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数学《第7章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数学《第7章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8 10:2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龟兔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开始就领先了乌龟很多,兔子不耐烦了,就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了胜利.下面能反映这个故事情节的图是(  )
A.
B.
C.
D.
2.淘气从家去书城,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到书城买完书后直接回家.下面正确描述淘气这一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3.淘气家的热水器中有60L水,晚上,爸爸先洗了10min澡,用了一半的水.5min后,淘气也去洗澡,他洗了15min,把热水器中的水刚好用完了.下面能描述热水器中水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的是(  )
A.
B.
C.
D.
4.星期天李丽从家骑车到图书馆.他看了两小时书后离开了图书馆,然后再骑车回家.下面图(  )正确地描述了他这次活动的行程.
A.
B.
C.
5.如图表示游隼和雨燕飞行的情况.从图象上看,(  )飞行的速度慢.
A.游隼
B.雨燕
C.无法确定
6.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
A.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B.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C.折线较多,很美观
D.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方便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7.王老师在一楼的食堂打了早餐,回到四楼的办公室开始吃早餐.第一、二节课到二楼的教室上课,第三、四节课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下课后,下楼回家休息.下面(  )正确描述了王老师上午的活动.
A.
B.
C.
D.
8.李老师去超市买菜,在路上遇到家长停下来交谈了一会儿,然后去超市买了菜回家.下面图(  )能够准确反映李老师的活动.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六(1)班同学乘车去动物园,然后返回学校..他们的行程情况如图.
(1)从学校去动物园的途中,停车 
 时.
(2)停车前的一段路上平均每时行驶 
 千米.
(3)停车后再次出发,又经过 
 时到达动物园.行驶这一段路,平均每时行驶 
 千米.
(4)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 
 这个时间段汽车行驶得最快.若去和回都按这样的速度匀速行驶(中途不停车),学生游玩动物园的时间不变,那么共可节省时间 
 时 
 分.
10.如图,A、B两市2017年上半年的降水量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 
 月两市的降水量最接近; 
 月两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2)A市2月降水量是B市2月降水量的 
 %;B市4月降水量比A市少 
 %.(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A市的月平均降水量是 
 mm.
11.如图是打国际长途电话所需付的电话费与通话时间之间的关系图.
(1)打2分钟需要 
 元电话费,3分钟以上每分钟 
 元.
(2)打6分钟需要 
 元,10.4元打了 
 分钟.
12.某食品厂上半年收支情况如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的是 
 月, 
 月到 
 月收入增长最多.
(2)3月盈利 
 万元.
(3)上半年平均每月的支出约为 
 万元.(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3.某实验小学五(1)班有35名学生,这个班的学生家庭2014~2019年拥有台式电脑与智能手机的家庭户数如图所示.
(1)从 
 年开始五(1)班的学生,家家有一台台式电脑,从 
 年开始,家家有一部智能手机.
(2)从 
 年至 
 年,五(1)班学生家庭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增长得最快,增长了 
 部.
14.某服装厂一、二车间产值情况统计如图.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 
 万元.
(2)一车间平均每季度产值 
 万元,二车间平均每季度产值 
 万元.
(3)第二季度一车间产值比二车间多 
 万元,二车间第三季度产值比第二季度多 
 万元.
15.明明和亮亮5次的跳远成绩如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明明和亮亮第一次跳远的成绩相差 
 米.
(2)他们第 
 次成绩相差最多.
(3)亮亮的成绩呈现 
 的变化趋势.
16.如图是食品厂2017年上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生产饮料的统计图.
(1)2018年 
 月的产量和2017年同期的产量相等.
(2)2018年 
 月的产量比2017年同期的增加最多.
(3)2018年 
 月的产量和 
 月的产量相等.
17.根据如图统计图填空.
(1)这是一个 
 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前半年降水量逐渐 
 ,后半年降水量逐渐 
 .
(2)最少的月份比最多的月份降水量少 
 %.
18.看图回答问题.如图是小军从家去图书馆借书的行程图.
①小军家到图书馆距离 
 千米.
②小军在图书馆待了 
 分钟.
③小军去的途中停了 
 分钟.
④小军去的时候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三.判断题(共4小题)
19.折线统计图不能反映数量的多少. 
 .(判断对错)
20.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判断对错)
21.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判断对错)
22.根据统计表画折线统计图,要先根据数据描点,再顺次连线. 
 (判断对错)
四.操作题(共5小题)
23.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骑自行车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路程.
①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 
 小时.
②甲乙两地的路程是 
 千米.
③李明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④李明在途中停留的时间是 
 小时.
⑤李明在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钟行了 
 千米.
24.某家电动车专卖店有A、B两种品牌的电动车,去年上半年月销售量统计如下表.
月份/数量/辆品牌
1
2
3
4
5
6
A
42
40
43
44
46
45
B
40
43
43
48
49
52
(1)根据统计表,完成上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两种品牌的电动车 
 月份销售量相同, 
 月份销售量相差最大.
(3)如果你是专卖店经理,从上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5.林场工作人员统计了两棵树木的生长情况,并制成了它们生长情况的统计图.(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1)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两种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 
 树.
(2)生长到第 
 年,两种树的高度一样.
(3)当两树都停止生长后,两树高度相差 
 米.
26.乌龟和兔子参加赛跑,乌龟出发后,6h到达终点.兔子出发1h后,靠着一个树桩睡了5h,然后跑了1h到达终点.仔细观察如图两幅图,在描述兔子活动的图下面的□里画“△”,在描述乌龟活动的图下面的□里画“〇”.
27.下面是明德小学2014年一~六年级植树情况统计图.
①二年级植树的棵数是 
 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 
 棵.
②植树最多的年级是 
 年级,植树最少的年级是 
 ,它们相差 
 棵.
五.应用题(共5小题)
28.小军到离家6km远的奶奶家看望奶奶,请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军途中一共休息了 
 次,共 
 分钟.
(2)小军从家出发到返回家一共用了 
 小时.
29.下面是某粮店2017年月平均收入情况统计图.
(1)几月份的收入最少,是多少万元?几月份的收入最多,是多少万元?
(2)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收入相比,哪个多?多多少?
30.小丽驱车外出兜风,半途中突然有一只猫冲到车前,她用力刹车才没撞到它.小丽受惊后决定开车回家.以下的折线图是小丽行车的速度记录.
(1)小丽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多少?
(2)小丽在什么时间为躲避那猫而踩刹车?
(3)由如图的数据,能否知道小丽回程的路线,是不是比她从家里出发到发生此意外事件的路线距离短?请解释你的答案.
31.某市甲,乙两所学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统计图如下.
(1)哪﹣年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相差最多?相差多少人?
(2)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请你估计一下2016年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有多少人,乙校参加课外活动的有多少人?
(3)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在哪个时间段上升最多?
3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两个城市分别在哪个月降水量最多?哪个月降水量最少?
(2)两个城市最高降水量的差是多少?降水量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
表示乌龟赛跑的图象应该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且比兔子早到达终点;
表示兔子赛跑的图象应该是开始时是一条上升的直线,中途变为水平直线,然后又变为上升,且比乌龟晚到达终点;
所以,A图能反映这个故事情节.
故选:A.
2.解:淘气的这一过程可分成以下几段:
(1)从家出发到途中休息前,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2)途中休息,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3)途中休息后到书城,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4)在书城借书,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5)从书城回家,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只有选项C符合这一变化.
故选:C.
3.解:热水器内剩余水量为:
60×=30(升)
时间为:
10+5+15=30(分钟)
答:爸爸洗完澡水箱内的水量是30升,爸爸淘气都洗完澡所用的时间是30分钟.
故选:C.
4.解:由分析可知:图A描述了李丽骑车1小时到图书馆,在图书馆看了2小时的书,然后骑车回家的活动过程.
故选:A.
5.解:60÷30=2(米/分)
45÷30=1.5(米/分)
2米>1.5米
答:雨燕飞行的速度慢.
故选:B.
6.解:答: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描述最准确的是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方便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故选:D.
7.解:根据题意可知,王老师在一楼的食堂打了早餐,回到四楼的办公室开始吃早餐,第一节课、第二节课到二楼的教室上课,第三、四节课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下课后,下楼回家休息;则第
C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故选:C。
8.解:(1)从家出发到途中遇到家长前,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2)途中遇到家长停下来交谈了一会儿,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3)途中停留后到超市,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4)在超市买东西,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5)从超市回家,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只有选项A符合这一变化.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解:(1)16﹣11=5(小时);
答:从学校去动物园的途中,停车5时.
(2)80÷(11﹣8),
=80÷3,
=(小时);
答:停车前的一段路上平均每时行驶千米.
(3)18﹣16=2(时),
80÷2=40(千米);
答:停车后再次出发,又经过2时到达动物园.行驶这一段路,平均每时行驶40千米.
(4)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18:00﹣16:00这个时间段汽车行驶得最快.
节省时间:
(18﹣8)﹣[80×2÷40+(16﹣11)],
=10﹣[4+(16﹣11)],
=10﹣9,
=1(时);
答: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18:00﹣16:00这个时间段汽车行驶得最快.共可节省时间1时0分.
10.解:(1)根据统计图可知,3月两市的降水量最接近;4月两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2)36÷10=3.6=360%
(70﹣5)÷70≈0.93=93%
答:A市2月降水量是B市2月降水量的360%;B市4月降水量比A市少93%.
(3)(15+36+25+70+68+170)÷6
=384÷6
=64(mm)
答:A市的月平均降水量是64mm.
故答案为:3,4;360,93;64.
11.解:(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国际长途电话前3分钟的花费为2.4元,
所以打2分钟为2.4元.
3分钟以上每分钟:
(4.4﹣2.4)÷(5﹣3)
=2÷2
=1(元)
答:打2分钟需要2.4元电话费,3分钟以上每分钟1元.
(2)(6﹣3)×1+2.4
=3+2.4
=5.4(元)
(10.4﹣2.4)÷1+3
=8+3
=11(分钟)
答:打6分钟需要5.4元,10.4元打了11分钟.
故答案为:2.4;1;5.4;11.
12.解:(1)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的是4月份,4月到5月收入增长最多.
(2)30﹣10=20(万元)
答:3月盈利20万元.
(3)(20+30+10+20+20+30)÷6
=130÷6
≈21.67(万元)
答:上半年平均每月的支出约为21.67万元.
故答案为:4,4,5;20;21.67.
13.解:(1)从2017年开始五(1)班的学生,家家有一台台式电脑,从2018年开始,家家有一部智能手机.
(2)10﹣3=7(部)
22﹣10=12(部)
30﹣22=8(部)
35﹣30=5(部)
12>8>7>5
答:从2015年至2016年,五(1)班学生家庭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增长得最快,增长了12部.
故答案为:2017,2018;2015,2016;12.
14.解:(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100万元.
(2)(250+360+510+340)÷4
=1460÷4
=365(万元)
(200+250+300+230)÷4
=980÷4
=245(万元)
答:一车间平均每季度产值是365万元,二车间平均每季度产值是245万元.
(3)360﹣250=110(万元)
300﹣250=50(万元)
答:第二季度一车间产值比二车间多110万元,二车间第三季度产值比第二季度多50万元.
故答案为:100;365、245;110、50,.
15.解:(1)2.8﹣2.7=0.1(米)
答:明明和亮亮第一次跳远的成绩相差0.1米.
(2)2.8﹣2.7=0.1(米)
3.0﹣2.8=0.2(米)
3.1﹣2.8=0.3(米)
3.2﹣2.5=0.7(米)
3.4﹣2.6=0.8(米)
0.8>0.7>0.3>0.2>0.1
答:他们第5次相差最多.
(3)亮亮的成绩第1次到第2次呈上升趋势,第3次有所下降,第4次、第5次呈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0.1;5;上升.
16.解:(1)2018年一月、四月的产量和2017年同期的产量相等.
(2)2018年三月的产量比2017年同期的产量增加最多.
(3)2018年一月的产量和二月的产量相等.
故答案为:一、四;三;一、二.
17.解:这是一个折线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前半年的降水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下半年的降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2)(210﹣30)÷210
=180÷210
≈0.857
=85.7%
答:少的月份比最多的月份降水量少85.7%.
故答案为:折线,上升;下降;85.7.
18.解:①小军家到图书馆距离是5千米.
②小军在图书馆待了40分钟.
③小军途中停了20分钟.
④60分=1小时
5÷1=5(千米/时)
答:小军去的时候平均每小时行5千米.
故答案为:5;40;20;5.
三.判断题(共4小题)
19.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
20.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
21.解: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但是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一定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解:根据统计表画折线统计图,要先根据数据描点,再顺次连线.
故答案为:√.
四.操作题(共5小题)
23.解:①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11时﹣9时=2小时.
②甲乙两地的路程是30千米.
③李明平均每小时行驶:30÷2=15千米.
④李明在途中停留的时间是10时30分﹣10时=30分钟=0.5小时.
⑤李明在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钟行了30﹣15=15千米.
故答案为:2,30,15,0.5,15.
24.解:(1)复式折线统计图如下:
(2)两种品牌的电动车
3月份销售量相同,6月份销售量相差最大.
(3)如果我是专卖店经理,从图中可以看出B
品牌的电动车销售量比较好.
(合理即可,无固定答案.)
故答案为:3;6.
25.解:由统计图可知:
(1)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两种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乙树.
(2)生长到第9年,两种树的高度一样.
(3)10﹣8=2(米)
答:当两树都停止生长后,两树高度相差2米.
故答案为:乙、9、2.
26.解:图一描述乌龟的活动情况,图二描述兔子活动的情况.
故答案为:
27.解:①二年级植树的棵数是305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500棵.
②645﹣200=445(棵)
答:植树最多的年级是五年级,植树最少的年级是一年级,它们相差445棵.
故答案为:305,500;五,一,445.
五.应用题(共5小题)
28.解:(1)15+15=30(分钟)
答:小军在途中一共休息了2次,共30分钟.
(2)11时﹣7时30分=3时30分
3时30分=3.5小时
答:小军从家出发到返回家一共用了3.5小时.
故答案为:2,30;3.5.
29.解:(1)7月份收入最少,是0.6万元;11月份收入最多,是1.2万元.
(2)0.7+0.8+0.9+0.78+0.85+0.7=4.73(万元)
0.6+0.9+1.0+1.16+1.2+1.04=5.9(万元)
5.9﹣4.73=1.17(万元)
答:下半年收入多,多1.17万元.
30.解:(
1
)小丽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60千米/时.

2
)小丽在9:06为躲避那猫而踩刹车.

3
)答:由图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小丽回程的路线比她从家里出发到发生此意外事件的路线距离短.因为小丽从家里出发到发生意外事件时用了6分钟,回程时到发生意外事件时虽然也用了6分钟,虽然都用最高速度行了4分钟,但是回程时的最高速度只有36千米/时行了4分钟,而出发时用最高速度60千米/时却行了4分钟.用的时间虽然相同,但回程时的速度却很慢,所以回程时的路线短.
31.解:(1)2000﹣1250=750(人)
答:2015年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相差最多,相差750人.
(2)根据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的人数,我估计2016年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约有2800人;乙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约有1500人.
(3)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在2015年上升最多.
32.解:(1)两个城市都是7月份降水量最多.南宁11月份的降水量最少,石家庄3月份的降水量最少.
(2)462.9﹣63.9=399
(毫米)
答:两个城市最高降水量的差399毫米.降水量的多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有着极大影响.降水过多会导致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与不便;降水过少,则会给生活用水、农田浇灌等带来困难,只有适度的降水量才有益于我们的生产生活.
(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