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7 19:5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同学们:当我们快速便捷地使用激光照排技术的时候,当我们惊叹于印刷技术的突飞猛进的时候,你是否在感叹这位伟大发明家智慧?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王选,激光照排之父。
今天,我们就看一下他人生中的几个重要的选择。
导入新课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目标导航
1.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重点)
2.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品味演讲者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难点)
3.培养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素养)
目标导学一
预习检测
夯实基础
王选(1937.2.5-2006.2.13),出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著名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历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等职。现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2年2月1日,江泽民主席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王选院士。
走近作者
2001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于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的一篇演讲稿。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次重要抉择,每次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课文是节选了其中的第六个抉择的部分。
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王选院士为方正集团技术决策者、奠基人,其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奠定了方正集团起家之业。方正集团拥有并创造了对中国IT、医疗医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信息产业排行前列的大型控股集团,业务领域涵盖IT、医疗医药、房地产、金融、大宗商品贸易等产业。方正集团拥有六家上市公司,五大产业集团,是诠释“创新”理念的典范企业。2016年8月,方正集团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73位。
①针对性。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
②鼓动性。演讲的目的是感动听众,说服听众,以情感人,激发共鸣,争取最佳宣传说服效果。
③有声性。演讲词要能将无声文字通过演讲者声情并茂的演讲变为有声语言。要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幽默风趣。
演讲词的特点
1.有关“八个抉择”
①选择计算数学专业;
②投身到研究软硬件结合领域;
③锻炼英语听力;
④直接跨入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
⑤致力于产业化;
⑥大力扶植年轻人;
⑦20世纪90年代进军日本市场

⑧1995年进军广电业。
知识链接
2.关于“毕昇”
毕昇
北宋布衣,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其发明活字印刷术,比德国人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毕昇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发明活字版的经过,除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的记载外,还找不到第二个文献资料。
知识链接
目标导学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圈点要求
第一部分(①):
第二部分(②—⑦):
交代自己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并引出演讲内容。
讲述自己第六次的重要抉择,列举实例,使人警醒。
第三部分(⑧):
表达出了自己的期待和美好的期许。
本文的标题是《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那么,这个“抉择”到底是什么?
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自己的作用。
目标导学三
精读课文
探究细节
1.王选把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不同的太阳,有什么好处?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不同时间段的太阳,语言生动、幽默,形象地说明自己年事已高,只能跟大家讲一下奋斗过来的体会。同时引出下文所要讲述的内容。
2.本文的标题是《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那么,这个“抉择”到底是什么?
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自己的作用。
3.这篇演讲围绕什么中心来展开的?
【明确】
一个人面对人生重要的抉择时,要以国家利益为先,还要有智慧而慎重选择,也要为自己的选择做出不懈努力。
4.作者为什么讲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一电视节目?
由李素丽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幽默、平易近人。
5.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做出了什么抉择?原因是什么?影响或结果是什么?
(认真阅读,筛选概括信息,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第六次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原因或条件:是历史规律,也是国家的需要。
影响或结果: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
6.如何理解作者说自己“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有何作用?
这是作者自谦、幽默的说法。事实上,作者仍然在为方正、为科技工作默默地奉献着自己。这些幽默、轻松的语言,既能够活跃现场气氛,又表现了作者谦虚的品质。
7.作者为什么要扶植年轻人来取代自己?试结合2—5段谈一谈。
⑤国外很多成绩杰出的都是年轻人。
①我已年过花甲,高峰已过。
③年老人往往被奉为权威,其实容易犯错误;而年轻人做出成绩,却往往得不到肯定。
④相比年老人,年轻人才是干实事的群体。
②国外有培养年轻人的传统。
要有真心诚意;
8.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扶植年轻人?请结合第6段谈一谈。
不要剥削年轻人的荣誉。
要创造条件推出年轻人;
9.通过作者的第六次抉择,你能发现作者成功的诀窍是什么吗?
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名利观,耐得住寂寞的心境。(启示)
10.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巧借美国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公式,谆谆告诫青年学子们:成就理想的事业,离不开恒心、智慧、能力、创新,同时强调团队、合作同等重要。引起读者的思考,升华了演讲的主题。
11.结构归纳: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引出话题——重要选择
论述话题——第六次抉择
结束话题——实现自我价值
尊重科技发展规律
不计较名利
目标导学四
分析手法
品味情感
演讲稿开头段有什么特点?
列举比尔?盖茨的事例,说明让年事已高的自己来领导方正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表现了作者的高度的责任感。
然后王选又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不同时间段的太阳,语言生动、幽默,形象地说明自己年事已高,只能跟大家讲一下奋斗过来的体会。
引出下文所要讲述的内容。
课文逻辑严密是如何体现的?
举国内成功人士和国外卡文迪许实验室是为了证明大力扶植年轻人这一观点是正确可行的。并且前一次抉择是后面抉择的基础;后面的抉择是前面抉择的必然结果,并验证了前面抉择的正确与明智。
纵观整篇文章,讲述了作者的人生重要抉择,你认为作者成功的诀窍是什么?
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名利观,耐得住寂寞的心境。
选文第二段大量的运用到了举例论证,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举例论证有怎样的特色,请结合实际说明。
用社会的名人举例,使作者的观点更有实际依据,更能使大家信服。从论证角度来看,麦克斯韦,布莱克的例子是从正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增强了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
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
谦虚勤奋
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
坦率谦虚
作者谈到“马太效应”时说:
当我26
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
。……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
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甘为人梯,襟怀宽广
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所以,实际上扶植年轻人的是一种历史的规律。
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小结:
1、谦虚谨慎、坦率正直;
2、勤奋好学、善于自律

3、关心爱护年轻人、甘为人梯、无私奉献。
4、不以“
名人”
自居,淡泊名利。
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以不同阶段时期的太阳来比喻不同学位和不同身份人的精气神特点,说明自己高峰已过,而在场的年轻人却处在最好的状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
比喻论证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论证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请找出来,并作具体分析。
第2段作者列举“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它就有很好的扶植年轻人的传统”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的观点。
第5段的5个例子,告诉大家年轻人是可以挑大梁、做出成绩的,从而阐述扶植年轻人的必要性。
举例论证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论证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请找出来,并作具体分析。
第3段将自己年轻时做出成绩却遭人忽视与年老时精力下降却受人重视进行对比,告诉人们要正确看待权威。
第7段将舆论对名人的拔高与对凡人的贬低进行对比,说明名人和凡人在很多方面其实差不多,只是舆论的不同对待造成了身份的差别,从而提醒自己成名了要有良好的心态。
对比论证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论证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请找出来,并作具体分析。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王选的这些抉择,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他的哪些高贵品质。
①爱国是他忘我工作的感情基石。
②善于把握机遇,勇于创造机遇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
③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尤其是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等,都是他迈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内在因素。
?见解精辟深刻。
谈论到“权威”,我们总是表示信服,但王选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权威有些时候会反对新思想,而且权威代表的是过去时态,而不是现在时态或将来时态。他还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可以看出王选对出风头这样的事情的清醒认识。
写作特色
?用大量事例增强说服力。
这些事例既有别人的,也有作者自己的。比如在说扶植年轻人有很多榜样的时候,王选举了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五代室主任代代扶植年轻人的例子;在说到创业要靠年轻人时,举了王安、英特尔的创业者、苹果公司的开创者等作例子,具有很强的励志性。作为和北大有直接关系的名人,王选更是用自己成名前后的经历来说明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这对于现场的北大听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写作特色
?善于调侃,语言幽默。
王选在演讲中善于调侃自己,比如他说自己不再是权威时,就说“世界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上的计算机权
威,只有60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在讲自己的现状时,说“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在讲到名人和凡人的话题时,用了一系列风趣的对比,特别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叫老王”。这些调侃都令听众捧腹大笑,让人印象深刻。
写作特色
本文讲述了王选一生八次抉择中的第六次抉择,具体写了他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人逐步取代他的作用,表现了王选尊重科技发展规律、不迷信权威、不计较个人名利、认真负责的精神。
主旨探究
作者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学习:我们要勤奋好学,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工作:我们要善于把握机遇,勇于创造机遇,勇于尝试,做出自己的抉择。
?做人:我们要有高尚的品质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等。
链接现实
引出话题——重要抉择
尊重科技发展规律
不计较名利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论述话题——第六次抉择
结束话题——实现自我价值
课堂小结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去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收到的上万份答卷中,贝尔纳的答案获得金奖。他的回答是: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获奖理由是: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选择是一种智慧
拓展延伸
素材解读:选择是一种智慧。智慧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应该向贝尔纳学习,把握“可能”,珍惜“拥有”,在现实的平地上搭建自己的理想平台,而不要在虚妄的幻想里营造海市蜃楼!
拓展延伸
选择是一种智慧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2.
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