材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四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经历读统计图、分析数据信息、发现和提问题的过程。2.能读懂生活中的统计图,能对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3.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用统计图表述和交流数据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教学重点是学会读各种统计图,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能对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说出自己的判断。教学难点是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突破重难点,我精心设计了这节课。
首先,我谈话了解学生旅游情景,播放滨河新区的视频,创设幸福教育的情景,让孩子们带着幸福走进今天的课堂,其次引入一幅滨河新区近几年累计客流量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复习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接着例四教学,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先谈论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然后小组汇报,鼓励学生发现一些隐含的信息,例四虽然是生活中的不规则的统计图,但是也鼓励学生去读这样的统计图,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五,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主要让学生会对比分析数据。课堂练习,要求学生自己收集统计图,这样就可以收集很多生活中的统计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对统计图的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优点就是备课充分,设计符合学情,但是不足之处就是课堂细节处理不好,还需要自己继续努力,多听多思考,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