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至三单元综合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至三单元综合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7 20: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至三单元综合过关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运用(1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中国结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结”,在人类历史之初,文字未发明之前,有着记事的作用。《周易·系辞下》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上古时代的人们用绳索打结的方法来记事。“结”的形状、多寡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类似法律条文。可以说,“结绳”是文字的前身。
  中国结早已超越了原有的实用功能,演变为今天精美别致的装饰品。“结”种类繁多,主色调为大红□耀眼、热烈、喜庆。民间工此事者作“结”,讲究形状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接,  ①  。其魅力在于“以结言情,取节寓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综合  ②  ,表达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
(1)结合文段的内容,解释文中画线的词。(2分)
结绳:?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和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①相辅相成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不断创新的特征
B.①一气呵成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兼收并蓄的特征
C.①一气呵成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不断创新的特征
D.①相辅相成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兼收并蓄的特征
(3)在文中方框内分别填写标点符号,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 ,    B. ”。 、   C. 。” 、   D. ”。 ,
(4)为了布置教室,学校请美术老师用不同字体写了中国结的“结”字,打算选择其中一幅悬挂在墙上。你会选择哪幅作品?请说明理由。(3分)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2. 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一位同学的小论文《“贬谪文学”与“自强不息”》。阅读这段文字,回答问题。(6分)
  贬谪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许多文人士大夫遭贬被逐后的作品,往往更能彰显出他们高洁的情操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既有《离骚》中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执着,又有《①    》中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乐观自信,既有《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又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担当……由此可见,我们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这些文人士大夫“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很有必要去读一读他们的文学作品。?
(1)根据上下文,在选文①②两处依次填入恰当内容。(2分)
(2)这段文字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段末画线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给出修改意见。(2分)
(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文段后拟写的一副对联。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 忠臣文天祥,任凭风雨磨折,益坚其志?
  晚清志士谭嗣同,唯愿 ② ,不负斯心?
A.①南唐 ②家国振兴 B.①南唐 ②天道酬勤
C.①南宋 ②家国振兴 D.①南宋 ②天道酬勤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默写。(6分)
3. 古诗文默写。(6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蒹葭》)?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 (柳宗元《小石潭记》)?
(3)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的诗句是“            ,           ”。?
(二)阅读《关雎》,完成题目。(6分)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了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了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姑娘。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之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2分)
6.本诗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简析其作用。(2分)
(三)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回答问题。(9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甲]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乙]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丙]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便舍船 舍生取义 四舍五入 锲而不舍
B.才通人 指通豫南 粗通文墨 互通有无
C.具答之 百废具兴 别具匠心 干城之具
D.扶向路 寻向所志 向无此例 相向而行
8.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甲]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黄发的老人和垂下头发的小孩,都安闲快乐。
理解:住在桃花源里,人们因为环境优美、生活富足而心情舒畅,这也是陶渊明所向往的田园
生活。
[乙] 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理解:桃花源之所以与世隔绝,是因为桃花源人的祖先为躲避战乱来到这里,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
[丙]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翻译:(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理解:渔人希望太守能派人探个究竟,所以向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经过,以及村中的生活情状。
9.选文描绘的世外桃源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阅读下面三则链接材料,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材料中的理想社会的特点。(3分)
链接材料一 使什佰人之器①毋用,使民重死②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③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节选自《老子》)
链接材料二 故至德之世,……山无蹊隧④,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⑤;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⑥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⑦与禽兽居,族⑧与万物并。
(节选自《庄子·马蹄》)
链接材料三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节选自《礼记·礼运》)
  [注] ①什佰人之器:十人、百人使用的大器具。什佰,十倍,百倍。②重死:以死为重。③陈:陈列。④蹊(xī)隧:小路。⑤连属其乡:指居所相连。⑥羁:拴住。⑦同:混杂。⑧族:聚集。
链接材料一:      链接材料二:      链接材料三:    ?
三、名著阅读(3分)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读书时说:“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恒心,还需注重效率和质量,要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本,结合书中内容,联系学习或生活,谈谈你通过阅读解决了怎样的实际问题。(100字左右)(3分)
《傅雷家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现代文阅读(21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5G产业研究专家冯媛在谈到中国5G技术为什么能领先全球这一问题时表示:在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同阶段后,5G技术领先来之不易。5G网络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 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
材料三 5G专家李正茂指出:现在凡是有“智慧”这个字眼的行业,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
李正茂预测,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李正茂解释称,人看电视时,对100毫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在广州,5G正被应用于机场安保。监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即时分析。借助5G网络,白云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0年5月19日)
11.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
发展。
B.中国5G技术领先世界来之不易,通信网络先后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等不同发展阶段。
C.基于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
D.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在5G的帮助下,教育将会越过“距离”的鸿沟。
12.请你为材料二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13.根据材料,请概括5G将给一些行业带来哪些变化。你觉得5G还能运用在什么领域呢?(4分)
(二)阅读《春在溪头荠菜花》,回答问题。(12分)
春在溪头荠菜花
张宗子
  ①正月将过,纽约仍在飘雪,然而春天终究来了。站在窗前向外看,白茫茫的漫天飞絮中,棕红色的玫瑰叶已经快要绽开,而荠菜在这些日子更是随处可见。看见荠菜,再想起吃荠菜,时令便晚了。舒展到巴掌大的野荠菜,即使还没老,味道也差了。
②荠菜容易和几种不能吃的野草相混,和常见的车轴草甚至小蒲公英也酷似。但见多了,无论外形怎么变,还是一眼能认出来,但要告诉别人却不容易。这大概和生活中看人一样,很多感觉是难以表述的。
③荠菜有不同品种,彼此差别很大。叶子有绿的,有铁锈红的,还有叶尖棕色或金属般的灰白色的。叶缘多半呈锯齿状,但有的乖巧妩媚,近乎无齿,有的则天性刁蛮,分裂太深,细长扭曲,弄得如一团缠丝。
④长在麦田和菜地里的荠菜,地腴水足,借了农人的爱护,免于牲畜的踏踩,养得鲜嫩水灵。叶子上举,回转成伞形,叶面常趴着亮晶晶的水珠,仿佛女子颈上的珠链。这种荠菜绿得油亮,长得肥大,然而味道淡,剁碎就出水,没多少筋骨。荠菜的香主要在根,家养的荠菜植株挺拔,看起来有模有样,根却萎缩得不成比例,又细又短,像阿Q脑后拖着的小辫子。
⑤好吃的荠菜,在房前屋后,菜地外围,以及路边和田埂上。
⑥生在这里的荠菜,天天被践踏。人践踏,牲畜践踏,鸡鸭啄食,牛羊啃啮,驴车的轮子碾过,荠菜便长得异常瘦小,叶子匍匐下去,紧趴在地面上。说趴还不够确切,该说紧紧抓着地面。老叶子在外,新叶子在内,一圈一圈,几乎像个圆,但不整齐,又松散。颜色也很少是绿色,绿中带点铁灰,很枯干的那种。因为必得结实才能生存,它们水分少,干硬,撕开叶子见到筋。麦地里的荠菜伸手便揪起来了,这些荠菜不能,贴地太紧,根特别粗壮,叶子扯碎了,根还扯不出来,要用剪刀往深处剜才行。那么板结的土里,荠菜的根足有一拃长,粗而不肥,凑近鼻孔,香气四溢。
⑦两种荠菜,两种品质,两种命运。这是我童年挖荠菜时留下的印象。
⑧曾经读到唐人郭湜的《高力士外传》,里边记录了高力士亲口所说的一件与荠菜有关的故事。安史之乱,肃宗即位。玄宗从四川还都,做了太上皇,大权旁落,受肃宗猜忌,亲信被一一剪除。忠心耿耿的高力士自不能幸免,垂暮之年被流放巫州。巫州在今天湖南的怀化,荠菜甚多,而当地人不吃。高力士喜欢荠菜,经常采来做羹。日暮穷途,他乡流落,有感于荠菜味道的鲜美,作了一首小诗:“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怀化远离京都,当时算是化外之地吧。高力士说,虽然地方不同,荠菜的味道仍然没变啊。这首诗朴实无华,读来却能令人反复回味。正如杜甫流落蜀中,怀念长安时的诗作:“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无限感伤,尽在诗中。
⑨初到纽约,每发现一种过去见惯的草木虫鸟,都觉得欣喜。第一次看到萤火虫,竟然忍不住惊叫出声。荠菜,在公园里,运动场周围,乃至一些僻静小街的两边,到处都是。拔起闻闻,气味仿佛。儿子出生那年冬天,母亲来帮助照顾孩子,我们一起在附近的草地上挖了很多。包饺子之后,还有剩余,下到面条里吃掉了。
⑩后来几年还挖过几次,感觉却不对了,不仅不香,还有一股腥气,根老,嚼不动,从此便没了兴趣。高力士说虽然夷夏有别,荠菜气味不改,看来适用范围有限。远,要看远到什么程度,太远,所有漂亮的假设都不成立了。
荠菜开花细小而白,杂在草丛中,毫不起眼。反倒是结籽之后,分叉得很好看的细枝条上,缀满扁扁的小种子,摇摇摆摆,风致不亚于狗尾草,都是朴素又让人觉得舒服的。辛弃疾的词中有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①。”平平淡淡的一首词,这两句大有深意。
(有删改)
  [注] ①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选自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这两句的意思是城里的桃花李花最害怕风雨的摧残,最明媚的春色就是那溪边盛开的荠菜花。
14.围绕荠菜,作者记叙了自己不同阶段的经历与人生体味。请你阅读文章,补写下面的内容。(4分)
童年时挖荠菜,发现两种荠菜的不同命运。
①                ?
②                ?
15.做批注是用简练的语言及时记录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提疑问等。请你从文中第③—⑦段摘录一处关于荠菜的内容,并任选一个角度做批注。(4分)
16.文章以辛弃疾的词句“春在溪头荠菜花”为标题,有什么妙处?(4分)
五、作文(4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40分)
孩子啊
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
可以在梦里飞翔
还有一双翅膀
可以在想象里飞翔  
如果飞累了 孩子啊
那就躺下来无所事事
和露珠儿对唱
和小蚂蚁游戏
哭或者笑
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
这首诗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以《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1.(1)古代用来记事的打结的绳子。
(2)C (3)A
(4)示例一:选择第一幅,因为它是草书,自由随意,灵活多变。
示例二:选择第二幅,因为它是隶书,圆润浑厚,清劲秀雅。
示例三:选择第三幅,因为它是楷书,庄严大气,规矩方正。
示例四:选择第四幅,因为它是行书,典雅飘逸,气韵生动。
2.(1)解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可以判断第一个空填陋室铭,第二个空填刘禹锡。
【答案】 ①陋室铭 ②刘禹锡(每空1分,共2分)
(2)解析: 第一个“既有……又有……”与第二个“既有……又有……”是两个并列的分句,这两个并列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那么这两个分句之间就应该用分号。
【答案】 标点符号修改建议:“既有《岳阳楼记》”前的“,”改为“;”。
句子修改建议:将“文学作品”改为“贬谪文学作品”。(每点1分,共2分)
(3)C
3.(1)在水一方
(2)参差披拂
(3)海内存知己
(4)波撼岳阳城
(5)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4.解析: A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A项有误,该诗不是托物言志诗,而是爱情诗。
5.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由雎鸠的相爱相伴,写到青年男女的爱情,从而表现了君子对美丽女子的热烈追求,这是比兴的手法。
【答案】 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河州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抒情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
6.解析: 本题考查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要根据具体的语句分析效果。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全诗三章,每章只变动了几个字,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写出了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以及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愿望成真的喜悦。
【答案】 诗中“关关”运用叠字来形容鸟叫声,“窈窕”运用叠韵来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运用双声来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则运用双声叠韵刻画出男子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景,使诗中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写出一点即可)
7.解析: A A项,“舍”的意思都是“舍弃”;B项,“通”的意思依次是“通过”“通向”“了解,懂得”“连接;相来往”;C项,“具”的意思依次是“详细”“全、皆”“具有”“才干、才能”;D项,“向”的意思依次是“先前的”“先前的”“向来”“对着”。
8.解析: 甲句翻译有误,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小孩,正确翻译是: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丙句理解有误,渔人并不是“希望太守能派人探个究竟”,而是希望得到奖赏。
【答案】 乙
9.解析: 链接材料一中,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老子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人们自食其力、互不往来、过着自给自足生活的理想社会。这样的社会是朴素自然、安定和谐的。
链接材料二表达了庄子所谓的“至德之世”,就是一个原始自然的状态,人们天性美好,悠然自得,思想和行为浑然一体,没有偏私,且总是顺自然而行,目光专一,无所顾忌。这样的社会是崇尚自然,万物和谐的社会。
链接材料三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答案】 朴素安定 自然和谐 天下为公(每空1分,共3分)
10.解析: 首先要明确自己要选的书籍,然后再指出自己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书中找到与该问题相关的情节或人物行为加以概述,最后给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答案】 示例一:我选择《傅雷家书》。读这本书前,我不知道该怎样与父亲交流我的学习、生活等问题。阅读后,我发现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在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等方面给儿子提出了建议。我也尝试通过写信的方式与父亲交流,父亲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建议。
示例二:我选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这本书前,我遇到困难时总是想退缩。阅读后,我发现保尔在双目失明、身体瘫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写作,发挥自己的“余热”。我开始以他为榜样,锤炼自己的意志,由此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具体内容1分,实际问题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11.解析: C “所有行业”说法过于绝对,与材料不符;“已发生一些新变化”与材料不符。
12.示例一:5G产业“战疫”表现亮丽
示例二:5G在疫情期间得到广泛应用
示例三:5G助力各地抗疫(2分)
13.行业变化:①5G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②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③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3分)
运用领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基建等。(举出一例即可,1分)
14.解析: 先根据题中的提示信息,按作者“不同阶段的经历与人生体味”将文章划分为三个层次,①—⑦段,⑧段,⑨—段,根据“时间(地点)+事件+体味”的结构概括即可。
【答案】 ①读高力士的故事,体会他借荠菜表达的思念和感伤。 ②在纽约,惊喜地发现荠菜,却没有吃出故乡的味道。(每空2分,共4分)
15.解析: 先摘录文字,然后按照题干提示的批注角度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做批注即可。
【答案】 (示例一)摘录:人践踏,牲畜践踏,鸡鸭啄食,牛羊啃啮,驴车的轮子碾过。
批注:作者用一系列动词“践踏”“啄食”“啃啮”“碾”,描绘出此处荠菜生长环境之恶劣,交代了其外形瘦小的原因,赞美了其生命力之顽强。
(示例二)摘录:两种荠菜,两种品质,两种命运。
批注:作者用“品质”和“命运”来写荠菜,有什么深意?(摘录2分,批注2分,共4分)
16.解析: 结合注释可知,标题出自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里引用为标题,既与文章内容贴切,又富有文化韵味。结合词意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最好的荠菜只有家乡才有。以《春在溪头荠菜花》为标题,承载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引人深思。
【答案】 ①承载作者思乡之情,引发读者思考;②富有文化韵味。(每点2分,共4分)
17.[写作指导] “有资格”可以理解为有足够坚强的内心。“哭”应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就是因伤心、失望而流泪,深层含义应该是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等。“强壮”不仅指身高、体重,更指内心的成熟、稳重、强大、包容与责任感。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