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19 10: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辛丑条约》签订
巴黎和会
屈辱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摘自《周恩来传》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屈辱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单 元
知识内容
能级要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
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新篇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世纪50年代
奠基期
一个政策
一个原则
一个方针
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与苏联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时间
提出者
内容
首次确认
影响
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候
周恩来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万隆会议
1954年日内瓦会议
时间
地点
参与国家
中国代表
会议特点
中国观点
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众多亚非独立国家
周恩来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万隆精神
一个政策
一个原则
一个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
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独立自主。
美国推行______政策,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_____态度,实行外交_______中国。
成就
1.确立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_____________、互不______、互不________、平等互利、______。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_______会议。
4.出席首届亚非会议,即_____会议:中国外长_____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冷战
敌视
孤立
速问速答
独立自主
主权和领土完整
侵犯
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万隆
周恩来
求同存异
日内瓦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缅甸人这种恐惧被消除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真题演练
B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真题演练
D
材料一?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中国第一次成了战胜国。第二年参加巴黎和会。美国第一次提出了无论国家大小都有同等权利。美国人也许只是为了自己,但中国人听着很兴奋,感觉看到了希望。但毕竟那个时候国际政治还是强权政治,实际上中国代表的发言要看国家的实力。当时中国大的要求是整个把不平等条约全废掉,重新确立关税自主的地位,而最后的防线是要收回山东和青岛。但是到了巴黎和会,被一瓢凉水淡下来。? ——搞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一瓢凉水浇下来”??(2分)
真题演练
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被拒绝
材料二?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突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黎发出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
——搞编自百度文库?
(2)据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与会的亚非国家的?(2分)?
万隆会议
同情、尊重、民主、平等地对待各国
材料三? 1971年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说,指出:当今世界上有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日本五大力量中心。他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新中国的外交则取得巨大成功,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1分)
综合实力和国际威望的差异决定外交上是否能够独立自主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些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材料一所说的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2分)
真题演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2)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意思?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事件是什么?(2分)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入了哪些国际性、区域性的国际组织?(1分)
(4)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外交成就不断扩大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1分)
国际性:世界贸易组织 区域性:亚太经合组织
综合国力的增强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