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第八章第8.6《鳖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定理应用
教学目标分析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求解关键是通过线面之间的互化关系,借助辅助线创设辅助的线和面,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定理的概括、证明和应用,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鳖臑的认识,增强对直线和平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难点:“转化思想”的渗透
4.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师生活动
创设情景问题引入
【设计意图】:简单问题引入,分析几何体
2015年湖北高考文科数学20题
对于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引入《鳖臑》
回顾历史感受生活
【设计意图】:回顾历史,寻根问源
由一段短片带领学生熟悉《鳖臑》的历史,感受历史与数学的联系
回归课本探究本质
教材溯源【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高考题与课本的紧密联系
学生感受课本与高考试题,课本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讲练结合应用提高
大显身手证明1证明2:证明3:【设计意图】:加深巩固,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并分享思维过程、展示解答过程,教师给予及时评价和纠正.
总结提高画龙点睛
总结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鳖臑”的认识?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体现的什么数学思想?
学生发言,互相补充,教师点评完善,归纳出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评测练习巩固提高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提高运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课堂听课效果,并给出检测评分。
学生自主完成,听课老师评阅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第八章第8.6《鳖臑》课堂检测:
如图所示,所在的平面,AB是的直径,C是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射影,给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B.
C.
D.
A
0
B
2.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2AD=4,BD=23,PD⊥底面ABCD
证明:
BC⊥平面PBD;(共24张PPT)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2
A版
第八章8.6《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复习课
课件设计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二、教学目标及策略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特点及效果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定理应用
2.地位和作用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直线和平面相交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是空间中
直线与直线垂直位置关系的拓展,又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基础,是空间
中垂直位置关系间转化的重心,同时又是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等内容的
基础,因此,它是空间点、直线、平面间位置关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2.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回顾历史
实践练习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复习回顾线面相关定理
结合历史知识,认识鳖臑
具备观察、思考、合情推理能力,
但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力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及策略的确定
重点:通过对鳖臑的认识,增强对直线和平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难点:“转化”思想的渗透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求解的关键是通过线面之间的互化关系,借助辅助线创设辅助的线和面,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定理的概括、证明和应用,让学生体会“转化”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难点
1.知识储备:
一、线面垂直:
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那么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⑵判定: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⑶性质: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二、面面垂直:
⑴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⑵判定: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⑶性质: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例1、已知
,
求证:
P
A
C
B
证明: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2.例题引入:
证明:
P
A
C
B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2015年湖北高考文科数学20题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3.高考题再现
高考题再现
2015年湖北高考文科数学20题
《九章算术》
公元一世纪的《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九章算术》其作者已不可考,但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山东邹平人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今称为”刘徽原理”。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4.回顾历史,探究过程
史料
《九章算术·商功》:“斜解立方,得两堑堵。斜解堑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合两鳖臑三而一,验之以棊,其形露矣.”
刘徽注:“此术臑者,背节也,或曰半阳马,其形有似鳖肘,故以名云。中破阳马,得两鳖臑,鳖臑之起数,数同而实据半,故云六而一即得.”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阐释
阳马和鳖臑是我国古代对一些特殊锥体的称谓,取一长方体,按下图斜割一分为二,得两个一模一样的三棱柱,称为堑堵.
再沿堑堵的一顶点与相对的棱剖开,得四棱锥和三棱锥各一个.以矩形为底,另有一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为阳马.余下的三棱锥是由四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四面体,称为鳖臑.
空白演示
5.解析题目,找到方法
1、生僻字
2、解释
3、数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图
9
证明:
教材溯源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6.发掘高考题与教材的联系
教材溯源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例1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7.讲练结合,巩固知识
大显身手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7.讲练结合,巩固知识
例2
证明(1)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确定
7.讲练结合,巩固知识
证明(2)
(3)
课堂小结
鳖臑几何体中有着丰富的垂直关系,是讨论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以及三种垂直关系相互转化的非常好的载体;鳖臑几何体蕴含着棱锥、棱台的所有要素,可以破解立体几何千变万化的空间角;鳖臑几何体涵盖了立体几何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点的模型,蕴含的基本关系揭示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结构与本质规律.
四、教学特点及效果分析
根据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结合高二学生基础设计了教学方案,学生能
从“无限”
转化为“有限”,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把握到位,后面
的理性化的证明问题能通过列提纲的方式写出证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