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5以内的减法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5以内的减法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8 16:0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5以内的减法
本 课 时 学习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 课 时 重点难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的使用 课件
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
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1、讲故事:星期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有一只粗心的小刺猬背了三个山查去看他的好朋友,走着走着,山查掉了一个,走着走着,山查又掉了一个,还没有到朋友家,山查还剩下一个了,而小刺猬一点儿还不知道呢?你们说,他粗心吗?。
2、提问:小刺猬一共掉了几个山查?(2个)
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复习加法的意义)
3、一共掉了两个是从几个里面掉了的?现在还剩几个?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知识。
二、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动态情境图。
“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
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
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小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减法计算。
提问:象这样的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的事情,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小结:“去掉”的意思,可以是“走掉”、“吃掉”、“关掉”,也可以是“坏掉”、“用去”……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汇报: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尽量让学生用三句话说出图意。进一步体会去掉的含义。 二、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
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 1、“想想做做”第1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些小动物,你们喜欢吗?看!它们来了。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再说出计算方法。
在书上独立填写算式。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老师这里还有几道减法题,你能算出得数吗?
学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后,同桌交流,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演示三幅图的意思。
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4、照应开头,帮粗心的小刺猬算一算,为什么还剩一个?
允许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3-1=2,2-1=1;3-2=1
45、“想想做做”第5题。(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智慧爷爷听说我们班小朋友很聪明,他把算式的得数写在了小鱼的肚子上,要求小朋友们手持算式当钓杆上黑板来找答案,钓中了的这条鱼就送给他,你们愿意试一试吗?
三、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再说出计算方法。
在书上独立填写算式。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四、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四、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