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邓稼先》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元勋”、“鞠躬尽瘁”、“妇孺皆知”、“锋芒毕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默读文章,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体会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理解作者深挚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对邓稼先深挚的友情。
二、重点
深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挚友的一片深情,解读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三、难点
学会采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描写人物,体会本文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表现人物。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打开PPT课件,放出邓稼先的照片,
教师讲述引导语: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你们认识他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通过课件展示的作者照片你认为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的评价是否跟现实一致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杨振宁先生的《邓稼先》一文,近距离的了解邓稼先。
引出课题:
《邓稼先》
讲授新课:提出问题:首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通过课文你知道了邓稼先的哪些感人事迹?学生浏览,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完请几位同学谈谈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讨论完后播放邓稼先的视频。
播放完毕后教师讲授:纵观邓稼先老先生的一生,他自己曾说:“如果这件事做成了,那么我的一生过得很有价值,我死而无憾!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正因为邓稼先有如此强烈的爱国赤子之心,他情同手足的挚友杨振宁先生才这样评价邓稼先:“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教师提问:大家在观看视频以及听老师讲述后觉得邓稼先老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与品质?他走过怎样的人生道路?
学生回答通过视频对邓稼先的自我认知,教师进行点评。
采取让学生精读、朗读、总结归纳理解全文,
1、精读环节:
请学生快速默读全文,采用默读勾画的方式从原文中找出可以体现邓稼先性格与品质的话语。
学生进行默读、批注,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在到第三章节内容时有穿插对比的作用。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概括邓稼先的性格品质,进而体会到邓稼先忠和纯的品质。
2、朗读环节: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找出抒情议论句,体会这些抒情、议论句对邓稼先一生功绩和品行的高度评价,请同学们把刚才勾画的句子反复朗读。
请部分同学进行范读,一起体会作者对亡友的一片深情。
学生自由朗读,展示交流。
3、总结归纳: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投影资料更近距离的走进邓稼先,走进作者:
播放投影资料,老师补充。我们了解到邓稼先的功绩和品行,所以杨振宁先生才会说出他仍然会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那么同学用一句话总结归纳一下邓稼先走过怎样的路?
学生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邓稼先》一文不同于普通的人物传记,作者杨振宁以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100余年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邓稼先的卓越成绩和爱国热情。如果让同学们来写一篇人物传记,你将如何撰写。
依据课文材料及自己了解的素材,设计一个《邓稼先传》写作提纲。
实践练习
作业:
1、以《我心中的最美科学家》为题,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作文
要求:要有具体事例论证、采用抒情和议论的写作手法。
2、以“我崇拜的科学家”为主题设计班会活动方案,
要求:学生上台演讲自己心中崇拜的科学家
课堂小结
要重点体会邓稼先一生的卓越成就和浓厚的爱国情怀。要学习邓稼先的优秀品质,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
板书
邓稼先
杨振宁
品质: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私心
2.真诚坦白、不骄不躁、奉献自我、责任心强、
爱国情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