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19 06:4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冬季运动会以冰雪项目为主,下表为我国连续三届冬运会金牌榜前8名代表队及所获得的金牌数目。据此完成1~3题。
名次
届次
第1名
第2名
第3名
第4名
第5名
第6名
第7名
第8名
第10届
哈尔滨37
长春市13
解放军8
通化市5
伊春市4
七台河市4
齐齐哈尔市3
佳木斯市2
第11届
哈尔滨24
解放军19
长春市18
齐齐哈尔市11
七台河市7
伊春市5
大庆市3
通化市2
第12届
哈尔滨45
长春市29
解放军23
吉林市19
七台河市8
齐齐哈尔市7
抚顺市3
白山市3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金牌数较南方地区遥遥领先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温差大 B.降雪较多 C.光照充足 D.大风日数多
2.西北地区冬季运动项目相对落后,除气候外主要是因为( )
A.经济落后 B.人口稀少 C.交通不便 D.农忙时间长
3.与东北地区相比,我国南方开展的冬季运动项目( )
A.以场馆为主 B.规模较大 C.运营时间长 D.成本更低
河沙是天然石块在河水的冲击摩擦下形成的细小沙粒,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的制备。鄱阳湖渔业资源丰富,近年来,大量采沙船在该地区作业,严重影响鱼类生存,威胁鄱阳湖渔业的发展。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鄱阳湖地区过度采沙的直接影响有( )
①改变鱼类生存的水环境 ②侵占耕地,加剧人地矛盾
③破坏湖底结构,影响行洪安全 ④导致滑坡、泥石流频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保护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合理措施有( )
①调整捕捞方式 ②修建引水排水设施 ⑤划定鱼类保护区 ④加强监测执法
А.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乌伦古湖(又称福海)位于阿尔泰山南坡山麓地区,由于湖泊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萎缩,湖泊底部大量沉积着黏土和粉砂。1969年当地修建了“引额济海”工程,1988年又进行扩建,使额尔齐斯河成为乌伦古湖的主要水源,下图为乌伦古湖及“引额济海”工程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乌伦古湖底部大量沉积着黏土和粉砂,主要得益于( )
A.流水沉积 B.冰川堆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侵蚀
7.1988年后,湖水盐度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以秦岭—大巴山为主体的我国南北过渡带,是许多河流的源头,被称为“中央水塔”。研究发现,1975~2015年汉江源区和渭河源区的年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且渭河源区减少趋势更加显著,渭河源区径流对气侯变化的敏感度高于汉江源区。下图为秦岭—大巴山区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1975~2015年,汉江源区和渭河源区年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主要是由于( )
A.工业用水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 C.流域面积缩小 D.降水逐年减少
9.渭河源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高于汉江源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较多 B.植被丰富 C.地下水少 D.蒸发较大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物(包括叶、茎、枝)在单位面积内的垂直投影面积所占百分比,它是植物群落覆盖地表状况的一个综合量化指标。宁夏位于黄土高原西北部,境内山地迭起,平原错落,丘陵连绵,沙丘散布。下图为宁夏区域划分及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宁夏南部山区植被覆盖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低,热量充足 ②山区,人类活动少 ③干早区,光照充足 ④迎风坡,降水丰富
А.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影响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总体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形 C.气候 D.土壤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桥隧岛组合方式,全长55千米。经过9年建设,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如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在设计与施工中可以忽略的问题是( )
A.防台风 B.防撞击 C.防低温 D.防淤积
13.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后将会( )
A.提高三地大宗货物运输量 B.造成香港楼市价格降低
C.促进澳门石化工业的发展 D.缩短三地人员流动时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的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从距离县城100多千米外的盖孜河(如下图所示)取水,再通过总长1827千米的干支管线,将水源源不断地输入伽师县千家万户。该饮水安全工程全面通水后,伽师县所有人口将彻底告别苦咸水,全面实现饮水安全。据此完成14~15题。
14.伽师县曾通过打井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但地下水中硫酸盐、氟化物等含量超标,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
①水体更新速度 ②人为污染 ③地下岩石性质 ④取水井口直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以盖孜河为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该河( )
A.水质好 B距伽师近 C.流量较大 D.流量稳
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分布类型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植被随地形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下图为格尔木河流域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格尔木河流域冲洪积扇山前地区的植被( )
A.分布茂密 B.根系短浅 C.早生为主 D.生产力高
17.格尔木河流域山前戈壁带多荒漠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下水水位低 ②土壤条件差 ③降水下滲慢 ④蒸发旺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我国华北平原春季降水少,为了缓解春旱对农作物的威胁,人们常常引水灌溉农田。据此结合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地下水埋藏深度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华北平原最易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红色荒漠化 B.土地沙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石质荒漠化
19.图中该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缓解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划区轮牧 B.栽植耐盐作物 C.植树造林 D.调整能源结构
下图为我国某岛西部沙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该岛西部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化地区,该地区曾经广布的植被下埋藏了大量地质时期形成的泥沙。目前,诚地区沙漠化已得到一定的改善。据此完成21~22题。
21.图示西部地区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浪携带大量的泥沙堆积 B.气候异常,风蚀作用强烈
C.水土流失,河床泥沙出露 D.过度耕作,原有泥沙出露
22.图示西部地区防治沙漠化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B.设置草方格沙障工程
C.种植适应环境的树种 D.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
湖南省紫鹊界水稻梯田分布在25°~40°之间的山坡上,世代耕作,即使在农闲的冬季,也是水满田畴,没有复杂的水利设施,却旱涝保收。经研究发现,这里独特的水循环系统(如下图)是紫鹊界水源稳定、旱涝保收的根源。据此完成23~25题。
23.当地独特的水循环系统中( )
A.森林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B.梯田使地表径流量增加
C.花岗岩山体使下渗较少 D.地形使水循环周期缩短
24.当地冬季水满田畴的目的是( )
A.增加蒸发 B.涵养水源 C.防御寒潮 D.保护耕地
25.当地干旱年份也能丰收的原因是( )
A.气温较高 B.光照丰富 C.空气干燥 D.年温差小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库姆塔格大沙漠东沿,与罗布泊相邻,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原始天然植被和湿地及丰富的珍稀野生动物、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库姆塔格沙漠正以每年3~4m的速度不断东移,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成为阻挡库姆塔格大沙漠东扩的强有力生态屏障。近年来,西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下图为1980~2013年西湖保护区湿地演化过程示意图。
(1)指出1980~2013年西湖湿地的演变特征。(4分)
(2)说明影响西湖湿地演变的主要因素。(4分)
(3)推测西湖湿地退化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地带,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层多为高强度基岩,土层厚度较小,夏季气温常在40℃以上。该市自抗战时期起一直持续进行以人防工程建设为主的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在地球表面以下的土层或岩层中,天然形成或经人工开发而形成的空间)利用。近年来,快速城市化促使重庆将一部分商业、交通、娱乐等设施转移到地下空间,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下图为重庆渝中区半岛型商业区在崖壁上设计的某一地下空间示意图。
(1)说明重庆积极发展地下空间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分析渝中区半岛型商业区在崖壁上设计地下空间的主要作用。(4分)
(3)分析重庆将部分设施转移到地下空间,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积极影响。(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南疆,山岭连绵、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7.8%,发育类型之多世界少见。近年来,广西落实“经济要发展,道路要先行”的理念,争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下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分布示意图。
(1)描述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3分)
(2)推测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造价高于东部平原区的主要原因。(3分)
(3)简述高速公路的修建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积极影响。(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黑龙江凭借“黑土、净土、冻土”的天然优势,以“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绿色食品产业的领航者。该省种植的三大主粮中,玉米生长需要的积温为2500~2800℃,水稻生长需要的积温最低为2000℃,而春小麦即使积温低于1650℃仍可稳定生长。近年来,该省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而森林蔬菜(许多植物的芽、茎、叶、花都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这些由森林植物产生的蔬菜称为森林蔬菜)也独具发展优势。下图为黑龙江≥10℃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
(1)结合积温指出玉米、水稻、春小麦在黑龙江的分布地区。(6分)
(2)分析黑龙江发展森林蔬菜产业的区位优势。(4分)
(3)推测黑龙江推广森林蔬菜种植可能遇到的问题。(4分)
皖北名校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2.A 3.A 4.B 5.D 6.A 7.C 8.B 9.D 10.C 11.A 12.C 13.D 14.A 15.A 16.C 17.D 18.C 19.D 20.B 21.D 22.C 23.C 24.D 25.B
26.(1)湿地质心向西南移动;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湿地破碎,斑块化加剧等。(4分)
(2)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等。(4分)
(3)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得更加干旱等。(4分)
27.(1)以山地为主的地形,为地下空间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地层多为高强度基岩,土层厚度较小,地下作业条件相对安全;山地地形为主便于雨水迅速汇集到河流中,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下空间的影响较小等。(4分)
(2)扩展商业区建筑内部空间容量;大量地下空间屋顶可以成为观景平台,利于发展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商业中心区的平地面积等。(4分)
(3)将部分商业、交通、娱乐等设施转移到地下空间,使得城市地面空间得到释放,会创造出更多的绿地、更好的城市环境、更好的工作生活居住体验;地表交通运输效率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购物娱乐环境。(4分)
28.(1)线路分布较均衡;呈网格状;以南宁等中心城市向四周辐射等。(3分)
(2)山地多,平原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条件复杂;河网密布,多地下暗河;桥隧多,施工困难;工期长,投资大,后期养护费用高等。(3分)
(3)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和物资输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广西快速融入周边经济圈,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引进人才,发展科技,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脱贫扶贫的步伐,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等。(6分)
29.(1)玉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中南部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西南和东北部地势低平地区;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合理即可,6分)
(2)山地垂直差异明显,积温差异大,森林蔬菜种类多;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蔬菜种植地域广阔;市场潜力大等。(4分)
(3)寒潮引发的低温冻害;旱涝灾害;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盐碱化等。(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