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北京)三年级美术下册《11.走进颐和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北京)三年级美术下册《11.走进颐和园》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2-19 11:3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进颐和园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走进颐和园》是三年级下册的一节欣赏·评述课,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是中国皇家园林设计中的杰作,1998年颐和园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本课教材以图片形式向学生展示了颐和园著名的万寿山佛香阁、清晏舫、苏州街等特色园林景观。 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第四条‘拓展校外美术教学资源’;第六条‘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第七条‘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等内容都支持教师将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引入美术教学活动。依据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我将学生带入皇家园林颐和园,深入感受我国的园林文化。 我校比邻颐和园,为了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更深入地了解颐和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将《走进颐和园》一课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成《多姿多彩的桥》、《皇家宫市苏州街》等系列学习课程,《走进颐和园——探访德和园大戏楼》是系列学习活动之一,带领学生真正走进颐和园,深入细致地了解我国的园林艺术。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德和园大戏楼是颐和园园林建筑的一部分,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戏楼,气势恢弘、装饰华丽,戏楼建筑分福、寿、禄三层,内部设置天井、地井、辘轳绞车等机关,德和园大戏楼被誉为我国京剧艺术的摇篮。本课以大戏楼最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和玺彩画艺术、吉祥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知我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精湛工艺和艺术魅力,学习活动分为前期校内课堂知识积累与走进德和园艺术实践,学生自主撰写研究报告三部分。 本课呈现的是教学活动的第二部分,走进颐和园——探访德和园大戏楼。学生带着校内积累的知识通过听小导游讲解、教师讲授、观看德和园影音室纪录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单形式逐一在德和园中将影像资料知识加以印证,并身临其境感受皇家建筑的雄伟壮观与富丽堂皇,感受工匠精神。
学生情况:我校比邻颐和园,具有学生入园学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学生热爱颐和园,在校内前期知识积累活动阶段,通过研究图片观看视频搜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了解德和园蕴含的的园林艺术、建筑艺术、京剧艺术、吉祥祈福等文化,为走入德和园实施有效学习打好理论基础。
教学方式: 互动式、探究式
教学手段:实地考察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走进颐和园,探索德和园皇家大戏楼,认知了解大戏楼的古典建筑艺术、榫卯技术、和玺彩画、吉祥图案等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体会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
教学重点:认知建筑结构及装饰彩画,感受工匠精神。
教学难点:认知中国古建筑斗拱榫卯插接结构。
教学过程
走进颐和园——探访德和园大戏楼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根据要求尝试设计一座大戏楼。
活动目的:通过设计大戏楼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在没有现代化设施的古代,古人在建筑、科学与艺术方面的独特创造。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在设计大戏楼活动中感受古人在没有电、起重机、麦克风等现代化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智慧巧妙地运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卓越才能。
活动难点: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解决设计难题。
活动过程:
学生按要求设计一座中国古典风格大戏楼。
大戏楼设计要求:
⒈大戏楼高三层,木质结构,木头连接不用钉子,建筑工艺精湛,装修华丽、雄伟壮观,体现皇家建筑气派。
⒉建筑内部设置机关,演员可以进行上天入地等特技表演。
⒊利用声学原理,在没有麦克风、音响等现代音响设备情况下,声音效果依然很好,可以使方圆500米内的听众清晰地听到表演。
⒋超大的后台,可供百人同时化妆准备。
⒌学生作品展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走进颐和园,探索德和园皇家大戏楼,认知了解大戏楼的古典建筑艺术、榫卯技术、和玺彩画、吉祥图案等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体会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
教学重点:中国古建筑木质结构及榫卯连接的特点。
活动难点:理解榫卯结构原理。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回忆设计大戏楼的要求,询问学生设计时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教师展示上节课学生设计图纸
师:每位同学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在这个图纸上设计了一座大戏楼,老师提的要求非常苛刻,谁来给大家读一遍老师这些要求好吗?
学生读设计要求。
师:有很多同学在设计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谁说说你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陈述困难和解决办法。
学生问题:没有麦克风如何传递声音?不用钉子木头的连接方式?如何体现皇家气派……
师生分析研究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可行性。
【教学意图】: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学生往往不能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电、没有起重机等重型机械设备情况下,建筑大戏楼会遇到多少困难,学生在设计时才会仔细考虑这些问题,带着问题来到课堂,才能是学习质量有保障。
二、讲授新课
⒈请我校的西苑小导游全面讲解德和园大戏楼的历史文化及建筑特色,引导学生全面认知大戏楼。
西苑小导游现场进行讲解,学生边听边寻找答案。
⒉学生在导游的讲解中寻找答案,解决设计时遇到的困难。
如:扩音采用挖蓄水池的方法、设计天井地井辘轳绞车进行特技表演……
【教学意图】:西苑小导游是我校在颐和园开展十年之久的志愿服务活动,小导游都是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他们为学生综合讲解可以快速地将大容量的知识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快速解决问题。
⒊认识斗拱及榫卯结构。
师:还有什么地方体现了皇家的气派?
⑴引导学生在皇家建筑上寻找斗拱,了解斗拱的造型和在建筑上的位置。
⑵学生对比故宫清音阁的名称为学习单上大戏楼图片填写名称。

【教学意图】:皇家大戏楼的建筑结构类似,学生通过图片对比,可以快速自主认知大戏楼结构。
⑶针对学生填写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
⑷了解大戏楼木头连接的方式——榫卯穿插。
①以鲁班锁为例为学生讲解榫卯穿插结构的优点
②鲁班锁插接游戏,体会巧妙的榫卯结构。

【教学意图】:斗拱是大戏楼的重要建筑构件,结构复杂,学生即触摸不到也不易理解它的结构,更看不到榫卯插接的巧妙,这使学生生认知榫卯插接出现瓶颈。鲁班锁是学生经常把玩的益智玩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榫卯结构原理创造出来的榫卯插接玩具,学生通过玩具认知榫卯插接的巧妙,这种认知可以迁移到斗拱榫卯插接的认知,从而使学生了解榫卯结构原理。
⑸教师示范斗拱榫卯插接方法。

⒋认识皇家建筑上的和玺彩绘。
⑴看图片区分等级
师:皇家等级特别森严,所以和玺彩绘图案也会有不同,我们看这两条,有什么不一样?谁的眼睛最尖,能看得出来?

学生观察和玺彩绘纹样,判断彩绘等级特征。
师:我们来看,这是给慈禧太后演戏的大戏楼,它上面画得是什么?(金龙和玺),再往这看(看戏廊) 这是什么?苏式彩绘,等级有区别吗?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大戏楼与看戏廊彩绘,发现在同一园中建筑等级的差别。
⒌学生去影音室看纪录片学习全面了解德和园大戏楼的历史文化。
三、学生自主学习:
分小组观察探究德和园各处景观,寻找答案,完成学习单任务。
四、艺术实践
彩绘的色彩特征研究
运用彩绘的常用色彩和形式,创作为和玺彩绘箍头图案涂色。

五、学生作业展示、总结研究成果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课教学以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中第四条‘拓展校外美术教学资源’;第六条‘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为理论指导。我校比邻颐和园,为开发皇家园林颐和园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真正地实践了本课主题走进颐和园提供了保障。 颐和园占地面积为290公顷,课本中介绍的颐和园景点分布于颐和园的各处,学生在园中不能一次完成所有景观的学习,所以,我采取分文化主题学习的方法逐个探访,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入细致地领略皇家园林的文化之美、细节之美,在园林中学习,学生不受图片局限,可以身临其境自由、自主地观察学习,用整个身心去感受。
为了使学生学习更加具有时效性,我指导学生在校内设计大戏楼图纸,在设计要求中抛出没有电、不用钉子、没有麦克风音响设备等难题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解决。这使学生初步意识到古人建设大戏楼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带着问题走进颐和园,更有目的地完成学习任务。
此次课程虽然没有电化教学辅助,但学生通过实地近距离俯视、仰视近观,远看等多角度的有效观察甚至触摸古建筑,达到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