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河中石兽
名 师 点 睛
(1)掌握本课重要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相关文学知识等,扩充文言词汇量。
(2)把握停顿节奏,提升文言文的朗读能力,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
(3)掌握文章的叙述线索,把握其详略安排,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4)学习文章寓理于事的写法,进一步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5)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发展和提升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练助学
基础达标
笔记体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逸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而且成就最高的就是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又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笔记体小说已经较为成熟,以《太平广记》为代表。到了清代,笔记体小说达到了巅峰时期,代表作有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尤其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这篇文言笔记小说以简明的语言,记述了人们寻找河中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说明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很多,切不可不加分析就“据理臆断”的道理。
基 础 巩 固
曳
pá
pǐ
fèi
棹
niè
臆
yān
sù
经过,经历
终了,最后
颠倒,错乱
倒塌
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正确的言论
埋没
寻找
逆流
事物的道理、规律
D
D
5.下列句式特征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以为顺流下矣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石必倒掷坎穴中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6.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果得于/数里/外 B.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B
A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冲)走呢?
(2)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像这样一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这样)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太多了,怎么可以(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8.填空。
(1)《河中石兽》选自_______________(文体)《_______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代学者、文学家_______。乾隆年间,他曾主持编纂《___________》。
(2)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笔记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
清
纪昀
四库全书
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
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课 内 阅 读
拓展提升
能力达标
D
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D
3.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写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有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4.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①,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②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缊③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④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拓 展 阅 读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 ……
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曰:“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
(宋祁《雁奴后说》)
【注释】①瞑:同“眠”。②陂薮(bēi sǒu):陂,堤岸、湖边。薮,湖泽通称。③缊:乱麻绳。④唼(shà):水鸟吞食声。
止,尽
暗中,秘密
笼罩,捕捉
(2)翻译下面的语句。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惊醒了而又什么都没发生,雁群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
(3)本文讽喻了什么现象?
讽喻了只看表面现象而不辨真假、良莠以致以怨报德的现象。
(4)简要说明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及其作用。
①借事说理(或寓理于事)。作用:能使读者于生动具体的事件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道理,更加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②叙议结合。作用:使读者既能获得具体的感受,又能获得理性的认知,进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游大林寺
[唐]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成、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
【注释】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建造的草堂。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化成”指化域寺。③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④聚落:村庄。 ⑤迨(dài):等到。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华( ) ②造(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寺院周围溪水清澈,岩石苍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长。
(4)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
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
(5)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①大林穷远。②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开花
到<或“往”>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
周年,满一年
如此,这样
琴
工之侨
琴
这件事
(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可悲啊,这个世道!难道只是一张琴的遭遇如此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
(4)工之侨的琴最初不被国工认可,后来为什么又被众人视为珍宝?
工之侨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他人以为此琴为古珍。
(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揭露了很多人都习惯从事物外表判定事物好坏而不看本质的现象。
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清朝时,大臣和珅贪婪成性。一次,他新修了一座竹园,知道纪晓岚墨迹珍贵,便要他题个亭额。
纪晓岚略加思索,挥笔在纸上写了“竹苞”两个大字。
和珅赶快让工匠刻成匾额,挂在亭台上。
一天,乾隆皇帝来游园子,见到匾额上的“竹苞”二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和珅在一旁赔着笑,谁料皇帝说道:“__________”
综 合 运 用
请结合文意设计一句乾隆皇帝所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示例:好一个纪晓岚!这“竹苞”二字,拆开来不就是“个个草包”吗?
10.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请拟写两个栏目名称。
示例:科技前沿 科学探秘
(2)你在上网浏览科技新闻时,看到了下面一则信息: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这个星系距地球约130亿光年,可列入迄今发现的“十大最遥远星系”之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新发现的这个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约8亿年。由于该星系与地球之间相距约130亿光年,因此现在探测到的光线实际上是约130亿年前发出的。这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示例:美国发现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