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自然的语言 讲练课件—山西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大自然的语言 讲练课件—山西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8 16:03:3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5 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单元
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找出描写物候的诗句,用楷体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融化(róng)   农谚(yán)   翩然(piān)   衰草连天(shuāi)
B.簌簌(shù) 避免(bì) 纬度(wěi) 销声匿迹(nì)
C.孕育(yùn) 连翘(qiáo) 悬殊(xuán) 草长莺飞(zhǎng)
D.物候(hòu) 土壤(rǎng) 逆温(nì) 风雪载途(zǎi)
【解析】A.“谚”应读“yàn”;B.“簌”应读“sù”;D.“载”应读“zài”。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春天的公园,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我们一家人徜徉其中,尽享美景。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C.春夏秋冬四季总是周而复始地不停循环,但每年的气候现象并不相同。
D.这幅画上的花儿盛开,鸟儿落在枝头,似乎在鸣唱着什么,真是个花香鸟语的世界。
【解析】花香鸟语:花儿飘香,鸟儿鸣叫,多形容春天的景象。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
4.对下面的病句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农业生产的”后面加“科学”二字。
5.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C)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A.画线句子设问质疑,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
B.文段中的“首先”一词,说明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中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一个。
C.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春季短促”“冬冷夏热”“冬天结束”几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不一样。
【解析】这段文字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6.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
(2)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打比方)
(3)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解析】A.“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B.这些称为物候;C.本文是以生动的语言进行说明的。
(一)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完成8~10题。
8.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沉睡”和“苏醒”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种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次第”贴切地表现了春回大地时各种花儿开放的次序,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翩然”写出了小燕子的活泼伶俐,使春天充满活力的特点更加具体鲜明。
9.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
“许多”是“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这里“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相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0.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举例子__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物侯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作比较__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从而突出了研究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二)
小 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须熏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
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热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
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有删节)
11.读文章,理顺序。请结合全文简要梳理一下本文的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作者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以下内容:小满的时间;小满的含义;小满时小麦的生长特点;小满时的气候特点;小满时农事的特点。
12.文章第①②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①列数字,如“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作用: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②下定义,如“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作用: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了事物的特征。③引用说明,如“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质于此小得盈满’”__作用: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和权威性。
1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人们也由此制订了《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相关的节气名称,将农事歌补充完整。
(1)______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
(2)______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
(3)______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注:墒,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
惊蛰
清明
霜降
14.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学了《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云南罗平赏花期比兴化早,而青海门源赏花期比兴化晚几个月的主要原因。
材料:人民网旅游频道曾开展“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评选活动,江苏兴化、云南罗平、青海门源排在前6位。兴化赏花期为4月2日至4月25日,云南罗平赏花期在2月至3月,平均海拔2 866米的青海门源赏花期则在7月。
云南罗平赏花期比兴化早,是因为纬度的差异;而青海门源赏花期比兴化晚几个月,是由于高下的差异。
秋以她的金黄遍野、累累硕果催人收获
冬以她的银装素裹、皑皑白雪洗涤人的心灵
16.太原八年级(2)班开展了“走进大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100字。
示例: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自然是神奇而又近在咫尺的。还记得每天清晨,吵得你睡不着的鸟儿吗?还记得老家院子里的参天古树吗?还记得脚下纤细的青草吗?……它们都是自然界的一员,自然的含蓄之美、张扬之美,还有凋零之美、洁白之美,这些美都是大自然的创造,都是那么富有韵味,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善于体验美的心,只要你走进自然,就能体验到美。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吧!
17.作者在说明物候现象及其作用的过程中,考虑到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这得益于语言的生动、准确和巧妙的修辞。
请你模仿课文前两段的写法,试着写一个说明事物或现象的片段,注意要写得生动有趣。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20字左右。
【连线课文】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写法分析】
上述文段更让人注意的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文段中的“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它们似乎都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唯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示例:光从名字上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含笑是一种多么含蓄而羞怯的花卉了。的确,即便是在浓香四溢的时候,含笑的花朵也常常半开半合,绽而不放,显得特别矜持。正如宋代诗人舒岳祥所描写的那样:“半面羞藏袂,回头懒向人。清凉生夜气,冷淡见天真。此物悭开口,他花怯效颦。莫嫌容易落,笑罢总成尘。”这也是含笑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