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0 12:0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琼湖书院二○一一年下学期九年级测试卷
历史(三四单元)
(分值:100分 时量: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45年4月,在易北河会师的双方是
A.美军和苏军 B.苏军和美、英盟军
C.英军和苏军 D.苏军和英、法联军
2、在“二战”后期的下列会议中,涉及到中国问题的会议有①开罗会议 ②德黑兰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波茨坦会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其“转折”的含义是
A.法西斯集团开始遭到失败 B.反法西斯力量开始胜利
C.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D.反法西斯力量由防御转入反攻
4、在“二战”后期的下列会议中,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5、在“二战”后期的下列会议中,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的会议有①开罗会议 ②德黑兰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波茨坦会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其主要原因是
A.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
B.美国的扩张政策,使财政赤字逐年扩大
C.石油危机引发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D.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衰退
7、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为振兴经济采取了与战后初期截然相反的措施,该措施是
A.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鼓励投资刺激生产
B.紧缩银根,控制货币发行量,降低通货膨胀率
C.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在美苏争霸中采取攻势,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拖垮苏联经济
8、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使美国经济出现繁荣,克林顿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①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环境净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 ②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 ③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 ④积极推行多边经济合作,并谋求在其中的霸主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在“二战”中,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B.中途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0、“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力量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根本保证是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战争的正义性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英、法等国放弃绥靖政策
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导致战争规模扩大的事件有
①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②德军空袭英国本土,“不列颠之战”开始 ③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2、20世纪最后三十年兴起的知识经济,其支柱产业是
A.计算机产业 B.航空航天产业
C.信息产业 D.软件产业
13、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历史事件是
A.慕尼黑会议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强行割让给德国
B.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
C.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二战”全面爆发后,英、法对德宣战,但却按兵不动
14、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美国
15、下列有关对欧洲联盟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B.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
C.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D.减缓了欧洲各国的发展
16、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正式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欧洲一体化进程最突出的特点是
A.成员国逐渐增加,由最初的6国增加到1995年的15国
B.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合作开始,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
C.一体化程度高,1999年欧盟启动欧元,2002年欧元开始流通
D.一体化进程快,欧洲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已经实现了一体化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的破坏相当严重,但战后日本仅用三四十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其主要原因是 ①民主改革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 ②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③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对日本进行扶植 ④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⑤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1982年日本首相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提高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这段话说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后在积极谋求
A.政治大国的地位 B.军事大国的地位
C.恢复大日本帝国荣光 D.开展多边外交
19、观察右图,战后欧洲采取的办法是
A.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追随美国,唯美国马首是瞻
B.与美国结盟,共同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
C.加强西欧各国的联系与合作,走欧洲一体化道路
D.与苏联结盟,摆脱来自美国的控制
20、日本虽然是世界经济强国,但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
A.国内市场停滞和萎缩 B.欧美国家抵制日货
C.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大 D.存在严重的对外依赖性
选择题答题卡(请将答案写在表格内,否则记零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你根据每小题表述的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因为日本是德国的盟国,所以向美、英宣战。
( )2、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 )3、《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为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 )4、西西里岛登陆成功的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 )6、20世纪90年代,里根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使美国经济出现繁荣。
( )7、美国在“二战”后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目的是为了扶植和控制西欧。
( )8、战后西欧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其中法国发展最迅速,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 )9、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 )10、战后美国在日本强制推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作用是为日本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9分,第24小题17分,共50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意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安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之服膺者。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示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已。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预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的停战诏书》
请回答:(1)此停战诏书发表于何时?(2分)
(2)诏书中提到的“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预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3)诏书中有哪些说法你认为与历史不符,请找出来(找出材料原文)并说明是关于哪个方面的说法(两处以上)。(4分)
(4)你认为促使日本天皇下达停战诏书的因素有哪些?(6分)
23、(19分)阅读材料题:
材料一 我们当时在军事上是世界第一。由于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向我们挑战。当然,我们在经济上也远远超过别国,处于世界第一。事实上,我们当时的生产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
——尼克松
材料二 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抱怨:“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乞丐也在自己的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参考》123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美国迅速“处于世界第一”的原因有哪些?(6分)
(2)“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标志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的情况出现在什么时候?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怎样(4分)
(4)导致材料二中乞丐“不要美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5)为了改变材料二中的这种局面,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效果怎么样?(2分)
24、(17分)阅读下列材料:?
“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以及各成员国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个文件?(2分)根据该文件成立了什么组织?(2分)
(2)这一组织是由哪三个组织合并而成的?(3分)
(3)欧洲国家为什么要成立这一组织?(6分)
(4)该组织的成立有何重大影响?(4分)
琼湖书院二○一一年下学期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A B D C B D C D A C C C A C D B C A C D
思路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期重要国际会议内容的识记与概括能力。《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全部归还中国。雅尔塔会议签订的《雅尔塔秘密协定》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波茨坦会议重申《开罗宣言》必须严格执行。故选B。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中转折性战役的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使苏德战争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德军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加速了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故选D。
4、参考第2小题的解析。故选C。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期重要国际会议内容的识记与概括能力。《开罗宣言》讨论了战后处置日本问题。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分区占领。波茨坦会议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方针。故选B。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美国的扩张政策,使财政赤字逐年扩大;石油危机引发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都是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退的原因。故选D。
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问题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战“后至五六十年代,美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经济复苏。故选C。
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根本保证,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故选C。
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二战“爆发,因此德国空袭不列颠并未使战争规模扩大。故选C。
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盟成立的影响的理解。欧盟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促进欧盟总体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欧洲联合进程的认识。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共体从一个经贸组织开始向政治、经济、防务、外交实体方向转变,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次突破性进展。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日本首相强调要在“世界政治”中提高“发言权”,所谓发言权即要求提高地位,并且是在政治上的地位。故选A。
19、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图中的欧洲人明显感到了来自美国和苏联的核弹威胁,在当时美苏两大国分割世界的国际形势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走欧洲一体化道路。故选C。
二、判断题
1、×(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因为日本谋求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直接威胁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导致日、美矛盾激化。) 2、√ 3、√4、×(诺曼底登陆成功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5、√6、×(20世纪90年代,里根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使美国经济出现繁荣。)7、√8、×(德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9、×(1987年,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10、√。
三、解答题
22、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历史的方法。首先认真阅读史料,从材料的出处“《日本天皇的停战诏书》”可知事件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时间。材料中提到“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即可知是美国投放原子弹。第三问即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有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是找日本天皇说得冠冕堂皇的地方。 答案:(1)1945年8月15日(2分,必须精确到日)
(2)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2分)
(3)日本参战的目的(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示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已);日本停战的原因(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文明)等不符合史实。(4分)
(4)中国军民的大反攻;美国投掷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世界发法西斯同盟的打击;日本侵略不得人心等等(任答3点得6分)
23、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与理解史料的能力。“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膨胀”、“衰退”、“复苏”和“繁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影响学生都应该掌握。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原因”的掌握,这是教材第9课的重点知识。第三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抓住关键信息“不要美元”可知当时美元贬值,从而判断当时美国经济处于衰退时期。
答案:(1)①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②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③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6分)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分)
(3)70年代。(2分)衰退或者滞涨或者出现美元危机。(2分)
(4)石油危机的冲击。(2分)
(5)措施:①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鼓励投资刺激生产;②紧缩银根,控制货币发行量,降低通货膨胀率;③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分)效果:经济复苏。(2分)
24、思路解析:材料分析题是历史学科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解答这一题型时,要先仔细阅读所给的历史史料,然后再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进行解答。要注意材料中“共同体”这一关键字眼。本题主要涉及欧洲共同体的相关内容,该题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1)《布鲁塞尔条约》(2分);欧洲共同体(2分)。?
(2)“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3分,每答对一个得1分)?
(3)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两大国分割世界的两极格局;②面对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③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西欧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各国的联系与合作。(每点2分,共6分)
(4)①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相互交易和对外贸易的增长;②增强了成员国之间的企业竞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79年,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4分)
●●●●●●●●●●●●●●●●●●●●●●●●●●●●●●●●●●●●●●●●●●●●●●●●●●●●●●●●●●●●●●●●●●●●●●●●●●●●●●●●●●●●●●●●●●●●●●●●●●●●●●●●
班级 姓名 试场
装 钉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装 钉 线
装 钉 线


线
●●●●●●●●●●●●●●●●●●●●●●●●●●●●●●●●●●●●●●●●●●●●●●●●●●●●●●●●●●●●●●●●●●●●●●●●●●●●●●●●●●●●●●●●●●●●●●●●●●●●●●●●
座号
美国
苏联
怎么办?
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