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18 09: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
你知道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四大件”各指什么吗?
导入新课
“四大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四大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
“四大件”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山装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合作探究
服装变化
列宁装
“劳动最光荣,
朴素是时尚!”
70年代
“蓝灰色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的服装
90年代以来
绚丽多彩时尚个性
饮食的变化:改革开放前
材料:1959年至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人们不但“穿”的单调,“吃”的水平也很低,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地方甚至难以果腹,只好以野菜、粗粮充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居民每天只能凭粮票、肉票、菜票购买有限的粮食;20世纪七、八十年代,百姓挖窖储藏萝卜、白菜、土豆等蔬菜,粮食以粗粮为主。
“吃饱肚子成奢望”
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面)
?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米票(可以买大米)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有“票”为“证”
改革开放前人们只有到过年才会改善伙食,一家人其乐融融大吃一顿。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春节前菜市场前排起长队在雪中买菜。
饮食变化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饱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住房的变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公寓
社区住宅楼
别墅
农家乐
华西村农民住房
改革开房后的住房
休闲娱乐
看电影、看电视、看碟片
休闲娱乐
音乐会、演唱会、家庭影院、旅游、健身、科技馆
昔日的“自行车王国”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高速公路
港珠澳跨海大桥
高速铁路
繁忙的机场
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交通
铁路
2010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二
公路
建密集公路网、公路大桥等,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
民航
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随着交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通信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有何发展?其发展有何意义?
通信
电信
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居全球第一、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十分普遍
互联网
发展迅速,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

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呼机
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手机
当今流行的智能手机
九十年代电脑进入市民家庭
网吧成为公共上网场所
人类步入5G网络时代
问题探究:
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常生活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课堂小结
1.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 )
A.人口多,耕地少 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经济发展水平低
2.下列符合“文革”时期人们服饰特点的是 ( )
A.名牌服装争奇斗艳 B.时装表演成为风景线
C.穿解放装,千篇一律 D.西服革履,风度翩翩
D
C
随堂训练
3.人们的出行方式的变化反应了社会生活的变化。私家车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可能出现在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来
4.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发行了大量的粮票、布票、油票、肉票……这是因为当时( )
A.物资匮乏,计划供应 B.物资丰富,敞开销售
C.照顾贫困,方便使用 D.为了收藏,发行票证
5.下列有关中国当今通信事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均居全球第一
B.固定电话已进入千家万户
C.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
D.中国的网民规模不断缩小
D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