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练习题-普通用卷(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练习题-普通用卷(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19 09:0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两侧地理差异明显。下列因素在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A.
自然环境
B.
地理景观
C.
居民主食
D.
人种宗教
下图中反映的是我国________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A.
秦岭-淮河线以北
B.
秦岭-淮河线以南
C.
秦岭-淮河线以西
D.
秦岭-淮河线以东
与秦岭—淮河走向基本一致的是: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
200mm等降水量线
C.
一月份0℃等温线
D.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下列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⑤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①②④⑤⑥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⑥
D.
①②④⑤⑥
读我国某山脉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图示山脉的走向是(  )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近日,一张秦岭航拍照(图1)登上了热搜。通常认为秦岭阻挡的是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但中国气象局对照片中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则会出现如照片一样“泾渭分明”的现象,一侧因暖湿气流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图2为秦岭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根据中国气象局对秦岭航拍照片的解释,多云的甲处应位于(  )
A.
亚热带
B.
暖温带
C.
中温带
D.
寒温带
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数据,在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
5℃
B.
8℃
C.
16℃
D.
-4℃
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愈来愈重要,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平水带与多水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
A.
长江一线
B.
秦岭--淮河一线
C.
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
D.
南岭--淮河一线
有关秦岭-淮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
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
1月0℃等温线
近日,一张秦岭航拍照(图1)登上了热搜。通常认为秦岭阻挡的是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但中国气象局对照片中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则会出现如照片一样“泾渭分明”的现象,一侧因暖湿气流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图2为秦岭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秦岭(  )
A.
为低中纬度分界线
B.
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C.
为地势阶梯分界线
D.
与1月均温10℃等温线基本吻合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
A.
淮河
B.
黄河
C.
长江
D.
珠江
读图“我国径流带分布图”,完成问题。
平水带和少水带分界线大致与(  )
A.
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B.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C.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读“我国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完成问题。
下列分界线中,大致经过秦岭的是(  )
A.
我国1月份0℃等温线
B.
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D.
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分界线
读我国某山脉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该山脉是(  )
A.
天山
B.
昆仑山
C.
阴山
D.
秦岭
读我国某山脉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图示山脉位于(  )
A.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
B.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C.
黄河与长江水系分水岭
D.
长江与珠江水系分水岭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有众多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问题。
气候正常年份,图中乙地1月份平均气温最有可能是(  )
A.
-8℃
B.
4℃
C.
-5℃
D.
-16℃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有众多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数据,有可能为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A.
950mm
B.
650mm
C.
1000mm
D.
850mm
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判断问题。
AB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地区的是(  )
A.
漫山遍野荔枝林
B.
甘蔗扯起青纱帐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旱地麦浪大豆香
图中甲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属于该分界线地理意义的是()
①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②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
③与一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如图为“我国一月份气温分布图”,读如图,完成问题。
如图中A、B两点气温的分界线与下列哪条界线大致吻合(  )
A.
800mm
B.
400mm
C.
200mm
D.
1600mm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为________山脉,该山脉以南的地形区是________盆地。
(2)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3)根据右图所示气温、降水量特点,判断该地位于________(填序号)气候类型区。
(4)影响①→②→③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③气候类型分布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
(6)⑤气候类型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中国天气网以日最低气温跌至5℃以下作为穿秋裤的标准,最低气温跌至10℃以下为即将穿秋裤的标准,替天下妈妈友情发布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个城市中,“不穿秋裤则die”的城市是
______
,“不知裤为何物”的城市是
______
;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

(2)图中秋裤分割线大致与我国的
______
℃等温线相吻合;
(3)“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气温在该季节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

(4)若寒潮来袭,此时秋裤分割线将向
______
(南/北)推进,过境地区常伴有的天气是
______
;与上海同纬度的甲地受寒潮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
______

读中国地形图示意图,回答:
(1)我国地势特征是
______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陕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______
级阶梯上。
(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______
高原;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气候最湿润的
______
盆地。
(3)字母A、B所示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中,山脉A大致的走向是
______
;山脉B的名称是
______

(4)山脉G名称是
______
,它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一界线是我国1月份
______
℃等温线和
_____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读中国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线是中国1月
______
℃等温线通过的地区,也是
_____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
(2)B线以东以南地区受
______
季风影响显著,该季风活动不稳定时易导致
______
灾害。
(3)C线大致与中国
_____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线西北一侧降水
______
(多或少),原因是
______
;东南一侧河流众多,水量
______
(大或小),大多自西向东注入
______
洋。
(4)城市E为
______
气候,气候特点是
______

(5)①地粮食作物主要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气温、降水不同,地理景观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故居民主食也不同。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人种宗教没有明显差异。
2.【答案】B
根据图中河湖、小船、尖顶房可判断,图示区域反映的是降水较多的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的景观。
3.【答案】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一致,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不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故选C。
4.【答案】C
【解析】解: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根据题意。
故选:C。
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牢记知识点解答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图示山脉即秦岭,其走向是东西走向,该山脉北侧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南侧地形区是四川盆地。
故选:A。
图中河流有黄河、渭河,该图所示的区域主要是黄土高原,所示的山脉是秦岭。
本题考查部分山脉的走向,结合图示判断出山脉名称解答即可,属于基础题。
6.【答案】A
【解析】解:秦岭和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中国气象局对秦岭航拍照片的解释,多云的甲处应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位于亚热带。
故选:A。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等,结合图示记忆解答此题。
7.【答案】D
【解析】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甲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0℃,所以最有可能是-4℃。
故选:D。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据甲的位置特点解答。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8.【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得,平水带与多水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故选:B。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等。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分布,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要比较记忆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特点。
9.【答案】D
【解析】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故选:D。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10.【答案】B
【解析】解:秦岭和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故B正确。
故选:B。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
本题考查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结合图示记忆解答此题。
11.【答案】A
【解析】解:图中的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东侧的河流是淮河,西侧的山脉是秦岭。
故选: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结合教材知识解答即可,属于基础题。
12.【答案】C
【解析】解:依据教材知识和地图可知,我国“少水带”与“平水带”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线东南为“平水带”,西北为“少水带”。依据题意。
故选:C。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总体来说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规律。
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及特点,要理解记忆。
13.【答案】A
【解析】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年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故A正确,BC错误;
我国种植业区域畜牧业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D错误。
故选:A。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等杂粮的分界线等。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要比较记忆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特点,牢记即可。
14.【答案】D
【解析】解:从经纬度位置和其与河流的关系可以判断,该山脉是秦岭。秦岭的北侧是黄河水系,南侧属于长江水系,是黄河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故选:D。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本题考查我国山脉的分布,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位置,读图解答即可。
15.【答案】C
【解析】解:图中山脉是秦岭,该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故AB错误;
秦岭是长江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读图可得,图中山脉是秦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本题考查秦岭的位置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据图中信息得出其山脉的名称,牢记即可。
16.【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乙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正常年份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年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等。
本题考查了秦岭-淮河以南的冬季气温特点,读图记忆解答此题。
17.【答案】B
【解析】解: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800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甲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正常年份年平均降水量小于800毫米,故B正确。
故选:B。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据甲的位置特点解答。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比较记忆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特点,牢记即可。
18.【答案】D
【解析】解:AB一线是秦岭-淮河线,该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属于该线以北地区的是旱地麦浪大豆香。ABC属于南方地区的景观。
故选:D。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1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中甲是秦岭,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是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不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故选B。
20.【答案】A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A点位于秦岭--淮河以北,B点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两点的气温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也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故选: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相吻合。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温分界线,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21.【答案】(1)秦岭?
?
?四川?
(2)400?
(3)②?
(4)纬度?
?
(5)旱地?
(6)河谷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的判读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材料信息。
(1)图中山脉为秦岭,该山脉以南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
(2)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3)右图所示气温、降水量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判断该地位于②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区。
(4)①是热带季风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影响①→②→③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5)③是温带季风气候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6)⑤高原山地气候类型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22.【答案】哈尔滨?
广州?
纬度差异?
0?
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南?
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
甲地位于四川盆地,距冬季风发源地较远,又有高大山脉的阻挡,不易受到寒潮的侵袭
【解析】解:读图可知:
(1)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个城市中,“不穿秋裤则die”的城市是呼和浩特,“不知裤为何物”的城市是广州,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差异。
(2)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的l月0℃等温线相吻合。
(3)“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4)若寒潮来袭,此时秋裤分割线将向南推进,过境地区常伴有的天气是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不知秋裤为何物”的甲地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地形区,主要是因为其位于盆地地形,四周环山阻挡了冬季风。
故答案为:(1)哈尔滨;广州;纬度差异;(2)0;(3)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4)南;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甲地位于四川盆地,距冬季风发源地较远,又有高大山脉的阻挡,不易受到寒潮的侵袭。
(1)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我国特殊的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读图理解答题即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
23.【答案】西高东低?
二?
青藏?
四川?
东北-西南?
太行山?
秦岭?
0?
800
【解析】解:(1)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陕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气候最湿润的四川盆地。
(3)字母A大兴安岭、B太行山所示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该列山脉大致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
(4)图中山脉G秦岭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分界线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二;(2)青藏;四川;(3)东北-西南;太行山;(4)秦岭;0;800。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地势、山脉分布等,读图解答即可。
24.【答案】0?
800?
夏?
旱涝?
400?
少?
距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
大?
太平?
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小麦
【解析】解:(1)读图可得,A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中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
(2)B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该线以东以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显著,该季风活动不稳定易导致旱涝灾害。
(3)C线大致与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线西北一侧降水少,原因是距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东南一侧河流众多,水量大,大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4)城市E为沈阳,该城市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①地位于东北平原,该地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
故答案为:(1)0;800;(2)夏;旱涝;(3)400;少;距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大;太平;(4)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小麦。
(1)A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2)B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C线大致与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线西北一侧降水少,东南一侧河流水量大,大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4)城市E为沈阳,该城市是温带季风气候。
(5)东北平原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的地理界线、我国不同城市的气候类型及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类型,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