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鸦片战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0 19:40:51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岳麓版历史 《必修一》
“ 冶铁术”之应用:战前的中国和英国
一、“冶铁术”之应用:战前的中国和英国
材料一 英国将冶铁技术投入制造机器,并以此推动军事工业发展……中国冶铁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业革命”,却没有发生“工业革命”。
——韩毓(yù)海《 500年来谁著史》
1、“冶铁术” 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何不同?
中国:促进了的农业发展。
英国:促进了机器大生产和工业革命。
材料二 夷船内外均用白铁包裹,底用铜包。一船安炮七十二尊。而清军木质舰小,火炮费时多,射速慢。
——1842年参赞大臣齐慎的奏折
中国:军备落后。 英国:坚船炮利。
2、战前两国的军事状况有何不同?
清朝军机处内景 17世纪英国议会会场
材料三
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
不断完善的君主立宪制
一、“冶铁术”之应用:战前的中国和英国
闭关政策
开放扩张
1792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油画)
一、“冶铁术”之应用:战前的中国和英国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允许英商在舟山、宁波、天津等处贸易。请于舟山附近指定一个不设防的小岛供英商居住使用。
中国 英国
经济
军事
政治
外交
一、“冶铁术”之应用:战前的中国和英国
小农经济
工业生产
封建专制政体
民主政体
开放扩张
闭关政策
船坚炮利
军备落后
滞销
丝织品、茶叶、瓷器
呢绒、布匹
走私鸦片
一、“冶铁术”之应用:战前的中国和英国
畅销
英国在东印度公司的鸦片储备库
19世纪初,吸食鸦片的不过是富家子弟。后来,宫府缙绅, 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士,都在吸食。
1838年,在广东、福建等地,十人九瘾。
马克思: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
林则徐: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xiang)之银 。
滞销
禁烟
丝织品、茶叶、瓷器
呢绒、布匹
走私鸦片
武力打开市场
一、“冶铁术”之应用:战前的中国和英国
畅销
“冶铁术”之应用: 战前的中国和英国
“ 铁炮”之轰击:战争的进程和影响
列强发动两次战争的目的?战争的结果?
材料一
我们的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
——蒋廷黻(fú)《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落伍。
探究1:你认为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铁炮”之轰击:战争的进程和影响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难以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材料一 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中国国门洞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探究2: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材料二 新陈代谢的快速节奏打破了千百年的停滞状态。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 鸦片战争用火和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潮流。—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领土主权、关税主权等一系列权益。
2、独立发展的进程中断,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精神觉醒。
4、刺激了中国进行近代化的探索实践。
琼州
台湾
淡水
汕头
汉口
九江
镇江
南京
烟台
营口
天津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烟台
营口
天津
烟台
营口
南京
天津
烟台
营口
镇江
南京
天津
烟台
营口
九江
镇江
南京
天津
烟台
营口
汉口
九江
镇江
南京
天津
烟台
营口
汕头
汉口
九江
镇江
南京
天津
烟台
营口
台湾
汕头
汉口
九江
镇江
南京
天津
烟台
营口
淡水
台湾
汕头
汉口
九江
镇江
南京
天津
烟台
营口
琼州
淡水
台湾
汕头
汉口
九江
镇江
南京
天津
烟台
营口
两次战争开放口岸示意图
“冶铁术”之应用:战前的中国和英国
“ 铁炮”之轰击: 战争的进程和影响
“ 铁骨”之精神:民族的抗争和探索
(一)中华民族的不屈抵抗
三、“铁骨”之精神:民族的抗争和探索
林则徐有两个,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的奏章充满自信,他是百战百胜的,可惜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林没有机会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 第二个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广东以后,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船炮,派人翻译外国刊物。
“两个林则徐”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一)中华民族的不屈抵抗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不屈的抗争精神
善于反思、主动学习的精神
兴办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进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曾国藩
李鸿章
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变法图强,进行了“百日维新”的大胆尝试。
康有为
梁启超
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人民大会堂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会
孙中山
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先进中国人的探索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个多世纪是中国社会变化最剧烈,思想更新最迅速的时期,中国人民从中世纪走向了现代社会。 ——张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