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什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教学设想
重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教法:讲述,讨论,实验
教学准备
鼓,钢尺,收音机,乒乓球,闹钟,真空罩,抽气机,音叉,小锤,衣架、棉线、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烧杯,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音乐贺卡中的发声器、小石头、塑料袋及其它学生自带的乐器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自主学习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物体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即声音可以在____、____和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中传播。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____中传播的最快,____中传播的最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
引入新课:视频“感受声音”
鸟儿的鸣唱,溪水潺潺。烧开水的声音,上课、下课时的音乐铃声
转动洗衣机排水管的声音……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变化;歌声、笑声、音乐声,表达着人们的情感。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听到声音是多么的幸福。
讲授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教师:试一试:你能让一张纸出声音吗?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法最多!(鼓励学生)
学生:利用带来的器材,想办法发出声音。
弹拨、击打、吹奏乐器、倒水等过程,都会发出声音。
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若学生用其它词语表示亦可,如颤动、抖动等,但统一为振动)
晃动、搓揉、指弹、折纸包摔打、纸笛吹奏……
交流、讨论互相改进,并发出更多的声音弹拨、击打、吹奏乐器、倒水等过程,都会发出声音。
再列举一些其它发声的事例?
教师:敲桌子发声时,你能感受到桌子的振动吗?怎样做才更有说服力?
简要评价各种方案,并推荐效果明显的方案。
追加实验:音叉发声时,如何感受振动?
学生:进行各种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归纳:不管是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会发声。
学生归纳: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学生举例,可能很多,如手摸着喉头,体会人发声时是声带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那么它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实验探究:
1、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谁的方案更科学,现象更明显,设计更巧妙?
学生设计方案:选择学生方案之一、二,
重点评价:如取材简便,现象明显,效果具普遍性等。
猜想:需要或不需要(说明猜想的依据)
利用课桌研究,线拴衣架,利用墙壁……
小组讨论声源是什么,如何获取证据?如一生敲桌子时,另一生在另处贴近桌子听声。
收集证据:讨论并得出初步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比一比谁的设想更科学。选择学生方案评析,适时鼓励并指出改进意见
如用音乐贺卡装入塑料袋中置于水中;
或在水中摇铃或敲石块……收集证据并作初步结论:声音可在液体中传播。
列举其它事例并验证:钓鱼时岸边太乱会吓跑鱼
3、声音能否在气体中传播
像以上这些可传播声音的物质统称为介质。
问题:真空能不能传播声音?如何设计方案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学生方案,择其一改进为真空罩中置一闹钟实验。
师演示:逐渐抽去空气,请同学们听铃声变化。
师引导学生作推理:若没有空气呢,现象如何?同学们讨论一下,原因何在?
搜寻事例: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面对面说话也只能借助无线电波。
综合以上验证,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音是一种波
教师:声音传播的过程又是什么样的呢?(声音以什么形式传播呢?)模拟水波
播放Flash,模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学生:观察水波,引发迁移。类比:声音其实是一种波,即声波
叉股振动——压缩周围空气振动——空气发生疏密变化——形成声波——向远处传播
学生小结: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教师:那么他们传播的是否一样快?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教师:评价学生设计的方案
声能: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请生举例说明
小结新课内容:学生小结
巩固练习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音是一种波:
四、声速: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教后感:
本节课以“聆听”声音为切入点,以声音的产生传播为主线,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学。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们新颖的想法,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使教师收益。关于真空不能传声实验,如果能够用实验演示,更具有说服力,对此实验加以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