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1.1 功 学案 (知识点全解+全练)(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1.1 功 学案 (知识点全解+全练)(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18 10:56:56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知道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
会利用W=Fs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点全解
知识点一:力学中的功
1.功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
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必要因素: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


3.力对物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不劳无功”(F=0)
“不动无功”(s=0)
“劳而无功”


物体不受力,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没有力做功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静止不动,没有移动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
力和距离垂直时,这个力也没有对物体做功


踢出去的足球靠惯性在空中飞行时,脚对球没有做功
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人对石头没有做功
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了一段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


例1:如图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知识点二:功的计算
说明 
(1)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了功。
(2)公式W=Fs中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公式中的s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必须对应。F是使物体沿着F的方向移动s距离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
(3)利用功的公式计算,单位必须统一。
例2:如图所示,物体在大小相等的力F的作用下,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上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
)?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2>W1>W3
知识点全练
练习1: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灯吊挂在天花板上静止,拉力对电灯做了功
B.从树上下落的苹果,重力对苹果做了功
C.小球从斜面上向下滚动的过程中,支持力对小球做了功
D.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在滚动过程中,人对足球做功
练习2:一起重机将重为1.2×104
N的钢材竖直匀速提升3
m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5
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为(

A.3.6×104
J 
 B.9.6×104
J
C.2.4×104
J 
 D.0
J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许多国际单位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命名功的单位的物理学家是(

A.牛顿
B.帕斯卡
C.阿基米德
D.焦耳
2.留心生活皆学问。在我们的餐桌上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碗放在桌面上,桌子对碗做了功
B.把碗从桌面上端起来,手对碗做了功
C.吃饭时,手端着碗不动,手对碗做了功
D.吃饭时,人坐在凳子上,凳子对人做了功
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聪用力将箱子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下面关于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小明用了力,他对箱子做了功
B.小聪用力拉动了箱子,她对箱子做了功
C.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
D.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
4.将一本八年级下册物理书从地面捡到课桌做的功大概是(

A.0.2
J
B.2
J
C.20
J
D.200
J
二、填空题
5.如图所示的单摆,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从A点向B点摆动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对小球    功,细绳对小球的拉力    功(均选填“做”或“不做”)。?
6.如图所示,提着重150
N的水桶,沿水平路面匀速行进10
m,对水桶所做的功是    J;再竖直向上匀速提起1.2
m,将水倒进水池,对水桶所做的功是    J。?
三、简答题
7.如图为我国某山区的等高线图,现有两种登山方案,一种是从B处爬到C处;另一种是从A处爬到C处。如果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人分别采用这两种方案来登山,那么,谁克服重力做的功多呢?为什么?
四、综合题
8.一工人将一个重为200
N的物体,用10
N的拉力使其沿水平面运动了10
m,后又将其搬到4
m高处。问:该工人一共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9.如图甲所示,重500
N的小车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10
s内人对小车做功960
J,求水平推力F的大小。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知道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
会利用W=Fs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点全解
知识点一:力学中的功
1.功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
这个力的方向
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必要因素: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力对物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不劳无功”(F=0)
“不动无功”(s=0)
“劳而无功”


物体不受力,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没有力做功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静止不动,没有移动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
力和距离垂直时,这个力也没有对物体做功


踢出去的足球靠惯性在空中飞行时,脚对球没有做功
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人对石头没有做功
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了一段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


例1:如图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解析】 做功的必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运动,不受人对它的作用力,人对足球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司机推汽车对汽车有力的作用,但汽车纹丝不动,汽车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汽车没有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对箱子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箱子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箱子做了功,故C符合题意;学生背着书包在平路上行走,学生对书包的作用力是竖直向上的,但书包只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学生对书包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知识点二:功的计算
说明 
(1)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了功。
(2)公式W=Fs中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公式中的s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必须对应。F是使物体沿着F的方向移动s距离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
(3)利用功的公式计算,单位必须统一。
例2:如图所示,物体在大小相等的力F的作用下,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
)?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2>W1>W3
【解析】由题知,拉力大小相等,沿拉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相同,根据W=Fs可
知,力F做的功W1=W2=W3。
【答案】B
知识点全练
练习1: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灯吊挂在天花板上静止,拉力对电灯做了功
B.从树上下落的苹果,重力对苹果做了功
C.小球从斜面上向下滚动的过程中,支持力对小球做了功
D.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在滚动过程中,人对足球做功
【解析】电灯吊挂在天花板上静止,电灯没有移动距离,缺少距离这个因素,所以拉力对电灯没有做功,故A错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苹果从树上下落时,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重力对苹果做了功,故B正确;小球从斜面上向下滚动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但小球没有沿这个方向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对小球没有做功,故C错误;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不受人对它的作用,所以人对足球没有做功,故D错误。
【答案】B
【点拨】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可参照以下思路进行:
练习2:一起重机将重为1.2×104
N的钢材竖直匀速提升3
m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5
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为(

A.3.6×104
J 
 B.9.6×104
J
C.2.4×104
J 
 D.0
J
【解析】起重机对钢材的作用力F=G=1.2×104
N,在竖直方向移动时做功W=Fh=1.2×104
N×3
m=3.6×104
J;在水平方向移动时,钢材在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为零,所以水平移动时起重机对钢材的作用力不做功,故总功为3.6×104
J。
【答案】A
【点拨】运用公式W=Fs或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或分析时,要注意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要满足“同一物体”“同一时间”。此外,还要注意各个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许多国际单位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命名功的单位的物理学家是(

A.牛顿
B.帕斯卡
C.阿基米德
D.焦耳
【解析】牛顿是力的单位;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阿基米德在力学方面的贡献很大;焦耳是功的单位。
【答案】D 
2.留心生活皆学问。在我们的餐桌上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碗放在桌面上,桌子对碗做了功
B.把碗从桌面上端起来,手对碗做了功
C.吃饭时,手端着碗不动,手对碗做了功
D.吃饭时,人坐在凳子上,凳子对人做了功
【解析】A、C项中的碗及D项中的人,虽然都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力没有做功。
【答案】B 
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聪用力将箱子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下面关于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小明用了力,他对箱子做了功
B.小聪用力拉动了箱子,她对箱子做了功
C.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
D.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
【解析】
选项


运动情况
是否做功
A
小明
对箱子的推力
箱子未动

B
小聪
对箱子的拉力
箱子水平运动

C
小聪
箱子的重力
箱子水平运动,在重力方向没移动距离

【答案】B 
4.将一本八年级下册物理书从地面捡到课桌做的功大概是(

A.0.2
J
B.2
J
C.20
J
D.200
J
【解析】课桌的高度约为0.7
m,一本物理书的重力约为3
N,所以将一本物理书从地面捡到课桌做的功为:W=Gh=3
N×0.7
m=2.1
J。故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二、填空题
5.如图所示的单摆,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从A点向B点摆动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对小球    功,细绳对小球的拉力    功(均选填“做”或“不做”)。?
【解析】小球从A点向B点摆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高度降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所以小球受到的重力对小球做了功;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方向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始终垂直,故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没有做功。
【答案】做 不做
6.如图所示,提着重150
N的水桶,沿水平路面匀速行进10
m,对水桶所做的功是    J;再竖直向上匀速提起1.2
m,将水倒进水池,对水桶所做的功是    J。?
【解析】在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的过程中,水桶在提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不做功。竖直向上提起水桶过程中,人对水桶做的功W=Fs=Gh=150
N×1.2
m=180
J。
【答案】0 180
三、简答题
7.如图为我国某山区的等高线图,现有两种登山方案,一种是从B处爬到C处;另一种是从A处爬到C处。如果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人分别采用这两种方案来登山,那么,谁克服重力做的功多呢?为什么?
【解析】由图可知,A处和B处的海拔高度相同,从B处爬到C处和从A处爬到C处,两人上升的高度相同,两人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两人克服重力做的功一样多。
【答案】两人克服重力做的功一样多,因为两人的重力相同、上升的高度也相同。
四、综合题
8.一工人将一个重为200
N的物体,用10
N的拉力使其沿水平面运动了10
m,后又将其搬到4
m高处。问:该工人一共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解析】拉力做功为W1=Fs=10
N×10
m=100
J;提升物体做功W2=Gh=200
N×4
m=800
J;工人对物体做功W=W1+W2=100
J+800
J=900
J。
【答案】900
J
9.如图甲所示,重500
N的小车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10
s内人对小车做功960
J,求水平推力F的大小。
【解析】由图象可知,10
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为12
m,故水平推力:F===80
N。
【答案】 8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