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16. 可爱的家乡(辽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16. 可爱的家乡(辽宁)》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2-21 13:4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可爱的家乡》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七年级
课时
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阶段七年级下册第16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欣赏不同地区的美景使学生想到自己家乡的美景,通过欣赏不同绘画材料的美景,使学生知道可以选择不同材料表现家乡。通过欣赏图片,使学生知道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色彩知识已经有一定了解,也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但缺少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本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比较、思考、讨论,能学会简单的风景画的表现方法,并用学到的知识创作一幅风景画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简单的风景画的表现方法,并学会用风景画的形式创作作品。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内容,通过观看视频、欣赏、讨论、研究、分析、实践的方式完成本课学习。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用风景画的形式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采用欣赏、启发、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的使用体现了现代科技,使课堂更生动,更高效。
微视频的导入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汲取到本课要点。
应用爱莫助手随拍随展的功能,使教学更方便、更直观,受益的学生更多。
小组合作完成本节课课堂练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教具准备
教材 课件 微视频 爱莫助手 磁铁扣
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二、新授
通过听音乐、观看视频导入本课主题。
一.欣赏图片(同时向学生渗透风景画的表现方法的知识。)
给学生展示四幅以西藏为题材的风景画作品。看看画家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完成他的创作。
1.问:同学们发现了吗?他们是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创作的。第一幅作品属于什么画?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作品属于什么画?
2.赏析第一幅作品(水彩画)
提问:近处都有哪些景物?
远处呢?
你觉得这几座山哪座山离你比较近?为什么呢?
师总结:所以画家一共取了三个景,分别是近景、中景和远景。
提问:这幅作品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回答。
提问:这幅作品(第二幅作品,中国画)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生回答。
提问:想一想,为什么这两幅作品给你带来的感受不同?(引出构图)
3.赏析第三幅作品。(手绘线条图像)
想一想:画家的取景位置是在哪?为什么?
4.赏析第四幅作品.(油画)
讨论:《春到西藏》这幅作品的近景和远景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二:请学生总结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1.取景
2.构图
教师出示图片和文字,请学生对号入座。(常见构图形式)
3.透视
4.色彩运用
三、欣赏家乡美景。
1.提问:你能在中国的版图上找到我们家乡的位置吗?
2.提问: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美景呢?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图片.
3.通过一个短片,对家乡做进一步了解。
四.课堂练习。
创作主题“家乡美”。
要求:
1.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本组绘画内容。
2.运用彩铅进行创作,创作作品中要体现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五、课堂展示及点评。
通过爱莫助手将手机与电脑连接在一起,展示、点评学生作品。
六、小结。
引导同学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注意保护家乡环境,同时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给学生视觉与听觉上的直观感受,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说出每幅作品的绘画材料。让学生知道,风景画的绘画材料是很多的。
二、新授
运用观察、比较法,引出风景画的表现方法之一,取景。
分析、思考,得出答案。
引出风景画的透视原理。
分析、讨论,为实践做铺垫。
再一次强调重点。
使学生知道基本构图形式、使创作更自如。
了解家乡地理置。
引发学生思考,为接下来的创作做铺垫。
通过短片使学生对家乡有进一步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及创作欲望。
小组合作完成本节课课堂作业,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化教学,操作方便,随拍随展。
升华本课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