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上的水
同步自测
一、单选题
1.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包括陆地内、海洋内、海陆间三种类型,这三种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B.?蒸发和降水?????????????????????????C.?地下径流?????????????????????????D.?下渗和蒸腾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是(
????)
A.?降水和径流????????????????????B.?径流和下渗????????????????????C.?蒸发和降水????????????????????D.?水汽输送和径流
3.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淡水资源多,北方少??????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4.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A.?江河水、湖泊水、地下水????????????????????????????????????B.?陆地水、冰川、江河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5.下列水循环过程中,物态变化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是(??
)
A.?海洋上的降水???????????????B.?陆地上下雪???????????????C.?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江河???????????????D.?植物蒸腾作用
6.吃完早餐后,小明去洗杯子。这时,妈妈看见水龙头没关好,于是就告诉小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缺乏,要节约用水。小明感到很羞愧,因为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
)
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C.?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7.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汽输送
C.?可以将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D.?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8.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是(??
)
A.?海水??????????????????????????????????B.?河流水??????????????????????????????????C.?湖水??????????????????????????????????D.?地下水
9.地球上的水存在的状态有(
???)
A.?液态????????????????????????????????B.?固态????????????????????????????????C.?气态????????????????????????????????D.?以上三态都有
10.大气水在水循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来自于(???
)
A.?陆地水的蒸发?????????????????B.?海洋水的蒸发?????????????????C.?植物的蒸腾作用?????????????????D.?以上各项都是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被污染?????????????????????????B.?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
12.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D.?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个大水球,谈不上水资源的短缺问题????????B.?工业三废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C.?人体含水约占人体体重的
????????????????????????????????D.?人要维持生命,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4.下列能正确描述水在自然界与植物体之间的循环途径的是( )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15.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状况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A.?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B.?水的污染加重了淡水危机
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可以考虑用海水淡化解决淡水危机,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二、填空题
16.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在西部修建水利微型集雨工程1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260多万公顷.
材料二:
(1)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C________?
H________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黄河径流所属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3)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在图中是用字母________表示的.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________环节(用字母表示).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字母)是________和
________.
17.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多,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约占全球总水量的0.3%;由图可知,江、河、湖、海、植物、土壤中的水通过蒸发变成了水蒸气,升入高空。在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中,水存在的状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不同状态变化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
18.如图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名称。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请举例具体说明。
19.如图甲是世界、中国和北京水资源占有量的统计图,图乙中是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水资源占有量统计量。请观察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甲可知,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
;
你认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富余还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分析图乙,你认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存在怎样的特点?
20.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⑥表示的环节是________。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3)请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
资料一: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米
3/年)
1700-3000
1000-1699
500-999
<500
资料二: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上述资料显示,浙江省用水紧缺程度属于
。
(4)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请你说出一种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
。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B
2.
A
3.
D
4.
D
5.
D
6.
D
7.
B
8.
A
9.
D
10.
D
11.
D
12.
A
13.
D
14.
B
15.
C
二、填空题
16.
(1)水汽输送;下渗
(2)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3)地表径流;F;改变水的时间分布,化害为利
(4)C;B;F(或F、B)
17.
固态;液态;气态
18.
(1)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D:下渗作用;E: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19.
(1)
(2)短缺
(3)地区分布不均匀
20.
(1)水汽输送
(2)⑤
(3)轻度缺水
(4)随手关水龙头,一水多用等合理即可
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解析】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汽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熟悉三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那么可以发现三种水循环都有蒸发和降水这两个环节。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被称为海陆间水循环。
2.
A
【解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指降水形成的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指的是黄河水流到海洋的过程,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3.
D
【解析】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故A正确;
B、水资源总数多,人均占有量少,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故B正确;
C、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相配,全国水资源80%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故C正确;
D、生活中接触的水大多数是水的溶液;
4.
D
【解析】
A、湖泊水包括淡水湖和咸水湖,咸水湖不能作为生活用水;地下水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不易开采且破坏后难以恢复,因此,利用的是浅层地下水;故A错误;
B、陆地水范围广,包括不能直接饮用的咸水湖;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不易利用;故B错误;
C、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不易利用;故C错误;
D、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地下水;故D正确;
5.
D
【解析】
A、降水是水由气态到液态的过程;故A错误;
B、下雪是水由气态到固态;故B错误;
C、冰川熔化是水由固态到液态的过程;故C错误;
D、植物蒸腾作用是水由液态到气态的过程;故D正确;
6.
D
【解析】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
A
B
C、固体冰川是淡水,但无法被利用;故A错误;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都能被我们日常生活使用;故D正确;
7.
B
【解析】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的地表径流,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淡化海水最基本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所以工业上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是可行的
,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故D正确不合题意。
8.
A
【解析】
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而其中97.5%是海水,因此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是海水。
9.
D
【解析】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也是最重要的物质,在一年四季中,通常以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三种状态存在。地球上的水存在的状态有:液态、固态和气态,故D正确,而A、B、C错误。
10.
D
【解析】空气中的大气水主要来自于地面水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大气水在水循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来自于陆地水的蒸发、海洋水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故D正确,而A、B、C错误。
11.
D
【解析】
A、
水有自净能力,但超过自净范围就会被污染
,不符合题意;
B、水资源丰富,但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短缺,所以要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C、无色
透明的水也有要嗵被污染,不符合题意;
D、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
,符合题意;
12.
A
【解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71%.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71%.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
13.
D
【解析】
A地球上水的分布很广,但淡水缺乏所以A不正确;
B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可有效治理水污染故B不正确;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约
,所以不正确.
D人类的生存和生产都离不开水,故选D.
14.
B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根的吸收和蒸腾作用实现了水在自然界与植物体之间的循环。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使大气中水分含量增加;大气中水分含量的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形成降雨,在降雨的过程中,绿色植物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植物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从根部运送到茎、叶等器官,然后将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水分在自然界与植物体之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15.
C
【解析】
A、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B、水污染的加重是淡水危机的重要原因;
C、可利用的水资源有限;
D、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渗析法、膜法.
二、填空题
16.
(1)水汽输送;下渗
(2)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3)地表径流;F;改变水的时间分布,化害为利
(4)C;B;F(或F、B)
【解析】
(1)水循环的名称:C为水汽输送;H为下渗;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陆上内循环,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水循环;
(3)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在图中是用字母F表示的.此项工程的好处是改变水的时间分布,化害为利;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水汽输送环节,即C;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下渗)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降水和地表径流,即B和F。
17.
固态;液态;气态
【解析】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海洋和径流中的水都是液态的形式存在,当水蒸发进入大气中时,则是气态的形式;而气态水要以降水的形式回到地球表面,则需要经过冷凝、凝固后才可以形成降水;故填:固态、液态、气态;
18.
(1)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D:下渗作用;E: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解析】
(1)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循环形式。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水汽蒸发(A)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通过水汽输送(B)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陆地上的降水(C),降落到地面上的水,一部分通过下渗作用(D)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一部分沿着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E),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完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2)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水汽的蒸发、凝结、输送等环节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可以采用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等方法施加某些影响。
19.
(1)
(2)短缺
(3)地区分布不均匀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3)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20.
(1)水汽输送
(2)⑤
(3)轻度缺水
(4)随手关水龙头,一水多用等合理即可
【解析】
(1)
序号⑥表示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
⑤
来
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3)?淅江省人均水量为2000,属于轻度缺水;
(4)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都是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