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17. 彝族服饰(四川)》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17. 彝族服饰(四川)》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2-21 19:5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彝族服饰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49名学生,优、中、差参差不齐、基础不一,不过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渗透。
教材分析:
本课十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彝族的服饰。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彝族不仅绚丽多彩,设计也非常多样化,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彝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同时对他们创造的无比灿烂的服饰文化感到自豪。
教学目标:
[态度目标]:1、通过了解彝族的服饰,懂得各族人民之间应当互相尊重。2、知道服饰反映出少数民族的智慧和才能,同时也展现彝族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工艺。
[德育、智育目标]:1、了解艳丽多彩的服装,搜集彝族服饰的特点。2、能够简单认识花纹。
  [素质发展目标]:1、了解彝族特有服饰特点,与同学们一起交流。2、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能力。提高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边欣赏边交流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依据资料进行分析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彝族多彩的服装,搜集彝族服饰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彝族服饰特点来设计彝族服饰。
课前准备:了解彝族服装的特点,要求学生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彝族漆器,对彝族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请我们班的彝族同学来给大家讲一下他们的文化。
邀请同学上台演唱彝族歌曲。(设计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
二、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了解彝族服饰
1、师: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的不同分布会影响彝族的服饰特点吗?
2、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彝族服饰,对各类服饰特征进行讲解,重点分析凉山彝族服饰。(设计目的:凉山彝族是我们的邻居,学生对凉山彝族最了解。)
3、生:让彝族同学带上他自己的彝族服饰给大家欣赏,让学生近距离的体验彝族服饰独特与美丽。
4、师:英雄髻,彝族成年男子会在头顶挽一个似角的发髻,视其为天神的代表,能主宰祸福吉凶。所以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得戏弄触摸。
5、师:无论男女都喜欢着形似披风的“察尔瓦”,是一种羊毛披风毡。他们为什么喜欢察尔瓦呢?有什么作用呢?
生:察尔瓦白天为衣,夜间为被。是彝族人必备之服。
6、师:彝族服饰绚丽、精致吧,继续搜集啊,课下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和课下的搜集整理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区不同,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不同,服饰上也有较大差别。)
第二部分:用拼贴的方式设计彝族服饰
1、师: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彝族服饰特点,用红、黑、黄三色,采用拼贴画的方式设计一套彝族服饰!
2、制作步骤:a、画设计图。
b、剪或刻出外形。
c、用红、黑、黄拼贴出花纹。
3.注意事项: a、正确使用剪刀和刻刀,注意安全。
b、设计时用铅笔打型,线条要流畅。
c、 复杂的边缘要用刻刀,保证边缘整洁。
第三部分:学生活动
a、分小组进行彝族服饰设计,各小组分工合作,设计、并用拼贴的方式制作彝族服饰设计作品。
b、完成作品后,各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讲台展示作品,并讲解作品设意图。
三、小结及拓展延伸
本课主要介绍了各地区彝族服饰,一方面反映出彝族人民的聪敏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彝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也美化了人民的生活。今天同学用灵巧的双手把我们的彝族服饰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希望今后同学们能更多的去了解我们的少数名族服饰,设计出更好的作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深入的了解彝族的服饰,知道服饰反映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同时也展现少数名族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
板书设计:
彝族服饰
课后反思:课堂整体效果较好,但是仍有很多不足。在讲彝族起源和服饰特征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更多交流讨论的时间。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