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四海之内朋友多
钥匙1
看“唐朝墓葬文物”图片,思考: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大食人俑
东罗马金币
非洲黑人俑
唐朝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读《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找找唐朝时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
天竺
日本
新罗
大食
非洲
唐朝
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70多个国家,都有交流往来。
三个国家交流广
钥匙2
读图,思考:图中所绘人物在当时被叫做什么?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遣唐使: 唐朝时期,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的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被称之为“遣唐使”
1、目的
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3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717年)、二十一年(733年)和开成三年(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
依据下列材料,归纳遣唐使来华的特点?
④人员素质高
①持续时间长
②来华次数多
③遣唐规模大
2、概况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阅读材料,你能说出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吗?
观察下面几组图片,思考:唐朝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影响
ぁ ぃ ぅ ぇ ぉ 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安 以 宇 衣 於 加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参照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日本文字
中国文字
和服
唐装
建筑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
端午节
影响: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
朝鲜半岛(新罗)
派遣人员名称
遣唐使,留学生、
留学僧
目的
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内容及影响
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文化(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使节、留学生
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新罗仿唐制引入了中国的医疗、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同时,朝鲜的音乐也在中国广泛流行。
填表,请说说唐与新罗的交往
双向交流
两个人物功劳大
钥匙3
鉴真
玄奘
思考: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两幅图片人物的故事吗?
异
同
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都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卓越的贡献
贡献
精神
途中遭遇
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历尽磨难
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日本
天竺
时间
唐
玄
宗
时
唐
太
宗
时
目的
传播唐朝文化
目的地
学习佛教文化
合作探究,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
一条原则影响远
钥匙4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法度)备定(完备先进),珍国(文明发达)也,常须达(应当经常去看看)。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材料三:
根据材料,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广泛的原因
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政治、经济)
唐朝对外开放政策开明(政策)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交通)
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你能总结出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特点(原则)吗?
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坚持改革开放,加强交流学习
中国的“一带一路”,就是本着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原则,推动中国和更多的国家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唐朝以其开阔的胸怀,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从而成为了亚州文化的中心。
交流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世界,开放使祖国更快地得到发展,我们为拥有这样灿烂辉煌的历史感到骄傲,同时,振兴中华民族,是我们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结束语
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2、右图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A.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D
3.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