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5 连加连减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5 连加连减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8 18:0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列出连加连减算式,并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理解运算的顺序。
难点:理解并讲述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农场吗?今天红红可高兴了,因为学校组织他们去农场劳动,你们想不想也跟着去看一看呢?快看,开往农场的小火车来啦!小火车谁来开?
4+1= 5+2= 5-2= 8-2=
5+3= 7+1= 8-3= 6-2=
4+6= 3+6= 8-5= 9-4=
(由两组学生开火车完成口算)
二 、新授环节
1、教学连加
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地里的南瓜都成熟了。瞧,小红在干什么?
生:她在运南瓜!
师:小红运了3次南瓜,小朋友们来看看每次运了几个,想想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明确:第一次运来4个南瓜,第二次运来2个,第三次又运来1个。
(板书:4 2 1)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指名回答)
连起来说一说:第一次运来4个南瓜,第二次运来2个南瓜,第三次又运来1个南瓜,一共运来多少个?
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4+2+1=
提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追问:从图上看,4+2算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再加1?
师领读算式:4加2再加1
说明:对了!象这样连续加几个数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
这个连加算式中的4表示什么?2呢?1呢?
师:红红运来了这么多南瓜,把算数不好的红红难住了,她不知道自己一共运来了几个南瓜,你能帮红红算算吗?怎样算呢?
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如何计算呢,把你的方法给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并询问学生)
指名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并小结。
师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先算前两个数,师板书如下
4+2+1=7
谁能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计算方法说一遍?(指名说、齐说)
2、巩固连加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谁能描述一下,左边、中间、右边分别有几根?问题又是什么呢?
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说算式并说明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3、教学连减
师:红红干的热火朝天,明明也不甘示弱,瞧瞧,他来到了丝瓜架下准备摘丝瓜呢!先数一数,架上一共几根丝瓜?
师:不一会的功夫明明就摘了这么多,看看他第一次摘了多少,第二次又摘了多少,架子上还剩下多少?应该怎么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引导学生说出连减算式)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你看出来了吗?
师:连续加几个加数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那象这种连续减几个减数的算式,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连减。(板书课题)
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又该怎样计算呢?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学生汇报)
师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先算前两个数(板书计算过程)
8-3-1=4
4、巩固连减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方块。第一次去掉了4个,第2次去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呢?(指名学生说图意,并列出算式,再次说说计算过程,和每个数字的意义)
三 、巩固新知
1、小朋友开心地在农场劳动,把小鸟也吸引来了。(出示图片)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义。(学生说图意,列算式并说每个数的意义)
2、小鸟欢快地在枝头飞来飞去,小鸭子也快乐地在水里游泳。(学生说图意,列算式,并说每个数的意义)
3、(1)小鸭子们开心地游完泳要回家了,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第三座蘑菇房的门牌号有一个看不清,你知道是几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最后一座蘑菇房什么门牌数字都没有,是谁的家?门牌号可能是几?
4、还记得口算号列车吗?又开来了!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成一个连加算式,是4+1+3=8,其它算式老师已经把它变魔术变成今天学的新算式了,你能看出我是拿哪两个算式合并成的吗?
小朋友们玩得高兴吗?该准备回家啦。但是口算号列车又给我们出了个难题,你能解决这个难题,顺利回家吗?任选一个算式,编一个小故事。
四 、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