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黄河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把握诗文基调,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
学会给课文做批注,把握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古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2.视频:魏松、欧阳娜娜一曲《黄河颂》
黄河,这条被称为中华母亲河的河流,总会引起无数中华儿女由衷的赞美。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诗人光未然随抗战表演剧团行至黄河岸边,看到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和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挥笔写下了豪迈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这部组诗共有八个乐章,今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二个乐章——《黄河颂》,体会诗人澎湃的激情。
二、自学展示
(一)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
2.《黄河颂》名片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
3.写作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周恩来代表党向全国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号召。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3月份,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二)字词积累(PPT)
障(zhànɡ)屏障
嶂(zhànɡ)重峦叠嶂
彰(zhānɡ)表彰
澜(lán)狂澜
斓(lán)斑斓
谰(lán)谰言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宛转:蜿蜒曲折。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汹涌;也形容规模大,声势雄壮。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三、诵读感悟
(一)诵读诗歌
1.听读跟读,读准节奏和重音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颠,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2.朗读点拨
精彩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首诗的语言魅力。我们来总结一下,朗诵好这首诗的关键,体现在一个“颂”字上。《黄河颂》是对黄河的颂歌,那么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应该带着这样的感情:激昂、雄健、热情、悲壮、自豪、深沉、赞颂,以突出豪迈之情、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有:呼告、反复、比喻、拟人,所以朗诵的时候,在这些地方要注意重音和语速。
(二)感知内容
1.你从标题“黄河颂”能看出哪些信息?
“颂”是关键词,意味着作者抒写歌颂赞美之情;歌颂赞美的对象是黄河。
2.说一说听了《黄河颂》,你有什么感受?
我感受到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的形象,体味到作品中奔涌而出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情感。我感受到中华儿女对黄河的热爱,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3.仔细阅读诗歌,思考:诗歌中哪些内容是歌颂黄河的?诗人又是分别从哪些方面去赞颂的?
自然特点;地理特征;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4.在歌颂黄河之前,诗人先对其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描绘出黄河的什么特点?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5.歌颂黄河的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养育、保卫、激励。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6.“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
升华主题。
诗歌结构:
第一部分:朗颂词,表明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部分:歌词,歌颂黄河。
第一层:望黄河(我站在高山之巅……劈成南北两面)望到黄河的宏伟形象。
第二层(啊!黄河……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
第三层(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的精神。
(三)诵读悟情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可结合下面给出的朗读建议进行朗读,注意读出诗歌内容的层次感。
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之间应停顿,以示区别。“望”重读,以示引领后面的内容。“啊!黄河!”三次朗读语气逐步增强。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要重读,读出力量感。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
(一)把握形象美
1.我们还可以用批注的阅读方法来深入学习诗歌。那么,什么是批注呢?
【批注】阅读文章时对关键的词句、段、篇,从语言特点、表达效果、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2.“望”字统领哪些内容?
“望”字统领的内容从“黄河滚滚”一直到“劈成南北两面”。“望”的内容,既有写实,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严谨。
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3.读诗歌留白处的批注,说说其余三处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
层次结构、抒情方式;修辞的表达效果;语句的表达效果。
4.仿照课本示例,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对诗中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词句进行批注。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
近镜头特写,动词“掀起”表现了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澎湃”“万丈狂澜”表现出黄河磅礴的气势。
(2)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修辞的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保护中华民族;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抒情方式)
用“啊!黄河!”的句式,直接抒发了诗人热爱、赞颂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并且这一句式反复出现,把作者的情感逐步推向高潮,体现出文章的内容层次。
【学法指导】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间接抒情:指作者不直接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情,通过其他方式来抒发感情,如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咏史抒怀)等。
回忆学过的诗歌,有哪些运用了直接抒情?哪些运用了间接抒情?试着各举出两例。
直接抒情: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间接抒情:曹操的《观沧海》、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
(二)再读体验
再次朗诵诗歌,感受黄河的“伟大坚强”
二、合作探究
(一)品味作者的情感
1.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说明黄河有宏大的气势,能显现出整首诗的阔大意境。而“看”的距离较近,不能突出黄河的宏大气势。
2.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这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什么?
“惊涛澎湃”、“万丈狂澜”、“浊流宛转”、“九曲连环”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从天而降、奔腾澎湃不可阻挡的气势,感受到黄河的磅礴雄浑,恢宏壮观。
3.为什么说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4.为什么黄河是“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制胜法宝。
5.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无数条“铁的臂膀”。这位黄河“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势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激发了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6.“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几次,其作用是什么?
反复出现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二)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这首诗歌作者要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1.时代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周恩来代表党向全国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号召。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2.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历史时期,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诗人为什么要去尽情地赞颂黄河?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和意志,从而激发中华儿女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来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三、课堂小结
《黄河颂》是对黄河的颂歌,因此我们在朗诵这首诗时,应该带有这样的感情:激昂、雄健、热情、悲壮、自豪、深沉、赞颂,以突出豪迈之情、赞美之情。
请同学们以交响曲《黄河颂》作为背景音乐,运用所掌握的朗读技巧齐诵诗歌,体味作者豪迈、激昂、悲壮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五、课后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揣摩关键语句和精彩内容,进行批注。
2.搜集关于《黄河大合唱》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小组合作制作一张手抄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4张PPT)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这条被称为中华母亲河的河流,总会引起无数中华儿女由衷的赞美。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诗人光未然随抗战表演剧团行至黄河岸边,看到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和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挥笔写下了豪迈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这部组诗共有八个乐章,今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二个乐章——《黄河颂》,体会诗人澎湃的激情。
情境导入
黄河颂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把握诗文基调,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
3、学会给课文做批注,把握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
资料链接
《黄河颂》名片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
资料链接
写作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周恩来代表党向全国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号召。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资料链接
写作背景
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3月份,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资料链接
《黄河大合唱》
1
2
3
4
5
6
8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7
资料链接
巅(
)
澎湃(
)
浊流(
)
劈(
)
发源(
)
哺育(
)
九曲连环(
)
一泻万丈(
)
diān
pài
zhuó
pī
yuán
bǔ
qū
xiè
(
)屏障
(
)屏营
(
)屏息凝神
屏
强
(
)坚强
(
)强词夺理
(
)倔强
pínɡ
bīnɡ
bǐnɡ
qiánɡ
qiǎnɡ
jiànɡ
字音易错
字音易错。表“戏曲、歌曲、歌谱”之意时,读“qǔ”;其余情况下,读“qū”。
字形易错
意为“惶恐的样子(多用于奏章、书札)”。
读音易错,读“jué”。
自学展示
障(zhànɡ)屏障
嶂(zhànɡ)重峦叠嶂
彰(zhānɡ)表彰
澜(lán)狂澜
斓(lán)斑斓
谰(lán)谰言
有水(氵)为波澜(lán),有纹(文)为斑斓(lán),有言(讠)是谰(lán)言。
自学展示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宛转:蜿蜒曲折。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自学展示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汹涌;也形容规模大,声势雄壮。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也可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自学展示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注意朗读的停顿与重音。
诵读感悟
我/站在高山之颠,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诵读感悟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诵读感悟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诵读感悟
精彩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首诗的语言魅力。我们来总结一下,朗诵好这首诗的关键,体现在一个“颂”字上。《黄河颂》是对黄河的颂歌,那么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应该带着这样的感情:激昂、雄健、热情、悲壮、自豪、深沉、赞颂,以突出豪迈之情、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有:呼告、反复、比喻、拟人,所以朗诵的时候,在这些地方要注意重音和语速。
朗诵点拨
诵读感悟
请大家诵读课文,整体文章感知内容,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1.你从标题“黄河颂”能看出哪些信息?
“颂”是关键词,意味着作者抒写歌颂赞美之情;歌颂赞美的对象是黄河。
诵读感悟
2.说一说听了《黄河颂》,你有什么感受?
我感受到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的形象,体味到作品中奔涌而出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情感。我感受到中华儿女对黄河的热爱,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诵读感悟
同学们,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请大家想象这一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黄河的形象和宏伟的气势。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要求:有感情的诵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读出气势。把握诗的内容,逐步理解黄河的形象和宏伟的气势。
读出黄河的气势
诵读感悟
仔细阅读诗歌,思考:诗歌中哪些内容是歌颂黄河的?诗人又是分别从哪些方面去赞颂的?
自然特点
地理特征
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诵读感悟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诵读感悟
在歌颂黄河之前,诗人先对其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描绘出黄河的什么特点?
一往无前
无坚不摧
……
诵读感悟
歌颂黄河的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养育
保卫
激励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诵读感悟
“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
升华主题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诵读感悟
诗人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我们要做无愧于黄河的儿女,要像黄河那样具有伟大坚强的决心,以及拥有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念。黄河以其巨人的形象、豪壮的气魄和不可摧毁的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
诵读感悟
第一部分:朗颂词,表明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部分:歌词,歌颂黄河。
第一层:望黄河(我站在高山之巅……劈成南北两面)望到黄河的宏伟形象。
第二层(啊!黄河……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
第三层(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的精神。
诵读感悟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可结合下面给出的朗读建议进行朗读,注意读出诗歌内容的层次感。
诵读感悟
朗读指导
(1)朗读形式:
朗诵词
望黄河
颂黄河
结尾
领读
齐读
男女混搭分组读
齐读
诵读感悟
(2)朗读技巧:
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之间应停顿,以示区别。“望”重读,以示引领后面的内容。“啊!黄河!”三次朗读语气逐步增强。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要重读,读出力量感。
诵读感悟
第二课时
把握形象美
我们还可以用批注的阅读方法来深入学习诗歌。那么,什么是批注呢?
【批注】阅读文章时对关键的词句、段、篇,从语言特点、表达效果、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精读探究
教材P28,批在朗诵词旁边,分析诗句的内容
教材P29,批在诗歌“望黄河”部分,品析关键词的表达效果
精读探究
“望”字统领哪些内容?
“望”字统领的内容从“黄河滚滚”一直到“劈成南北两面”。“望”的内容,既有写实,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严谨。
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精读探究
读诗歌留白处的批注,说说其余三处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
层次结构、抒情方式
修辞的表达效果
语句的表达效果
精读探究
仿照课本示例,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对诗中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词句进行批注。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
近镜头特写,动词“掀起”表现了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澎湃”“万丈狂澜”表现出黄河磅礴的气势。
精读探究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修辞的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保护中华民族;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精读探究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抒情方式)
用“啊!黄河!”的句式,直接抒发了诗人热爱、赞颂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并且这一句式反复出现,把作者的情感逐步推向高潮,体现出文章的内容层次。
精读探究
抒情方式
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指作者不直接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情,通过其他方式来抒发感情,如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咏史抒怀)等。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武功秘笈
回忆学过的诗歌,有哪些运用了直接抒情?哪些运用了间接抒情?试着各举出两例。
直接抒情: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间接抒情:曹操的《观沧海》、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
精读探究
再次朗诵诗歌,感受黄河的“伟大坚强”。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重读
引领
精读探究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重读
越读越激昂,表现出黄河的气势。
精读探究
重读
表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和伟大精神,表达作者对黄河的热烈赞颂之情。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深沉
高昂
精读探究
1.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说明黄河有宏大的气势,能显现出整首诗的阔大意境。而“看”的距离较近,不能突出黄河的宏大气势。
品味作者的情感
合作探究
2.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这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什么?
“惊涛澎湃”、“万丈狂澜”、“浊流宛转”、“九曲连环”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从天而降、奔腾澎湃不可阻挡的气势,感受到黄河的磅礴雄浑,恢宏壮观。
合作探究
3.为什么说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合作探究
4.为什么黄河是“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制胜法宝。
合作探究
5.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无数条“铁的臂膀”。这位黄河“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势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激发了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合作探究
6.“啊!黄河!”在文中反复出现几次,其作用是什么?
反复出现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合作探究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这首诗歌作者要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时代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周恩来代表党向全国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号召。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品味作者的情感
品读感情
2.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历史时期,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诗人为什么要去尽情地赞颂黄河?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和意志,从而激发中华儿女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来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合作探究
《黄河颂》是对黄河的颂歌,因此我们在朗诵这首诗时,应该带有这样的感情:激昂、雄健、热情、悲壮、自豪、深沉、赞颂,以突出豪迈之情、赞美之情。
课堂小结
黄
河
颂
黄河伟大坚强
序曲
主体
尾声
望黄河(近、远、纵、横)
颂黄河(养育、保卫、激励)
学习黄河精神(中华魂)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以交响曲《黄河颂》作为背景音乐,运用所掌握的朗读技巧齐诵诗歌,体味作者豪迈、激昂、悲壮的情感。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拓展延伸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揣摩关键语句和精彩内容,进行批注。
搜集关于《黄河大合唱》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小组合作制作一张手抄报。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