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对2012年中考
物理部分几点思考
磐安县安文初级中学 陈心洲
从陈霞、姜文、江忠红想到的
一、心中有知识条目
单 元 考试内容 a92 b39 c4 09 10 11
七
年
级
上
第
一
章
P1 第2节 观察和实验 1.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a
第3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会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b
b
探 选
第4节 温度的测量 1.会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b
第5节 质量的测量 1.会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b 探
第6节 时间的测量 1.会用电子停表测时间 a 选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七年级上第四章
P2
第1节 熔化与凝固 1.知道晶体熔化图像
2.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3.知道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00C
4.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a
b
a
a
第2节 汽化与液化 1.知道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知道影响液体蒸发的三个因素
3知道液体沸腾的特点,说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
4.知道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 a
a
a
a
选
选
选
选
第4节 物质的构成 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3.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物态的变化 a
a
b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七年级下第一章
P2 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不同 a
a
第4节 光和颜色 1.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光速
3.知道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不同 a
a
a
选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七年级下第一章
P2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1.能列举光的反射现象
2.概述光的反射定律
3.能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4.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能列举光的折射现象
6.概述光的折射定律
7.能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a
b
b
a
a
b
b
选
选
简
简
简
选
选
选
第6节 眼和视觉 1.了解凸、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并知道矫正方法
a
a
选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七年级下第二章 P2
第2节 机械运动 1.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能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识别物体
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及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4.知道速度的单位
5.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
6.能用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 a
a
a
a
a b
简
计
简
第3节 力的存在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单位 a
b
a
选
第4节 力的图示 1.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知道力的三要素
3.能绘制简单的力的图示 b
a
c 简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七年级下第二章P2
第5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
3会应用关系式G=mg进行有关计算 a
a
b 选
第6节 摩擦的利和弊 1.列举摩擦力的存在
2能针对具体例子说明摩擦的利与弊 a
b 简
第7节 牛顿第一定律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a
b 选
选
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1.说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2.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3.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限于最多作用两个力的物体)
4.说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a
b
b
a
选
简
选
选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八年级上第一章
P3 第3节 水的密度 1、理解物质密度的含义
2、能用ρ=m/V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含义
4、能运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
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b
b
a
b 选探
探
第4节 水的压强 1.知道压力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定义
3.知道压强的单位
4.知道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5.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6.知道液体对容器底、侧壁有压强
7.定性说明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
有关(不要求进行液体压强公式的计算) a
b
a
a
c
a
b
计
简计
简
计
选
第5节 水的浮力 1.知道浮力的涵义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计算对象最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a
b
b
探探 简
计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八年级上第二章
P4 第3节 大气压强 1.知道一些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
2.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3.能用大气压的有关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4. 知道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a
a
b
a 简 简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列举一些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对天气、人体、沸点的影响 a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知道气候的概念
2.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
3.理解比热的概念,理解陆地和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
4.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a
a
a
a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八年级上第四章
P5
第1节 电路图 1.识别电路的主要元件和元件符号,知道电路中每个元件的作用
2.能绘制简单电路图(限于两个电阻的情况)
3.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的特点
4.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能识别和连接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a
a
a
a
简 探
简
第2节 电流的测量 1.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流的概念和单位
3.能正确使用电流表 a
a
b
简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 1.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阻的概念和单位 a
a
第4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能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b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八年级上第四章
P5 第5节变阻器的使用 1.解释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流大小的原因
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3.能正确连接和使用滑动变阻器 b
a
c
探
探
第6节 电压的测量 1. 知道电压的概念和单位
2.能正确使用电压表 a
b
探
简
第7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2.能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
(限制两个电阻)
3.能用伏安法测电阻
a
b
b
探计
探
第8节 电路的连接 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限制两个电阻) c 探探 选探探 选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八年级下第四章
P7 第1节指南针为什能指方向 1.知道磁体及其性质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的概念
4.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知道磁场的方向和判断方法
5.知道地磁场的存在,知道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间的关系 a
a
a
a
a
选
选选
选
第2节电生磁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及直线电流周围磁场的特性
2.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
并能描述磁感线的形状
3. 知道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 a
a
a 选
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 1.知道电磁铁的组成和特点及应用 a
第6节家庭用电 1.知道测电笔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熔断器的作用
3.知道三孔插座、三脚插头的连接和作用 a
a
a
计
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 1.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a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九年级上第三章
P8 第1节 能量的相互转化 1.知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获得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2.能在具体情况中分析能量形式的转化 a
a
选选
选
简
第2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1.知道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单位
2.能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做功伴随着能的转化 a
b
a 计 计 选计
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 1.能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杆省力、费力的原因
3.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简单的问题
4.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 b
a
b
a 选
选
选 简
第4节 动能和势能 1.知道动能、势能的涵义
2.知道动能、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
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a
a
a 探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九年级上第三章
P8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1.知道内能的概念
2.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量和燃料热值的概念(计算不要求) a
a
a
选
第
6
节 电能的利用 1.知道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
2.能用电功公式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3.能用电功率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简单计算(限于两个电阻)
4.知道额定功率、实际功率、额定电压、实际电压等概念及其关系
5.能读懂常用电器铭牌中的主要数据
6.掌握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 a
b
b
a
a
b 简计
计
计
简
计
简计探
探
单元 考 试 内 容 09 10 11
九年级上第三章
P8 第7节 电热器 1.知道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
2.掌握焦耳定律,并能运用该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a
b
第8节 核能的利用 1.知道核能的利用 a 简
第9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知道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能用简单事例解释能量的转化与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 a
a
年份 题型 力学 电学 光学 热学 物理
08 选择 9 29 6 28 3 5 2 6×3=18 64
简答 6 4 2 2 7×2=14
探究 6 10 8×2=16
计算 8 8 8 +8=16
09 选择 6 25 6 26 3 5 3 3 6×3=18 62
简答 6 4 2 6×2=12
探究 8 8 8×2=16
计算 8 8 8 +8=16
10 选择 6 30 6 26 3 5 3 3 6×3=18 64
简答 8 4 2 7×2=14
探究 8 8 8×2=16
计算 8 8 8 +8=16
11 选择 6 26+2 3 27+1 3 3 3 3 6×3=18 62
简答 4 8 6×2=12
探究 8 8 8×2=16
计算 8 8 8 +8=16
二、心中有中考分值
第2题 惯性 第5题 磁体、地磁场
第9题 电磁感应、能量转换 第13题 物态变化
第16题 光的反射、折射、凸透镜第19题 杠杆原理
第21题力 液体压强特点 第23题 反射、折射
第25题 浮力 第26题电功电功率电热
第29题 匀速直线运动V=S/t
第32题密度、浮力、液体压强、控制变量
第34题电路图、电路故障、欧姆定律
第36题压力、压强、功、功率
第38题电功、电功率
三、心中有中考试题
2009年中考物理题
2010年中考物理题
第3题汽化吸热 第5题 力与运动惯性
第9题滑轮组 第13题 折射
第16题 简单磁现象 第19题 电路
第22题平衡力 大气压 第25题 反射、折射
第28题压强与浮力 第29题并联电路与电功率
第32题探究密度 (天平的使用)
第34题电路图、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特点
第36题速度 、压强、机械功
第38题欧姆定律 电功、电功率
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
第1题测量、磁现象 第6题 光的反射与折射
第9题沸点汽化吸热 第10题 液体压强特点
第14题 电学串联 特点 第20题 力与运动 功
第23题杠杆 大气压 第26题 速度 能量转换
第29题电路连接电功率 第32题动能(实验)
第34题伏安法测电功率 变阻器 故障
第36题插座、电功率、电功
第38题浮力、压强、功率
四、心中有学生的学
(1)知识欠扎实、欠熟练,运用欠灵活;
(2)学生反思与领悟的时间和空间不足;
(3)审题不清,能力较差,答非所问;
(4)学生知识迁移和问题转化能力不够;
(5)实验本质把握不准,分析表达欠缺;
(6)书写不规范,表述不到位、不完整;
五、心中有教师的教
(2)题难练杂,训练方式不够科学;
(1)复习方式机械,学生难有幸福感
(3)面向全体多,针对个体有效辅导少;
(4)学情了解不够,讲评针对性差;
(5)考情研究不透,深广度把不准;
(6)集体研究不落实,群体优势难现;
欧姆定律
(2008金华) 20.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欧。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
A. 10千米
B. 15千米
C. 30千米
D. 40千米
滑动变阻器
(2008金华) 29.如图是大型电子地磅秤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当称物体的物重时,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会向下端滑动。当被称物体的物重为G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被称物体的物重为G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若I1(填“<”或“>”或“=”)。
电路图 伏安法测电阻 电路故障
(1)根据图甲的电路图进行实物线路连接(控温装置未画出),现在还有一条导线没有连接, 在答题纸的图丙中,请你用钢笔或签字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它连上。
(2)某次实验中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 安。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金属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填“减小”或“增大”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在某一温度下,电流表Al的读数为0.26安,电流表A2的读数为0.18
安,此时金属热电阻的阻值为 ▲ 欧。
(5)若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某一个电阻发生故障造成电流表A1有示数、电流表A2无示数,则发生的故障可能有 ▲ 。
t/℃ 0 10 20 30 40 50
R/Ω 30 40 50 60 90 140
(2008金华) 34.某校同学为了探究金属热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他们选择了蓄电池、两只电流表A1和A2(大量程均为0~0.6A)、滑动变阻器R1、定值电阻R0=30欧、控温装置、开关等器材,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并进行了有关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
电功、电功率、电热
(2009金华) 26.近年来有许多重大火灾都是因线路故障造成的。线路故障的一个原因是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与连接完好相比该处的阻值将增大,在该处消耗的电功率将 ▲ (填“减小”或“增大”或“不变”),会产生局部过热,引发火灾。线路故障的另一个原因是线路严重老化。由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导线线皮是用来绝缘的,但时间长了,线皮会老化变质,绝缘性能变差,甚至龟裂露出线芯,通电时产生火花或导线之间会发生短路。当导线之间发生短路时,导线中电流过 ▲ (填“大”或“小”),酿成火灾。
电路图、电路故障、欧姆定律
(2009金华) 34.小明同学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
系”时,电路图与实物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和电阻R1的阻
值均恒定,电流表A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V1的量程为0~
3伏,电压裘V2的量程为0~15伏,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
(1)小明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前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 ▲ 端(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发现电
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2的示数不为零,若是电
路中的电阻R1或滑动变阻器R2发生故障.则故障是 ▲ 。
(2)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
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
当导体的阻值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 ▲ 比。
(3)实验中,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线(实线部分),如图所示。则该实验中,在
保证实验器材安全的前提下,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安。
并联电路与电功率
(2010金华) 29.小明按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已知L1的额定功率为1.6瓦,L2的额定电压为3伏。闭合开关S后,灯泡L1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A1和A2的指针均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电压表V2的示数为 伏,灯泡L2的额定功率
为 瓦(灯泡L1、
L2的阻值恒定)。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2010金华) 34.某班同学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选用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量程选用0~0.6A)、电压表(量程适用0~3V)、滑动变阻器R2(20Ω 2A),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电阻(阻值为5Ω、8Ω、10Ω、12Ω、24Ω各一只)。
(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测量一组
电流、电阻值后,改变R1阻值,闭合开关,
在读出并记录第二组电流、电阻值前,应先
进行的操作是 。
(3)为了实验器材的安全和实验顺利,改变R1
阻值时,在5Ω、8Ω、10Ω、12Ω、24Ω的供
选电阻中,不能选用的电阻是 Ω。
(4)实验时要让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2.5V,电
阻R1选用10Ω的阻值时,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应为 Ω。
串联电路的特点
(2011金华)14.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驶,如图是它的原理图,酒精蒸气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增大而减小,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
A 传感器的电阻越大 B 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
C 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D 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大
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特点
(2011金华)29.如图灯L1、L2的电阻分别是R1、R2。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灯L1、L2正常发光。当断开S1、S3 ,闭合S2时, L1、L2的连接方式 是 ,如果此时L1亮、 L2不亮 ,则L1、L2的电阻大小应满足的关系是 。
伏安法测电功率、电路故障
(2011金华)34.小金、小丽在“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实验时,电源电压3伏不变,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发现小灯泡较暗,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亮度不变。如果实验时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如图乙所示,你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将滑动变阻器的 (用字母表示)两接线柱连入电路所引起。
(2)正确连接后,小金通过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 欧。如果小灯泡的灯丝突然烧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灯泡两端电压V 0.5 1.0 1.5 2.0 2.5 2.8
灯泡中电流A 0.08 0.10 0.14 0.18 0.20 0.22
小灯泡亮度 不发光 很暗 较暗 较亮 正常发光 很亮
《邻家特工》
视频片段的启示
着眼课堂 幸福高效
研究考情 把握方向
二
紧扣课本 夯实双基
三
关注实验 突出创新
四
科学考练 弥补不足
①历年中考试题:综合研究,找特征
②近三年中考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③相同考点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不同模式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⑤各地调研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⑥考纲例题样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试题研究——考什么?怎么考?
⑤留出空间 思考时间与反思的余地
①归类讲评 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③过程评析 展现思维过程,讲清错因
②重点讲评 讲重点、热点、薄弱点,讲易错、易混、模糊点,讲思路、方法、规律。
⑥跟踪补偿 设置跟踪补偿练习,二次过关
④变式讲评 注重变式(一题多变、多解、多题归一)
借题发挥,讲规范解答、深化变形、同类联系
练习讲评课基本要求
(2)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弥补
(1)重要错误、重点对象要及时面改。
查教授说:“及时公布答案可加深记忆,一次考试结束后,绝大多数的老师会在改完卷子后再评讲公布答案,那都已经是几天之后的事情了。其实,考完试当场公布答案效果最好!如果不能立即发答案,也要在当天发下去,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因为学生都容易遗忘,考试一完就发答案,会让学生加深记忆。只要老师这样做坚持一年或者半年,一个班级的平均分至少提高5—10分。”查教授表示,这个方法在很多学校实验过,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错题回炉,滚动训练。
将纠错进行到底。
全面梳理基本知识,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全力突出主干,重点抓住基础,强化规范训练。
第一轮复习关键词:“细、低、综”
细致全面
不留死角
理清内容
形成有机整体
紧扣课本 夯实双基
荷兰自行车选手胡戈兰德的启示
胡戈兰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