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笼 习题课件(幻灯片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灯笼 习题课件(幻灯片2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8 21:18: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4* 灯 笼
名 师 点 睛
1.巩固本课重点字词,掌握字音字形,积累并能辨析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体会“以小见大”的写法。
3.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作手法,品味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结合文章背景,感受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以练助学
基础达标
灯笼是一种悬挂起来或手提的照明工具。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作者吴伯箫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意绪纷繁。
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的写作手法。其特点有三:①从材料上来讲,关键在于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②从写法上来讲,强调从大处着眼,于小处落笔,要在尽可能微小之处体现出立意的高远;③从表达效果上来讲,讲求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本文回忆了作者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场景,流露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势,表明要做“马前卒”的心愿,表达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基 础 巩 固
D 

2.下列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B.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煦煦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C.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罔。
D.假定是暖融融的春霄,西宫南内有人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
A 
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营造喜庆祥和的氛围,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
B.组委会以“古都新春”为主题,将整个灯会分为喜庆佳节、合家欢乐、古都文化三大主题展区。
C.幸福里的居民们自己参与制作了超过两百个左右的彩灯,把社区打扮得喜气洋洋,传递出暖暖的祝福。
D.设计师认为,应该遵循“形意相通”的原则,在符合时代审美性与功用性的条件下,创新、发展并传承灯笼文化。
B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B.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
C.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D.自然,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A 
课 内 阅 读
1.怎样理解第1段所写的内容?
开篇说“火”,写“爱光明”“喜欢火”“喜欢亮光”,表明人类追求光明的普遍特点,为下文写“灯笼”做铺垫。
拓展提升
能力达标
2.联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灯笼的。
文化上: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情感上: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作者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寄寓着作者赤诚的情感。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线索:灯笼。作用:将文章的各个材料有机地连在一起,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寄托着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表达了作者的家国情怀。

4.第11段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本段第一、二句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历史上名将保家卫国的担当;第三句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在上文叙述保家卫国的将领后,表明自己愿为“马前卒”的心愿。借古喻今,表达宏愿,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5.本文是怎样做到以小见大的?试作简析。
“灯笼”是作者早年生活中的一个微小之物,它不起眼,但在作者看来却值得一写。本文的“小”,还体现在事件的细碎,如“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正是这些“小”,凝结汇聚成作者心中的亲故之思、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
拓 展 阅 读
6.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①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⑤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⑥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⑦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⑧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⑨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
(有改动)

(1)文章从放鞭炮的声音写起,有何作用?
具体点出题目中的“年声”二字;鞭炮声为人们所熟知,贴近生活,亲切自然;由眼前的年声,引出下文由此消失的年声;从叙述入手,为下文抒发感受、发表议论做铺垫。
(2)文章叙述了哪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什么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
大年夜燃放鞭炮前的“踩岁”声,大年初一卖金鱼的吆喝声。因为这两种声音都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寄托着人们图吉利等精神方面的美好向往,寓意丰富。

(3)第⑥段画线句写出了吆喝声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声音清冽清爽,音律优美动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过年习俗的地方特色,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4)结尾处作者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过年,既要有年味,又要有年声;不仅要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更要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做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综 合 运 用
7.(贵州安顺中考)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调侃、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提取主要信息。
示例:汉字既能表意又具书写美,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取代。
(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示例:小岚,你好。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而且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作为中学生,伫立在时代的潮流中心,更应该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3)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示例:写苍劲有力的方块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4)汉字中有一类字叫作“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示例: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