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第一单元
1.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有无穷的魅力。请赏读下面这副对联,并用楷体将下联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咳嗽( ) 调羹( ) 疙瘩( ) 吩咐( ) 绞肉( )
xīn( )金 mǒ( )杀 zhǔ( )咐 yōu( )然 轻jié( )
ké sou
gēng
gē da
fēn fù
jiǎo
薪
抹
嘱
悠
捷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B.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
C.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D.“中国式过马路”屡禁不止,是因为总有一些人对遵守交通规则不以为然。
【解析】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应改为“不以为意”。
D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B.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
C.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二粒。
D.许先生是忙的,许先生的笑是愉快的,但是头发有些是白了的。
【解析】表约数中间不用标点。
C
5.下列情境中,语言运用得体、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培训会上,主持人说:“刚才专家对鲁迅先生作品的讲解是抛砖引玉,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B.在阅览室,弘毅同学说:“老师,您可以帮我找《朝花夕拾》这本书吗?谢谢!”
C.公园里,舒然同学口渴了,对路人说:“喂,哪里有卖水的?”
D.案件胜诉后,子达赞叹道:“梁律师反应机敏,真是见风使舵,让人佩服啊!”
B
【解析】A句把专家的发言说成是“砖”,把自己的意见说成是“玉”,错误在把词语的含义弄颠倒了; C句口语交际应该有称呼,用“喂”作称谓,不礼貌;D句中“见风使舵”是贬义词,感彩不合语境。
6.读语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A.文中写保姆嘱咐海婴的细节用了反复的修辞,表现家人不愿打扰鲁迅先生休息以及对先生工作的支持与尊重。
B.文中的“明亮亮”是形容词,表现天光大亮,衬托鲁迅入睡很晚。
D
C.“压在……下边”“在……上站着”,运用动词和介词具体还原了鲁迅生活的良好习惯和工作状态。
D.文段中的“总是”“刚”是助词,起限制、修饰作用。
【解析】“总是”“刚”都是副词。
7.写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 )
(2)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
(3)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
去。( )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动作描写
想起母亲就想哭
韩石山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
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她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她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我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我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她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我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
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你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我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不了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我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8.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情节
“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①“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
②写母亲多次给“我”钱,只问“我”够不够。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③写母亲患失语症后的种种表现。
“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9.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①“学好”一是要学好知识,二是要走正道,做好人;②“甭惹事”主要指安分守己,不招惹人,平安成长。
10.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通过写母亲见到“我”时的一连串动作,写出了母亲的高兴与激动,以及因自己犯病而说不出话的悲伤与着急等情感。
11.试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写法及表达效果。
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你也不会说吗?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我”的年少无知、自傲自大,以及对母亲良苦用心的不理解不认同,从而反衬出母亲真挚而细腻的爱。
12.(山西原创)文中母亲的形象真切感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
示例:文中母亲的形象真切感人,充满生活的温情。如“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这里的母亲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却很真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温情;再如“我”骗母亲钱,多年后的母亲依旧不相信,说“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这是淳朴的母亲,心地善良的母亲;再如“我”离家时母亲的叮咛,这是对“我”关心、爱护的母亲。文中没有豪言壮语,但亲情就在这字里行间越发的感人。
12.(山西原创)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不少于100字)
示例:闻一多先生走进教室,满堂的学生立刻静了下来。“今天,我们学女娲。”闻一多先生取出画的图纸,钉在黑板上。大家都在为女娲面像的惟妙惟肖而赞叹。闻老师口讲指画,从远古的女娲造人讲到了女娲补天,绘声绘色。学生们全都沉浸在这古代的神话情境中,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天地中,如春天的小苗,接受着闻一多先生知识的灌溉。
13.(北京中考)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上,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
踏_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_;
痛_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_。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B
【解析】《呐喊》《彷徨》《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14.动作描写是本文描写鲁迅先生的一大亮点,请你也仿照文中动作描写来描写你熟悉的人物。(不少于100字)
【连线课文】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写法分析】
动作描写是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如上述文段中的“笑”“拿不住”“咳嗽”,这些动作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豪爽、平易近人。“抓”“扣”“伸”“走”等动作描写,展现出鲁迅先生干练的性格特点。
示例:小姑娘目不转睛地盯着蝴蝶,等蝴蝶终于停在了一朵花上后,她躬着腰,踮着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一伸手,向蝴蝶翅膀捏去,蝴蝶拍拍翅膀,飞走了。小姑娘又急又气,她撅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叉,跺跺脚,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起来,追赶另一只蝴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