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专题十二 物质的结构与分类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粒子
中考试题精析
一、基础考查题
1.(衢州)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一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的内部结构的知识。由题意可知,因为氦的质子数为2,根据“核电荷数一核内质子数一核外电子数”这一等式,我们可以轻易地得出选项A是错误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应为2;再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所以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应等于2+1=3,而判断微粒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还是离子,这主要取决于原子与离子两者的区别,对于原子来说,由于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综上分析,本题的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解答:D
2.(金华)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
A.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B.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氧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审题能力以及原子与分子的区别这个知识点。题目特别提醒:应用这项技术,使“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分子与原子的最大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如果,我们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看到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与电子,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也可以再分为比它更小的微粒,这与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这一原则相违背。
解答:D
二、迁移实践题
3.(南昌)如右下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此题为策略开放性试题。题目给定的实验现象、结论,要求从中得出微观粒子的性质及物质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与粒子的性质之间的关系。(1)用A、B两种方法混合二氧化氮与氢气,两种气体的颜色都能经过一段时间趋于一致,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即分子间存在间隔)。(2)以B的方式混合,达到颜色均匀一致,需要较长的时间,说明扩散的速率慢,这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的密度大。
解答:(1)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大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或分子间存在间隔)(其他合理的答案均可)
4.(宜昌)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运动论。热胀冷缩时,引起物质体积改变的不是分子的大小改变,而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改变;蔗糖溶解是一个扩散的过程,它是分子不停运动的宏观体现;气体易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但有一点要注意:如果说固体物质不容易被压缩,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确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而引起的。
解答:D
三、探究创新题
5.(湖州)右图是水分子电解模型,由此模型所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B.反应物的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总数
C.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精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物质的构成等知识。从图可以看出水分子通电分解为氢、氧原子,再由氢、氧原子构成氢、氧分子。由此可知: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通过比较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可知反应物的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总数;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但不能说成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一个氧原子构成。
解答:D
6.(南通)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 = ________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 = ______________ ,在此表中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______________ 。
(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______________,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______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析:本大题第(1)小题主要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涉及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等及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这两条规律。第(2)小题主要考查了离子与原子的相互关系。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为镁元素,它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就带上了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电子排布就与氖原子的相同。而第(3)小题则考查了同学们分析处理信息、准确描述客观规律的能力。一般地,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查找:首先看看每一种原子在排布上都遵循哪些规律;在此基础上,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在核外电子排布上又遵循了哪些规律。
解答:(1)167 F (2)Mg2- Ne
(3)原子的第一层电子都不超过2个;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都不超过8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不超过8个;同一横行的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等;同一纵行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等(符合题意的都可)
7.(湖州)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得到氧气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处理,作出推断和迁移的能力。本问题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条件可以不充分,答案也是不唯一的。作为学生,需对科学的专用术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组成”是一个宏观观念,可以理解为物质的组成,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也可以理解为物质的元素组成;“结构”一般指的是微观构成,即要涉及到微观粒子(例如分子、原子等);“性质”可以是物理性质,也可以是化学性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解答:本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符合题均可。例如:
组成: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结构:一个氧气(或氮气)分子由两个氧(或氮)原子构成;
性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
变化:在此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一个物理变化。
模拟试题精练
一、基础考查题
1.中秋节在桂花园中赏月,我们能嗅到桂花的香味。这个事实能说明(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的是( )。
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把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3.道尔顿的学说中,包括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之中,不确切的是( )。
A.① 8.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4.为了解释水电解的微观变化,小丽做了许多分子、原子模型,其中能表示水分子模型的是
5.在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中,黑圈表示氮原子;白圈表示氧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提示:氮原予化舍价有+1、+2、+3、+4等)( )。
二、迁移实践题
6.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
C.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 D.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7.(嘉兴)模型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上图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示意简图表示钠离子的是( )。
9.重水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核反应堆的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 B.重氢离子核内有一个质子
C.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 D.氢原子和重氢原子的化学性质不一样
10.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11.下图依次是石墨、C60、金刚石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石墨、C60、金刚石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石墨、C60、金刚石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2.(丽水)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思想。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 (方框框出部分)。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
13.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一个氧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个镁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价的锌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探究创新题
14.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尤其是对“超级纤维”碳纳米管的研制走在了世界最前沿。已知我国已研制成的碳纳米管的强度(可理解为“单位面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钢的100倍。而碳纳米管的密度仅为钢的1/6。假设有两根粗细一样足够长的细绳,一根由上述的碳纳米管制成,另一根由钢制成,将它们分别在地面附近竖直悬挂起来。设它们能承受自身重力而不断裂时的最大长度分别为L纳米与L钢,则L纳米:L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照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试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两种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18.CuS02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的探究。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然后滴人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0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解离出Fe3+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0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0;
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0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0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无明显现象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并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第二节 元 素
中考试题精析
一、基础考查题
1.(温州)经测定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对于这种物质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能不是单质 B.可能是单质
C.可能是混合物 D.可能是化合物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学们对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三个概念的辨析。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混合物。例如,氧气与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如果我们将两者混合起来,它们的内部就只有一种元素——氧元素,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红磷与白磷、金刚石与石墨等。可见,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单质,也可以组成混合物。而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它必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而现在只有一种元素,所以这种物质不可能是一种化合物。
解答:D
2.(衢州)食品添加剂苏丹红l号(Sudan I)进入人体后,通过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物质。在多项动物致癌性实验中,发现致癌性与苏丹红1号(Sudan I)代谢生成的胺类物质有关,而引起世人的关注。据了解苏丹红l号(Sudan I)的化学式为C16H12N20。计算:
(1)苏丹红I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2)苏丹红I号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计算。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尤其要注意解题的格式与规范:在计算碳、氢元素质量比时(以本题为例)4,不能写成16C:12H=(16×12):(12×1)=16:1这样的格式;同时在求解质量分数时,计算的依据是2N/C16H12N20,而不能将其中的2N写成N2,该式的意义是:在一个C16Hl2N20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而不是一个氮分子。
解答:(1)苏丹红I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6×12):(12×1)=16:1
(2)苏丹红I号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N/C16H12N20×100%=28/248×l00%=11.3%
二、迁移实践题
3.(嘉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成为可能,从而可以直接用原子来制造分子。若能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06),不需要( )0 。
A.碳原子 B.氢原子 C.氮原子 D.氧原子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与原子的相互关系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发生重新组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及相应原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改变。就C6H1206。而言,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在反应物中也应出现上述三种元素的原子;但C6H1206中不含氮元素,也就不需要氮原子。
解答:C
4.(嘉兴)微型录音机的高性能磁带中,有一种重要的化合物CoFe2O4,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钴元素的化合价为( )。
A.+l B.+2C.+3 D.+4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价原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我们可以假设钴元素的化合价为x价,由此可以列出下列方程:
x+2×(+3)+4×(-2)=0 得x=+2
解答:B
5 (嘉兴)双氧水(H202)是常用的医用消毒液。下列有关双氧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
C.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从宏观上讲,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也可以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从微观上讲,化学式可以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也可表示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对于双氧水来说,以下说法都是正确的:双氧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双氧水由双氧水分子构成;双氧水分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一个双氧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解答:C
三、探究创新题
6.(南通)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lO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常常需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下表列出的是1~l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请你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H +1
2He
0
3Li +1 4Be
+2 5B
+3 6C
+4、-4 7N
+5、-3 80
+6、-2 9F
-1 10Ne
O
11Na +1 12Mg
+2 13Al
+3 14Si
+4、-4 15P
+5、-3 16S
17Cl
+7、-1 18Ar
O
(1)11号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粒子与_____
______ (写元素符号)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2)16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推测该元素最低负化合价为___________,最高正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
(3)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请写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的分类知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化合价的联系以及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它是一种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它易失去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如图1所示,此时,它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图2所示)。1~18号元素是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排列的,16号元素的原子核内有I6个质子,根据核内质子数一核外电子总数,所以它的电子总数也为l6个,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呈现的规律,我们可以得出,它的最低化合价为-2价,最高化合价为+6价,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0。。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横行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同一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升高。从纵列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同一族的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数值相同。从每一种元素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非金属元素(除氢、稀有气体元素以外)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代数和为8。
解答:(1)金属Ne (2)16 -2 S02
(3)同一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升高(其他符合题意的都可)
7.(郑州)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0.0049以下,否则会损害脑细胞。若在1 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g[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04)·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铝元素 8.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2)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Al:S:O:H一;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l009上述米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元素的基本知识与化学式的基本计算。
解答:(1)A
(2)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Al:S:0:H = 39:27:64:320:24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474×00%=5.7%
(3)100g上述米面食品中含明矾的质量为2g/1000g×100g=0.2g,其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为0.2g×5.7%=0.0114g>0.0049。可见超过了铝的安全摄入量。
模拟试题精练
一、基础考查题
1.重庆有“雾都”之称。根据重庆晨报报道,近年来重庆城区雾里的硅、钙、钾、铝的含量明显增加,铅的含量增加一倍以上。这里的“硅、钙、钾、铝”指( )。
A.原子 B.分子C.元素 D.单质
2.纳米材料在军事上有广泛用途,美国军用飞机F-117的表面就涂有隐身材料——纳米氧化铝等。下列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O B.Al203 C.Al20 D.Al302
3.石英晶体被广泛应用于石英钟、电子表等领域,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在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价 B.+3价 C.+4价 D.+6价
4.下列化学式是按照物质组成及化合价变化规律排列的:P、N:、P2O3、N2O3、H3P04、( ),在括号中能填入的物质是( )。
A.P205 B.N02 C.PH2 D.HN03
二、迁移实践题
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2C B.C C.H D.H2
6.已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中子数均为6)的质量为ag,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
A.(ab/12)g B.(12a/b)g C.(12/ab)g D.(b/12a)g
7.我国许多城市已开始使用“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化学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
三、探究创新题
8.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B.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它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 D.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9.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被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分子中除钙离子外,还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P03- 4),则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为( )。
A.Ca2(OH)(P04) 3 B.Ca3(OH)(P04) 3 C.Ca4(0H)(P04)3 D.Ca5(OH)(P04)3
10.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式量)为108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D.对苯二胺能被皮肤少量吸收
11.“肯德基”等洋快餐被查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I号”,目前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它的分子式为C16H12N20,它属于___________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每个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个原子,其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12.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 (填元素名称)。
(2)某农民准备配制一种复合肥50Kg,该复合肥中含NH 4Cl、NH 4H 2P04和K2S04的质量比为1:2:2,则需要NH 4H 2P04的质量___________kg,该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请写出鉴别NH 4Cl和K2S04这两种化学肥料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3.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涵义及数字“2”的涵义:
(1)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H 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H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H 2O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看了硝酸铵产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如下图),对产品的含氮量产生了疑问,于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硝酸铵的含氮量进行了计算,都认为包装袋上标注的含氮量不准确。小组中李华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14/80×100%=l7.5%,而王明同学计算的结果大于34%。由于计算结果不同,小组中的同学进行了讨论。
(1)你认为李华同学的计算是否正确? ___________。
(2)计算硝酸铵中的含氮量,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该袋产品中含纯硝酸铵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15.人类为探索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请阅读下列信息:
信息1:数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地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空气的主要成分 N2、02、C02、水蒸气及稀有气体等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CH4、NH3、C0、C02等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水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钠元素。我国青海湖是个内湖,其湖水不能流到大海中,湖水与海水相似也是成的,而地球上多数的湖水是淡的。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的天然循环的角度看,海水中钠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填“大”或“小”)。人体中碳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它们能否生存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同时02逐渐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原始大气中O2缓慢地增加,CH 4、NH 3、C0等气体逐渐被氧气氧化而缓慢地减少,使大气的成分逐渐演化成现代大气。原始大气中NH 3可转化为现代大气中的___________。试写出氧气分别与C0、C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物质的分类
中考试题精析
一、基础考查题
1.(宁波)石油是一种没有固定沸点的油状物,经过汽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晶。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
A.混合物 8.纯净物C.化合物 D.单质
精析:石油经过汽化、冷凝这两种物理变化就可分离出汽油、煤油,说明原物质中就含有这些物质,因此石油是混合物。
解答:A
2.(绍兴)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碘酒、纯碱、烧碱 B.金刚石、胆矾、食盐水C.冰、生石灰、空气 D.液氧、盐酸、沼气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分类的知识,所谓单质,指的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A中的碘酒是一种溶液,其中含有碘和酒精两种物质,所以是一种混合物;C中的冰是水的固态,其分子式为H2O,由两种元素组成,是一种化合物。这样,A、C即被排除。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单质相同,它们首先必须是一种纯净物,而盐酸是一种溶液,是混合物,故D也被排除。我们在判断时,要尤其注意胆矾是一种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水不是用来溶解硫酸铜的,它与硫酸铜组成了一个整体,两者密不可分,如果分离,它将变成两种新的物质:硫酸铜粉末和水。
解答:B
3.(台州)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模型的认识与分析。由于“●”和“○”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原子,反映到宏观上,它们实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元素,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在A中,两种元素组成了化合物XY。(我们将“●”用X原子来表示,将“○”用Y原子表示,下同);在B中,存在着两种物质,即XY和Y2,所以它是一种混合物;C中也含有两种不同的物质,即X2和Y2,也是一种混合物;D中只含有Y2这种物质,表示一种单质。
解答:A
二、迁移实践题
4.(衢州)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重要方法。小王同学收集了七种物质:①氢氧化钠,②氧化钙,③盐酸,④二氧化碳,⑤氯化钠,⑥铜,⑦石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①⑤ B.③⑤C.⑥⑦ D.②④
精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有②④。
解答:D
5.(海淀)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纳米碳管是一种(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金属
精析:“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说明它即是一种单质。
解答:A
6.(荆州)在①Cu、Mg、C、Hg;②C02、Cu0、P205、H20;③HCl、H2S04、HN03、Na2SO3,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Cu、P205、H2S04 B.Hg、CO2、HCl C.C、Cu0、Na2S04 D.Mg、H20、HN03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常见物质的分类。在①中Cu、Mg、Hg都是金属,而C为非金属;②中CO2、P205、H20三者都是非金属氧化物,而Cu0是金属氧化物;③中HCl、H2S04、HN03都是酸,而Na2S04是盐。’
解答:C
三、探究刨新题
7.(浙江)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其化学式是C2H8N2,该物质属于( )。
A.化合物 B.金属单质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精析:偏二甲肼是由C、H、N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属于化合物。
解答:A
8.(宜昌)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必须辨清的物质:干冰不是冰一而是固体C02 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水银不是银—而是汞
B 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
三种可燃性气体:C0、H2、N2
三种有毒物质:C0、甲醇、亚硝酸盐
三种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C 化学巨匠及其杰出贡献:
张青莲:测量相对原子质量
拉瓦锡:测定空气的组成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D 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涵义:
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的个数
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
右上角数字:一表示粒子所带电荷数
第447283号[含答案]浙江省第11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初赛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下学期]??浙教版
精析:氮气不具有可燃性。
解答:B
模拟试题精练
一、基础考查题
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氧化物 B.盐 C.金属或舍金 D.碱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 浓盐酸 B.水和冰的混合物 澄清的石灰水 C.汽水 氯化钾 D.纯碱 液态氧
3.纳米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新型的无机材料,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纳米材料。请问TiO2属于( )。
A.单质 B.盐 C.酸 D.氧化物
4.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碘酒 B.蒸馏水C.可口可乐 D.铝合金
二、迁移实践题
5.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对地球起保护作用。臭氧的化学式为O3下列有关臭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由氧元素组成 B.每含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臭氧是单质 D.臭氧中氧元素的化舍价是-2价
6.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一O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2、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O4分子由4个氧元素组成
C.1个O4分子由2个02分子构成 D.O4是由02组成的混合物
7.下列各组的名称(或俗名)、化学式及所属物质的类别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
A.生石灰、Ca(OH)2、氧化物 B.纯碱、NaOH、碱 C.胆矾、CuS04、盐 D.硫酸、H2S04、酸
8.N0会造成大气污染,可它在人体中有独特的功能。有三位科学家凭着对N0的研究所取得的医药学成果而获得l998年度诺贝尔医学奖,N0也被誉为“明星分子”。N0属于( )。
A.碱 B.酸 C.盐 D.氧化物
9.下列物质中: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③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④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⑤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⑥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清新的空气 B.水银 C.二氧化碳D.自来水E.氯化钾 F.碱式碳酸铜 G.氧气
10.人们可以对物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请将氢气、一氧化碳、氧化镁、二氧化碳、铝和红磷等六种物质分成两组,并写出分类依据。
第一组: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刨新题
11.在毕业晚会上,小刚设计了一个化学式接龙游戏。游戏规则:
任意写出一种符合方框内物质类别的化学式,要求所写的化学式至少含有与其相邻的前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
在方框内填写相应的化学式:
1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形似足球状的结构(如下图),化学式是C60,它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 (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它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组成;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科学专题十二 物质的结构与分类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粒子
1.B 2.A、C 3.D 4.C 5.D 6.A
7.(1)2S02+O2 2S03
(2)化合反应
8.B 9.B 10.B 11.D 12.D
13.(1)02 (2)2Mg (3) (4)CO2- 3 (5)Fe203 (6)NaOH
14.(1)B (2)C、D
15.600:1
16.(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色。
(2)酚酶试液变红 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变红。
(3)实验1、实验2已经做过对照实验,故无必要再做实验3
17.液态水受热沸腾,是水分子间隔增大,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是物理变化;水通电时,每1个水分子分解成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每2个氧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构成氧气,每2个氢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构成氢气,因此水通电时,水分子变成氧分子和氢分子,是化学变化。
18.(1)①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②甲 ③因过氧化氢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见水不是催化剂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④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1-
⑤Fe(N03)3溶液[或Fe2(S04)3溶 液] ⑥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⑦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第二节 元 素
1.C 2.B 3.C 4.D 5.B 6.A 7.D 8.D 9.D 10.C
11.有机物 31 4:3
12.(1)氮、磷、钾
(2)20 10.1%
(3)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放在铁片上灼烧,若冒烟的是NH4C1,无此现象的是K2SO4。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分别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2S04,无此现象的是NH4Cl。
方法三: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再加入熟石灰,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13.
(1)1个氢原子 氢元素
(2)2个氢原子 系数2表示2个氢原子
(3)1个氢分子 氢气 2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
(4)2个氢分子 系数2表示2个氢分子 右下角2 表示2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
(5)2个水分子 右下角2 表示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14.(1)不正确
(2)14×2/80×100%=35%
(3)48.6
15.(1)氯化钠(或钠元素的化合物)易溶于水,借助水的天然循环,氯化钠不断地被水富集到大海中[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的,钠的化舍物可随着江、河、湖水流到大海中,而随着海水的蒸发,海水中易溶于水的氯化钠的含量逐渐增加(氯化钠逐渐被富集)]
(2)大 人体是由有机物、水等物质组成的,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3)不能 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反而有有毒的C0、 NH3等物质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C02,放出02
(5)N2、H20 2C0+02 2C02 CH4+202 C02+2H20
第三节 物质的分类
1.C 2.B 3.D 4 B 5.D 6.A 7.D 8.D
9.① A、D
② B、C、E、F、G
③ C、E、F
④ C
⑤ B、G
⑥ B
10.第一组:H 2、Al、P,它们都是单质
第二组:C0、 C0 2、Mg0,它们都是化合物。
11.符合题意均可
例如:HCl Cl2 NaCl
12.单质碳元素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