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达标检测卷(含详细解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2-20 09:5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十一单元
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3分×15=45分)
1.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碳酸钙和稀盐酸      B.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D.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南京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H+、Cl-、HCO
B.Na+、K+、NO、Cl-
C.H+、Na+、OH-、SO
D.Ag+、Ca2+、Cl-、NO
3.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有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NH4HCO3与KCl:加水
B.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C.NH4Cl与KCl:观察外观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4.(玉林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  )
A.NaOH、NaCl、CuSO4、HCl
B.KNO3、Na2SO4、NaOH、KCl
C.KCl、Ba(NO3)2、HCl、CaCl2
D.Na2CO3、Ba(OH)2、KNO3、Na2SO4
5.(眉山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A
NaNO3
Na2CO3
CaCl2
B
ZnSO4
CuSO4
Zn粉
C
CO2
CO
O2
D
CuO
Cu
H2SO4
6.能将AgNO3、K2CO3、ZnCl2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稀HNO3
B.Na2SO4溶液
C.稀HCl
D.BaCl2溶液
7.(苏州中考)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NO、K+、OH-
B.HCO、Cl-、SO、Na+
C.Cl-、NO、K+、Na+
D.NH、Cl-、OH-、K+
8.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H2SO4
B.NaCl
C.KNO3
D.Ca(OH)2
9.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ρ水=1g/cm3)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10.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2CO3、Ba(NO3)2、H2SO4、K2SO4中的一种,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
(  )
A.K2SO4   B.H2SO4   C.Ba(NO3)2  D.K2CO3
11.(南充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aCO3(CaO)
——
高温煅烧
B
KOH溶液(K2CO3)
适量Ca(OH)2溶液
滴加试剂、过滤
C
Ag(Fe)
适量CuSO4溶液
滴加试剂、过滤
D
CO2(CO)
足量NaOH溶液
洗气、干燥
12.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
检测小组
检测结果
甲组
KCl、KNO3、KOH、HCl
乙组
KCl、KNO3、K2CO3、HCl
丙组
KCl、KNO3、K2SO3、KOH
丁组
KCl、KNO3、K2CO3、KOH
其中,检测结果合理的是
(  )
A.甲组、乙组
B.丙组、丁组
C.甲组、丙组
D.乙组、丁组
13.(台州中考)下列关于化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反应完全
14.(济南中考)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铜粉(CuO)——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
B.H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C.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过滤
15.(河南中考)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  )
A.③①②⑤④
B.①⑤③②④
C.①③⑤④②
D.①③②⑤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完成下列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原因。
(1)铜和硝酸银溶液:

(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3)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4)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5)稀硫酸和硝酸钾溶液:

(6)硫酸铜溶液和苛性钠溶液混合:

17.(重庆中考)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硫酸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验证废水呈酸性。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
,说明废水呈酸性。
第二步:处理废水。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案二:用BaCl2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

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

18.分别选用一种试剂,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
(1)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可选用

(2)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可选用

(3)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可选用

(4)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钾,可选用

19.有A、B两种固体物质,A是一种化肥,B广泛用作食品干燥剂。把A、B分别放入水中,前者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后者与水反应生成C并放出大量热。将A与C的粉末混合、研磨,会嗅到刺鼻的氨味。
(1)则A物质是
,B物质是

(2)A物质属于化肥中的
肥(填“氮”“磷”或“钾”);
(3)指出C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4)把A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原因是

20.(铜仁中考)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列的
,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顺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稀HCl  B.酚酞试液  C.CaCl2  D.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4)依据反应②,KOH能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A.H2SO4
B.BaCl2
C.CuSO4
D.Na2CO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三、推断简答题(每空1分,共11分)
21.(山东中考)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NH4Cl、CuCl2、Na2SO4、Ba(NO3)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在常温下,气体B的水溶液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写出1个步骤④中生成沉淀G的化学方程式:

(3)无色溶液F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
,该溶液中共存在
种溶质。
(4)固体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22.(济南中考)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和滤液C。
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和滤液E。
Ⅲ.将所得滤液C和滤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F和滤液G。
Ⅳ.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2)写出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

(3)在滤液G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
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

(4)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23.小明的邻居张大爷是个蔬菜种植大王,现在他有点苦恼: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袋上的字迹看不见,不知道是什么肥料,只知道该化肥是硫酸钾、碳酸氢铵、硝酸铵中的一种。小明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了如下鉴别方案:
[实验步骤]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容器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实验现象]嗅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实验结论]小明认为该化肥不是

请你根据小明上述实验的结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该化肥可能是什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取少量化肥样品,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化肥为
.
(2)张大爷种植食叶蔬菜(如青菜)时,应施用较多的化肥是
(填序号)。
A.磷肥
B.碳酸氢铵
C.硫酸钾
D.微量元素肥料
(3)通过参与探究,我们受益匪浅,不但知道了如何区分化肥的方法与步骤,而且知道使用氮肥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例如:不要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请你再写一点:
.
24.(咸宁中考)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做出猜想】①可能是CaCO3,原因是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
②可能是
,原因是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③还可能是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水、振荡,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于是他得出白色粉末是CaCO3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白色粉末中含
.
②往上述试管残留的白色固体中加入
.
.
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
是正确的。
【拓展反思】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员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密封保存   b.使用前临时配制   c.禁止使用该试剂
五、计算题(7分)
25.(咸宁中考)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取该样品11g,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逐滴滴加氯化钙溶液,反应的情况如右图所示,A点时,过滤,得到滤液242
g,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m为
g;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分×15=45分)
1.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C )
A.碳酸钙和稀盐酸      B.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D.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南京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B )
A.Na+、H+、Cl-、HCO
B.Na+、K+、NO、Cl-
C.H+、Na+、OH-、SO
D.Ag+、Ca2+、Cl-、NO
3.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有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D )
A.NH4HCO3与KCl:加水
B.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C.NH4Cl与KCl:观察外观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4.(玉林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 B )
A.NaOH、NaCl、CuSO4、HCl
B.KNO3、Na2SO4、NaOH、KCl
C.KCl、Ba(NO3)2、HCl、CaCl2
D.Na2CO3、Ba(OH)2、KNO3、Na2SO4
5.(眉山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B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A
NaNO3
Na2CO3
CaCl2
B
ZnSO4
CuSO4
Zn粉
C
CO2
CO
O2
D
CuO
Cu
H2SO4
6.能将AgNO3、K2CO3、ZnCl2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C )
A.稀HNO3
B.Na2SO4溶液
C.稀HCl
D.BaCl2溶液
7.(苏州中考)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C )
A.SO、NO、K+、OH-
B.HCO、Cl-、SO、Na+
C.Cl-、NO、K+、Na+
D.NH、Cl-、OH-、K+
8.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C )
A.H2SO4
B.NaCl
C.KNO3
D.Ca(OH)2
9.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ρ水=1g/cm3)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10.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2CO3、Ba(NO3)2、H2SO4、K2SO4中的一种,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
( C )
A.K2SO4   B.H2SO4   C.Ba(NO3)2  D.K2CO3
【解析】Ba(NO3)2与K2CO3反应生成BaCO3沉淀和KNO3,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NO3,与K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KNO3,因此甲是Ba(NO3)2。
11.(南充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B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aCO3(CaO)
——
高温煅烧
B
KOH溶液(K2CO3)
适量Ca(OH)2溶液
滴加试剂、过滤
C
Ag(Fe)
适量CuSO4溶液
滴加试剂、过滤
D
CO2(CO)
足量NaOH溶液
洗气、干燥
12.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
检测小组
检测结果
甲组
KCl、KNO3、KOH、HCl
乙组
KCl、KNO3、K2CO3、HCl
丙组
KCl、KNO3、K2SO3、KOH
丁组
KCl、KNO3、K2CO3、KOH
其中,检测结果合理的是
( B )
A.甲组、乙组
B.丙组、丁组
C.甲组、丙组
D.乙组、丁组
13.(台州中考)下列关于化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C )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反应完全
14.(济南中考)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
A.铜粉(CuO)——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
B.H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C.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过滤
【解析】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和水,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因此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再过滤,滤纸上留下的就是铜,A正确;HCl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而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因此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干燥,可得到纯净的氢气,B正确;硫酸钠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可溶性的硝酸钠,因此会使氯化钠溶液中掺入新的杂质硝酸钠,C错误;碳酸钙可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就可得氯化钙溶液,D正确。
15.(河南中考)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 D )
A.③①②⑤④
B.①⑤③②④
C.①③⑤④②
D.①③②⑤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完成下列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原因。
(1)铜和硝酸银溶液:__Cu+2AgNO3===Cu(NO3)2+2Ag__
(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__AgNO3+HCl===AgCl↓+HNO3__
(3)硫酸和氯化钡溶液:__H2SO4+BaCl2===BaSO4↓+2HCl__
(4)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__Na2CO3+Ca(OH)2===CaCO3↓+2NaOH__
(5)稀硫酸和硝酸钾溶液:__不能反应,无气体、沉淀、水生成__
(6)硫酸铜溶液和苛性钠溶液混合:
__CuSO4+2NaOH=Cu(OH)2↓+Na2SO4__
17.(重庆中考)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硫酸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验证废水呈酸性。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__红__,说明废水呈酸性。
第二步:处理废水。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Ca(OH)2+H2SO4=CaSO4+2H2O__;
方案二:用BaCl2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__白色沉淀(或浑浊)__。
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__盐酸__。
18.分别选用一种试剂,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
(1)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可选用__稀硫酸(或稀盐酸)__。
(2)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可选用__BaCl2溶液__。
(3)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可选用__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__。
(4)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钾,可选用__硝酸钡溶液__。
19.有A、B两种固体物质,A是一种化肥,B广泛用作食品干燥剂。把A、B分别放入水中,前者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后者与水反应生成C并放出大量热。将A与C的粉末混合、研磨,会嗅到刺鼻的氨味。
(1)则A物质是__硝酸铵__,B物质是__氧化钙__;
(2)A物质属于化肥中的__氮__肥(填“氮”“磷”或“钾”);
(3)指出C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中和酸性土壤__;
(4)把A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原因是__硝酸铵溶解吸热。
20.(铜仁中考)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列的__腐蚀性__,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顺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CO2+2NaOH===Na2CO3+H2O__。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B__。
A.稀HCl  B.酚酞试液  C.CaCl2  D.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__OH-__。
(4)依据反应②,KOH能下列物质反应的是__C__。
A.H2SO4
B.BaCl2
C.CuSO4
D.Na2CO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KOH+CuSO4=Cu(OH)2↓+K2SO4__。
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_硝酸钾(KNO3)__。
三、推断简答题(每空1分,共11分)
21.(山东中考)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NH4Cl、CuCl2、Na2SO4、Ba(NO3)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在常温下,气体B的水溶液pH__大于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写出1个步骤④中生成沉淀G的化学方程式:
__NaCl+AgNO3=AgCl↓+NaNO3__。
(3)无色溶液F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__NO__,该溶液中共存在__2__种溶质。
(4)固体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NH4Cl、Ba(NO3)2__。
22.(济南中考)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和滤液C。
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和滤液E。
Ⅲ.将所得滤液C和滤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F和滤液G。
Ⅳ.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FeCl3、BaCl2__。
(2)写出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__NaCl+AgNO3=NaNO3+AgCl↓__。
(3)在滤液G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__3__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__NO__。
(4)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CuSO4、CaCO3__。
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若有CuSO4、CaCO3,步骤一中会有蓝色沉淀,白色沉淀,沉淀的颜色不会是红褐色__。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23.小明的邻居张大爷是个蔬菜种植大王,现在他有点苦恼: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袋上的字迹看不见,不知道是什么肥料,只知道该化肥是硫酸钾、碳酸氢铵、硝酸铵中的一种。小明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了如下鉴别方案:
[实验步骤]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容器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实验现象]嗅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实验结论]小明认为该化肥不是__硫酸钾__。
(1)请你根据小明上述实验的结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该化肥可能是什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取少量化肥样品,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化肥为__NH4HCO3__NH4HCO3+HCl=NH4Cl+H2O+CO2↑
(2)张大爷种植食叶蔬菜(如青菜)时,应施用较多的化肥是__B__(填序号)。
A.磷肥
B.碳酸氢铵
C.硫酸钾
D.微量元素肥料
(3)通过参与探究,我们受益匪浅,不但知道了如何区分化肥的方法与步骤,而且知道使用氮肥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例如:不要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请你再写一点:__不能长期在同一块土壤中施用同一种化肥__。
24.(咸宁中考)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做出猜想】①可能是CaCO3,原因是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
②可能是__Ca(OH)2__,原因是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③还可能是__Ca(OH)2和CaCO3__。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水、振荡,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于是他得出白色粉末是CaCO3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Ca(OH)2微溶于水__。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白色粉末中含__有Ca(OH)2__
②往上述试管残留的白色固体中加入__稀盐酸__
__有气泡产生__
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__③__是正确的。
【拓展反思】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员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a、b__。
a.密封保存   b.使用前临时配制   c.禁止使用该试剂
五、计算题(7分)
25.(咸宁中考)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取该样品11g,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逐滴滴加氯化钙溶液,反应的情况如右图所示,A点时,过滤,得到滤液242
g,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m为__10__g;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Cl质量为y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117
x       10
g   y

 x=10.6
g

 y=11.7
g
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5%
答: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