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科学专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真题精析+基础考查+探究创新】(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科学专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真题精析+基础考查+探究创新】(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18 22:0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专题四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中考试题精析
一、基础考查题
1.(浙江)要使同一株苹果树上结出不同品种的苹果,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A.压条 B.扦插 C.嫁接 D.种子繁殖
精析:本题考查植物的生殖方式。要使~株苹果树上结出不同品种的苹果,应采用嫁接。
解答:C
2.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是椰子,椰子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是( )。
A.椰子的种皮 B.椰子的胚 C.椰子汁 D.椰子肉
精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种子的结构。一般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其中胚又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结构。胚是植物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新植物体的雏形。所以椰子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是椰子的胚。
解答:B
二、迁移实践题
3.(温州)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1)取4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土壤,并编号。
(2)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的4块,每块马铃薯上都带有芽眼。将这4块马铃薯分别埋进4个花盆土壤中,处于相同的、适宜的深度。
(3)将这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表),进行观察并记录。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低温(O℃),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低温(O℃),黑暗中,适量浇水
请问:
(1)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将1号和3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
精析:本题通过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条件的探究来考查控制变量法以及实验探究过程。马铃薯属于块茎,用营养器官来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根据控制变量法在进行实验时一般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只有欲探究的条件有所不同,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所以通过比较1号和3号可以用来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小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可以从变量控制方面回答,也可从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方面回答,如增加实验的组数或增加马铃薯块的数量。
解答:
(1)无性生殖
(2)温度
(3)每组中应增加马铃薯块的数量(或增加实验的组数或增加高温实验组或增加光照强弱不同的实验组)
4.下列使幼嫩植株向右上方生长(如图)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花盆右侧的土壤中多浇水施肥 B.把花盆放在窗台让其单侧照光
C.人工控制植株按要求的方向生长
D.把花盆在室外空旷处横放一段时间后再正放
精析:本题考查植物的向性。要使植物弯曲生长,可用单侧光照,或将植物横放一段时间,由于植物茎背地生长,也可实现题干要求,还可以用人为的方法控制植物按要求的方向生长。在花盆右侧的土壤多浇水施肥,只会使植株右侧的根生长茂盛,而对植株茎的向性生长无影响。
解答:A
三、探究创新题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句话表明( )。
A.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B.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C.生物体能够繁殖自己的后代 D.生物体能够适应环境
精析:此类题目一般是将成语或一些名句与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联系在一起。解题要领是将所提供的句子分析透彻,再将它们与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本题中要将“一粒”和“万颗”联系在一起,就可以知道是生物体能够繁殖自己的后代这个答案了。
解答:C
6.下列关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双数,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单数
B.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两片,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一片
C.双子叶植物的胚珠有子房包被,单子叶植物的胚珠没有子房包被
D.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精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都是被子植物,其最大的区别是胚中子叶数目的不同,双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两片,单子叶植物的子叶是一片。而胚珠有子房包被,胚珠没有子房包被,是裸露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种子有无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最本质区别。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解答:B
7.果园里,果农每年都要对果树的枝条进行修剪,形成良好的树冠,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方便果实的采摘,请问果农剪去和保留的分别是( )。
A.顶芽和侧枝 B.花芽和顶芽 C.侧枝和项芽 D.侧枝和花芽
精析:芽有花芽、顶芽和侧芽之分,摘除顶芽可以使侧芽发育成侧枝,多次修剪可以形成较矮、侧枝较多的树冠,既方便果农采摘果实,又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所以应该剪去顶芽,保留侧枝。
解答:A
模拟试题精练
一、基础考查题
1.跟种子萌发无关的外界因素是( )。
A.充足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适量的水 D.阳光
2.南瓜中有许多瓜籽,是因为在南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 )。
A.花粉 B.胚珠 C.子房 D.雌蕊
3.种子结构中,新植物体的幼体是( )。
A.子叶 B.胚乳 C.种皮 D.胚
4.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 )。
A.水分不足 B.传粉不足 C.光照不足 D.营养不足
5.一朵桃花开后没有结出桃子,最可能被虫子破坏的结构是( )。
A.花萼 B.花冠 C.雌蕊 D.雄蕊
6.被播种到土壤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种子呈休眠状态 B.胚已死亡 C.种子不完整 D.以上几项均有可能
7.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该实验可知:他在研究的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充足
乙 向阳处 20℃ 不充足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8.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受精卵会发育成______________, 胚珠发育成______________,整个子房发育成______________。
9.提高农业生产力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请回答下列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问题:
(1)人们食用的大豆芽是大豆种子通过催芽产生的,催芽时必须控制好温度,因为温度能影响_____
_________的催化作用。在催芽过程中,有机物的质量将(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在同一块田地上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耕作方式称为轮作。轮作可以改变生态系统中原有的____
__________,使害虫难以生存,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轮作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作物产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植物种子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
A.胚芽 B.胚轴 C.胚轴和胚芽 D.子叶
二、迁移实践题
11.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古生代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还没有被子植物,那时的植物肯定不具有( )。
A.叶绿体 B.双受精现象 C.种子 D.叶
12.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的______________加工而成。花生油主要是由花生的______________榨出来的。
13.有8个分别装有数粒玉米种子的培养皿(分别编号1~8)。其中7号培养皿中的种子挖去胚,8号培养皿内的种子去掉胚乳。现把4号放在寒冷处,其余均放在温暖处,并且1、2号内不加水,3、4号内加适量的清水,5、6号内加水至淹没种子。这种状态保持一段时间后,请回答:
(1)能萌发的种子是______________。
(2)因缺乏适宜的外界条件不能萌发的种子是______________。
14.进行嫁接时,要注意将两种植物的哪一部分结构紧密相贴?(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外树皮
15.春天,蜜蜂在花丛中穿行飞舞,它对植物的作用是 ( )。
A.刺激植物开花 B.帮助植物传粉 C.刺激花粉萌发 D.刺激植物受精
16.下列植物不属于虫媒花的是( )。
A.月季 B.柑橘 C.小麦 D.桃花
17.植物幼苗能够独立生活的标志是( )。
A.胚根突出种皮,发育成根 B.胚芽伸出地面
C.胚轴伸长,子叶出土 D.胚芽发育成茎,茎上生叶并变绿
18.由桃核萌发直接长成的桃树,所结出的桃子叫毛桃,毛桃个小味差。桃树种植户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结果是( )。
A.接穗上只结水蜜桃 B.接穗上既结水蜜桃又结毛桃
C.接穗上只结毛桃 D.砧木上只结水蜜桃
19.右图表示一种豆科植物的一个豆荚,该果实是由( )。
A.一个子房、一个胚珠发育而来 B.一个子房、多个胚珠发育而来
C.一个胚珠、多个子房发育而来 D.多个胚珠、多个子房发育而来
20.某同学发现棉花的花刚开始是白色的,后来转变成了红色。由此他提出了一种假设:“棉花的花的变色是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他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时,应该 ( )。
A.设计两组实验,一组置于光下,一组置于黑暗中
B.设计两组实验,一组置于15℃的环境下,一组置于35℃的环境中
C.设计两组实验,一组置于15℃的环境下,一组置于180℃的环境中
D.设计两组实验,一组置于碱性溶液中,一组置于酸性溶液中
三、探究创新题
21.下表是“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的结果。
编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萌发
3 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未萌发
4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1)本实验中,对照组是几号瓶?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该如何设计探究方案?探究的结论又是什 么?
22.现有黄豆多粒、2个~3个培养皿、镊子、若干张滤纸和黑纸,请你用这些材料设计“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的探究实验。
假设或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中考试题精析
一、基础考查题
1.(浙江)“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这项技术是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后,移植到母体子宫,着床后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_无性生殖 C.分裂生殖 D.营养生殖
精析: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在于有性生殖过程中需要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无性生殖则不需要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试管婴儿”技术是在体外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将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属于有性生殖。分裂生殖和营养生殖均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A
2.人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A.卵细胞 B.胎盘 C.脐带 D.包括A、B两项
精析:人的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直到成熟的胎儿从母体产出为止的整个过程。受精卵分裂及胚胎生长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是由卵细胞内丰富的卵黄提供的,之后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与母体相连的胎盘。脐带只是母子联系的纽带,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通道,而不是营养物质的来源。所以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正确答案是D。
解答: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母亲怀孕期间,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吸取营养物质
B.胎儿体内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直接相通的
C.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营养是由胚乳供给的
D.男性和女性在外表上表现出来的不同变化叫做第一性征
精析:胎儿体内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不是直接相通的,是通过脐带从母体吸取营养物质,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营养是由胚乳或子叶供给的,所以选项C也是错误的;男性和女性在外表上表现出来的不同变化叫做第二性征,故选项D也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是A。
解答:A
二、迁移实践题
4.(衢州)生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下列个体的产生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是( )。
A.克隆绵羊 B.组织培养的小麦幼苗 C.嫁接的柑橘 D.试管婴儿
精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指的是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克隆绵羊、组织培养的小麦幼苗、嫁接的柑橘都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就能产生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试管婴儿需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才能产生,属于有性生殖。
解答:D
5.(浙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图表示某地男女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 (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
(2)甲和乙在青春期出现的外表上的不同变化称为第_____性征。
(3)专家建议青少年要多吃含______________ (填“蛋白质”“糖类”或“脂肪”)丰富的食品,因为它是人体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
精析:本题考查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征。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晚一到两年进入青春期,因此他们的身高快速增长并且超过女孩应比女孩晚两年。由此可知甲表示的是男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称为第二性征。由于青春期男性、女性身体快速生长,要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解答:(1)男 (2)二 (3)蛋白质
三、探究创新题
6.“春蚕到死丝方尽”,下面是有关蚕的一生的描述:家蚕的受精卵孵成幼虫,幼虫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成虫差异很大。刚孵化出的小幼虫经过4次蜕皮,并吐丝结茧,这时期称为“蛹”。蛹经过一段时间最后羽化变为成虫,即蚕蛾。
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1)你认为蚕的这种发育属于哪种发育类型? 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写出蚕的一生依次要经历的几个生长时期的名称:______________。
精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昆虫的发育方式。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变态发育三种方式。其中像蚕这样的昆虫由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完全不同,所以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类型。它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
解答:(1)完全变态发育 (2)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7.我国生物学家朱洗从冬眠的癞蛤蟆身上取出卵细胞,再涂上癞蛤蟆的鲜血,然后在显微镜下用玻璃针去刺卵细胞,使涂在卵细胞外面的血细胞随着玻璃针的刺入而进入卵细胞中。朱洗和他的助手一共刺了40140个卵细胞,又把它们放在恒温箱里。经过一周的时间,它们发育成一群群黑色的小蝌蚪。不幸的是,一个月后这些小蝌蚪大部分夭折,最后只有25只成为尾巴消失、长出四肢的小癞蛤蟆,其中只有2只生长为成体,但不幸又死了一只。剩下的最后一只癞蛤蟆,到1961年3月冬眠出蛰后,与一只生长在自然界中的雄癞蛤蟆抱对,产出3000多个卵细胞,其中大部分卵细胞受精,发育成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朱洗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了,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癞蛤蟆实现单性生殖,而且单性生殖的后代具有传宗接代的能力。从而解决了单性生殖的后代是否具有传宗接代的能力这个世界难题。这个成果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1)从癞蛤蟆的发育过程,可以推知:癞蛤蟆是________动物,幼体是________,它发育成成体的过程要经历___________发育。
(2)从癞蛤蟆的生活状态可以推知:它是变温动物,不能保持______________,所以在寒冷季节中要冬眠。这也是癞蛤蟆对环境变化的一种______________现象。
(3)从用人工方法可以使癞蛤蟆单性生殖,可以推知:癞蛤蟆的血细胞进入卵细胞的作用与癞蛤蟆正常生殖时______________和卵细胞结合的______________作用很相似。
精析:癞蛤蟆是两栖动物,幼体是蝌蚪。它的生长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从癞蛤蟆的生活状态可以推知:它是变温动物,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所以要冬眠,这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从用人工方法可以使癞蛤蟆单性生殖,可以推知:癞蛤蟆的血细胞进入卵细胞的作用与癞蛤蟆正常生殖时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受精作用相似。
解答:
(1)两栖 蝌蚪 变态
(2)恒定的体温 适应
(3)精子 受精
模拟试题精练
一、基础考查题
1.卵巢的主要功能是( )。
A.产生卵细胞,分泌雄激素 B.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激素
C.贮存卵细胞,分泌雌激素 D.输送卵细胞,分泌雄激素
2.下列动物中,以胎生方式生殖的是( )。
A.鸟类 B.哺乳类 C.鱼类 D.爬行类
3.卵细胞的产生、受精及受精后的发育部位依次是 ( )。
A.卵巢、输卵管、子宫 B.卵巢、子宫、子宫 C.输卵管、子宫、子宫 D.卵巢、卵巢、子宫
4.胎生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 )。
A.增强了后代的体质 B.使后代的数量大大增加 C.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D.减轻母体负担
5.身高突增是( )的一个显著特点。
A.儿童期 B.幼儿期 C.青春期 D.青年期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睾丸产生的精子的活动有明显的周期 B.人类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的活动有明显的周期
C.精巢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的生殖器官
D.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男性和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
7.下列关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进行细胞分裂,不进行细胞分化 B.受精卵的分裂开始于子宫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氧气和养料 D.细胞只进行分化不进行分裂
二、迁移实践题
8.男生小明今年15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出现了一些青春期的变化,下列不属于小明第二性征的是( )。
A.长出胡须 B.喉结突出 C.身体长高 D.声调低沉
9.在青春期,由于____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____系统的影响,人们在形态发育、功能发育和性发育方面,都经历着各种明显的变化。
10.“吸烟有害健康”,特别是孕妇经常吸烟或被动吸烟会造成胎儿畸形。其主要原因是烟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可以从母亲血液通过______________进入胚胎,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
11.“人生就像一个圆”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人的生命周期的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出生、______、______________、衰老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构成了人的生命周期。
12.下列不属于女性第二性征的是( )。
A.骨盆宽大 B.乳腺发达 C.女性性器官 D.声调较高
13.水螅进行无性生殖的方式是(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孢子生殖 D.营养生殖
14.卵生动物的卵细胞相对较大,它的主要意义是( )。
A.含养料多,有利于胚胎发育 B.空间大,有利于胚胎发育
C.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 D.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
15.提倡母乳喂养婴儿的主要原因是( )。
A.母乳营养丰富,并含有抗病物质 B.母乳喂养简单方便
C.母乳喂养可以少花钱 D.婴儿喜欢喝母乳
16.下列关于生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子较大,有长尾,能游动 B.一个壮年男子一生能产生上亿个精子
C.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无尾,不能游动 D.一个有生殖能力的女子一年排一次卵
三、探究创新题
17.下列现象能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 )。
A.一个精子接近卵细胞 B.一个精子的头部钻入卵细胞
C.一个精子核和卵细胞核相融合 D.卵细胞成为受精卵
18.下列关于生命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周期由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构成 B.生命周期使生命延续,种族繁衍
C.生命周期是生命运动的重要形式 D.只有人类才有生命周期
19.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对已生育的育龄妇女采用结扎输卵管的措施,其作用是( )。
A.减少雌激素分泌量,使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 B.使精子、卵细胞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为胎儿D.使卵巢不能产生卵细胞,达到节育目的
20.某人做了这么个实验:
(1)制备培养基,等量分装在试管中,并进行灭菌。
(2)将平菇菌无菌操作后等量接种到培养基中。
(3)把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两个培养箱中,一个为对照组,另一个培养箱的中央放入磁铁,并按不同直径的圆周放人3圈实验组培养基。
(4)每日做观察记录,其中包括测量菌丝的长度,观察菌丝色泽等等。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磁场对培养基的影响 B.培养基对平菇生长有哪些影响
C.磁场对平菇生长有什么影响 D.有利于平菇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21.酒中的酒精对胎儿的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据此分析孕妇饮酒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1)孕妇喝酒后,酒精进入孕妇的________中,通过_________可以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
(2)你认为这位孕妇产下的婴儿将来最可能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本领真大,他只要拔点毛吹口“仙气”,就能变成许多小孙悟空。孙悟空的这种分身术从生殖的角度看属于生殖方式中的( )。
A.卵生 B.胎生 C.有性生殖 D.无性生殖
第三节遗传和进化
中考试题精析
一、基础考查题
1.(衢州)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某人的眼睛像父亲、鼻子像母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 )。
A.染色体 B.基因 C.DNA D.蛋白质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基因的区别。细胞核中具有遗传作用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断——基因。
解答:B
2.(浙江)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此法律条文的科学依据是:近亲婚配的夫妇所生子女患( )。
A.艾滋病概率增大 B.肝炎概率增大 C.遗传病概率增大 D.胃病概率增大
精析: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为改善出生人口的素质,提高人口质量,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会使多种遗传病的发生率增高。
解答:C
二、迁移实践题
3.(温州)美国人捕获萨达姆之后,利用 DNA鉴定技术判定确是其人。这是因为DNA是( )。
A.一类血细胞,每个人不相同 B.一种遗传物质,每个人不相同
C.一种消化液,每个人不相同 D.一类内分泌腺,每个人不相同
精析:DNA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它的分子由两条长链组成,盘成螺旋状,它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D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是人体和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每个人的DNA分子的组成均是不一样的,但同一个人体内各部分的细胞中的DNA分子结构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利用DNA鉴定技术来确定某人的身份。
解答:B
4.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 B.D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C.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D.染色体、DNA、基因均存在于细胞核中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关系。人体和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故A是不正确的。DNA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它的分子由两条长链组成,盘成螺旋状,它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故B是正确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结构中,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往往与蛋白质一起组成一条条在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结构,所以说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体。而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断,一个DNA分子上往往有很多个基因,
解答:A
三、探究创新题
5.(浙江)许多成语是对自然界科学现象和规律的概括。下列成语中,能生动描述生物遗传现象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精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是食物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描述的是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描述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现象是生物的遗传。
解答:D
模拟试题精练
一、基础考查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DNA上的一些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B.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D.染色体由DNA和核酸组成
2.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 )。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3.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各种基因工程技术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基因有了更多的了解。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一个细胞内基因数目很少 B.只有高等生物才有基因
C.基因主要位于细胞内的染色体上 D.每种生物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4.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像 ( )。
A.难以预测 B.甲 C.乙 D.丙
二、迁移实践题
5.一位鸟类生态学家在某森林群落中,观察发现几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如下表所示:
鸟类 活动空间 主要食物
雀鸟 上层 高大乔木的种子
黄腰柳莺 中层 昆虫
血雉和棕尾雉 底层 苔藓和昆虫
从表中看出鸟类活动空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主要与各种鸟类的______________有关;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鸟类这种分层现象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6.热带兰花蜜蜂以前是利用口器舔食花蜜,现在是吮吸花蜜。据研究表明,吮吸的采蜜方式比舔食的采蜜方式效率更高。这说明了( )。
A.生物在发展变化 B.生物圈的演化过程 C.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D.生命的进化历程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方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生到陆生 B.微生物到动植物 C.简单到复杂 D.低等到高等
三、探究创新题
8.自然界的生物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冬天,槐树的叶片都已落下,而松树却郁郁葱葱,从两者对寒冷环境的反应情况而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槐树比松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比槐树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槐树与松树一样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两者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9.叶镶嵌现象能使植物更多地接受____________,是对光合作用的一种适应,它是___________的结果。
10.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斑马的进化过程:
(1)斑马群中存在着不同体色的个体。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为黑白相间,跑得快的斑马因与环境 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______________中得以生存、繁衍。这样的环境对斑马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选择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
(2)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
11.在同一个草场,牛吃草长牛肉,羊吃草长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样的食物却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其根本原因是 ( )。
A.牛和羊新陈代谢的方式不同 B.牛和羊的消化吸收功能显著不同
C.牛和羊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 D.牛和羊的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
中考科学专题四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答案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1.D 2.B 3.D 4.B 5.C 6.D 7.D
8.胚 种子 果实
9.
(1)酶 减少
(2)食物链 选育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建立生态农业等
10.C 11.B
12.胚乳 子叶
13.
(1)3
(2)1、2、4、5、6
14.C 15.B 16.C 17.D 18.A 19.B 20.B
21.
(1)2号瓶是对照组
(2)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和合适的温度。
(3)
编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强光照射。 萌发
2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遮光 萌发
3 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日常光 萌发
结论光不影响种子的萌发
22.本题为开放题,可参考21题(3)
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B 2.B 3.A 4.C 5.C 6.A 7.A 8.C
9.神经 内分泌
10.脐带和胎盘
11.生长发育 生殖
12.C 13.B 14.A 15.A 16.C 17.C 18.D 19.B 20.C
21.
(1)血液 脐带和胎盘 胚胎
(2)智力低下
22.D
第三节遗传和进化
1.D 2.C 3.C 4.B
5.食性(或食物) 自然选择
6.A 7.B    8. C
9.阳光的照射 自然选择
10.
(1)生存斗争 方向
(2)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