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2020年科学 建兰中学七年级下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复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 2020年科学 建兰中学七年级下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复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18 21: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45210012344400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54140104273551.如图所示,C为绿色玻璃,D为白屏。一束太阳光从三棱镜的一边入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再经过C射到D上。则关于射到D上的光的颜色是(  )
A.红光 B.绿光 C.黄光 D.黑色
2.关于甲、乙、丙三个正在振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蝴蝶每秒3次的频率上下挥动
乙:蝙蝠发出频率为1×105赫兹的振动
丙:被小锤敲击的音叉(频率为256赫兹)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乙都不是声源,人耳听不到
C.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D.甲、乙、丙都不是声源,人耳只能听不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小凯坐车闭眼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判断其是否在上坡行驶,感受这种刺激的结构位于( )
A.鼓室和半规管 B.前庭和半规管 C.前庭和耳蜗 D.鼓室和耳蜗
57797702698754.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5.音乐厅里一位男低音歌唱家甲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高、响度大,乙的音调低、响度小
B.甲的音调低、响度大,乙的音调高、响度小
C.甲的音调高、响度小,乙的音调低、响度大
D.甲的音调低、响度小,乙的音调高、响度大
52952652844806.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C.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D.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7.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计时员分别根据发令枪的烟雾和枪声开始记录同一运动员的成绩,若甲的记录结果为11.3s,则乙的记录结果约为(  )
A.11.0s B.11.3s C.11.6s D.11.9s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红光满面 B.金光闪闪 C.火光冲天 D.波光粼粼
9.如图所示,小明用易拉罐所做的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52882045085A.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越清楚
B.物体与小孔的距离越远,塑料膜上的像越小
C.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一定要是圆的
D.若物体顺时针转动,则塑料膜上的像逆时针转动
10.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11.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如果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使用一层(  )
A.玻璃 B.真空带 C.木材 D.绝缘物质
12.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
13.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
A.大脑皮层 B.鼻腔 C.嗅觉神经末梢 D.嗅神经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5.某同学想选择一块焦距在10~20厘米之间(大于10厘米而小于20厘米)的凸透镜,他利用光具座对四块透镜A、B、C、D进行测试。测试时保持透镜与烛焰的距离均为20厘米不变。实验结果如表所示,问应选哪个透镜?(  )
凸透镜
像的性质
A
倒立
缩小
实像
B
倒立
等大
实像
C
倒立
放大
实像
D
正立
放大
虚像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选填“相同”,“不同”)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
61518804318017.食不言,寝不语。意思是嘴里嚼着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就按时睡觉,不要发出声音吵到别人。如图,我们的学校食堂里安装了一个仪器,能够测量声音的 (填"音色"、 “响度"或“音调")。屏幕上显示的数字的单位是 。在经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这是利用哪一种途径减弱噪声
A.在声源处 B.在传播过程中 C.在人耳处
6157595571518.如图所示,在房间的A墙上水平排列着两个字母“FB”,小明站在房间里通过B墙上的平面镜看到字母FB的像是(①“FB”或②“”)   (填写序号);若A墙与B墙相距4m,则字母的像与字母间的距离为   m;小明朝镜中像以0.5米/秒靠近,像相对于小明的速度是 米/秒,2秒后,小明与像之间的距离缩短 米。
19.根据耳的结构,完成下列题目。

(1)C是 (填名称), 它的功能是 (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
E是 (填名称),它的功能是 (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
A.收集声波. B.接收声波的撞击,产生振动
C.把振动放大后传入耳蜗 D.内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的刺激,并产生兴奋
(2)当"飞机下降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咽鼓管开放,空气由咽鼓管进入 以保持 内外气压的平衡。
6244590126365P
P
(3)当F受损时,造成的是 耳聋,能否治疗?
(4)鼓膜的振动由 传递到耳蜗。
603186580010(5)由图中可知,听觉的产生在 的听觉中枢。
20.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A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则水面反射到天花板上的光斑将在   (选填P点,P点左边,P点右边),若继续垫高,使木板倾斜与水平面呈15度角,则此时反射光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587248021272521.如图方框表示一个小教室,若将小教室以如图所示的方法构建XOY坐标系,地面长作为X轴,中心对称轴为Y轴,此时Y轴刚好穿过一块正方形的平面镜M的中点,M放在天花板上。M两端坐标分别为A (-1,3 )和B (1. 3), 若O点放置一个光源照射向平面镜能将 平方米的地面照亮。
三、作图题
22.如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和点光源s的像s'。
23.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4.根据图中的光线,补全相应的光路图。

25.如图,两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斜射到MP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MP夹角为   。
四.实验探究题
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
(1)让一细光束AO沿平面EOM射到镜面O点,在同一平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BO,若将纸板FOM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OM   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   。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把测量结果记录
在表格中,请你设计这个实验记录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
(3)若将一束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
(1)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第一次小华用了C方案进行实验,他想探究的是 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接下来小华用剩余3组方案进行同一目的的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小华在研究距离的大小对光斑的影响时,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孔的卡片甲对着太阳,当卡片距离地面足够近时,光斑呈 形,将卡片逐渐远离地面时,光斑逐渐变 (选填“亮”或“暗”)
28.小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该实验应在光线较   的环境中进行,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就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由此得到日常家用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原因是
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复习题
参考答案
1-5 BCBBB
6-10CACBA
11-15BBADC
不同;1020
响度;分贝;B
②;8;1;2
鼓膜;B;耳蜗;D;鼓室;鼓膜;神经性;不能;听小骨;大脑皮层
P点;90
4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30度
26.(1)不能;同一平面内;(2)
OA;可逆。
小孔形状;B;圆;暗
28.(1)暗;2;大小;(2)像;不能;虚;(3)B蜡烛无法与A蜡烛的像重合;避免车厢内景物成像在驾驶员正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