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18 22:5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任课教师: 时间: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分散与统一并存
中国古代王朝的统一
中国历史上,从分裂到统一的王朝,往往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不会长久,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个时候恰恰会造就一个兴盛朝代的出现,如“秦”灭出“汉”,“隋”后出“唐”。
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汉末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长达近四百年分裂的局面。隋朝存在时间很短,只有三十七年,但却以“政治清明,国家富强”而文明于世,其辉煌程度被历史学家所肯定。
隋唐大运河:天下粮仓——帝国的支点
隋唐大运河——帝国的命脉
随着南北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运输河道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所以隋炀帝一上台,就征民夫疏通古河道,修建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不只是繁荣了运河两岸的经济,而且还加强了南北交流,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全国统一。不说远的贡献,就说对唐朝,安史之乱后,唐朝主要的税收来源在南方的江淮地区,而这条运河就是运输赋税的主要通道,堪称唐朝的经济命脉。
目 录
CONTENTS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01
隋朝建立科举制
03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02
隋朝的衰亡
04
PART 01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因何而建立
PART 01
1.建立背景与时间:
北周末年,杨坚掌握权力,于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定都长安。
隋朝的统一概况
PART 02
1.统一条件(有利条件):
①北方民族交互融合;
②江南经济有所发展,建立了经济基础;
③人民渴望国家统一,盛世太平;
④陈王朝腐朽的统治导致没落;
⑤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国力。
隋朝的统一概况
PART 02
1.统一时间和意义:
时间:589年(统一时间)
意义:结束了中原大地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为隋朝出现的“开皇之治”和隋朝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隋朝初期的统治措施和作用:
PART 03
1.统治措施:
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②加强中央集权,提升行政效率;
③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开支、废除不必要的苛捐杂税,设置谷仓储存食粮;
④经济上,沿袭北魏的均田制,颁布均田法;
⑤文化上,隋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
隋朝初期的统治措施和作用:
PART 03
2.作用意义:
隋朝初期的治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隋朝快速成为疆域辽阔、综合国力强盛的王朝。
正由于上述措施的推行,在隋文帝统治的二十多年间,政治较为清明,人口显著增加,府库较为充实,外患较少,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开皇之治”,该时期为隋朝的鼎盛时期。
※温馨提示:隋朝的建立是在581年,统一是在589年。
PART 02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开通的目的和条件
PART 01

隋朝大运河分布图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有所发展,有了一定实力;
(2)有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做基础;
时间:605年(开始时间)
目的: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和沟通交流,发展经济,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条件
大运河的组成
PART 02
隋朝大运河
(1)三个点:
中心洛阳,北达涿郡,南达余杭;
(2)四个段:
由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3)五条河:
由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的地位和意义
PART 03
1.地位: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意义和作用: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沟通交流和发展。
PART 03
隋朝建立科举制
1.背景
隋炀帝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初步建立起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朝建立科举制的概况
PART 01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招揽有用人才,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统治。
创立者: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PART 02
(1)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更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3)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皇帝在选拔人才和官员上的范围,提升了选人用人的权力,让有才学的人进入政府机构做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
PART 04
隋朝的衰亡
(1)隋炀帝虽然修建大运河,开创进士科,但是隋王朝政治腐败,官吏贪腐残暴,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加上自然灾害的爆发,导致人民和各方势力反抗;
隋朝灭亡的原因
PART 01
(2)隋炀帝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隋末危机;
结果
PART 02
结果:
隋王朝在各方起义气势力的打击下,其统治逐渐土崩瓦解。最终,隋炀帝被杀,隋恭帝被迫禅让,隋朝灭亡。
隋朝对历史发展的贡献
(1)完成统一,结束分裂,实现了国家统一,为唐代和以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促进了后世经济、交通运输、文化和政治的发展。
(3)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开启了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如何正确认识大运河的开凿
1.首先,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2.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如何正确认识大运河的开凿
3.从主观方面看: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动机包括三点。一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三是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统一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4.从客观上看: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这也被许多史家列为隋炀帝的暴政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运河的开凿还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正确认识大运河的开凿
综上所述,大运河的开凿是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并非隋炀帝一人所能决定,隋唐之前,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仅靠陆地运输,远远达不到经济发展和国家统治的要求,这时候,必须开凿连接南北交通的水路运输线,大运河便应运而生。
秦朝和隋朝的统治有哪些相同之处
秦朝和隋朝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
TITLE1
都建立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TITLE2
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
TITLE3
秦朝和隋朝的统治有哪些相同之处
统治者都重视边疆地区、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如秦朝加强对南方越族地区的管辖和开发,隋朝派人去流求和西域;
TITLE4
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大起义,都是二世而亡;
TITLE5
都为后而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繁荣局面
TITLE6
谢谢大家
任课教师: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