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实验记录报告单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关 系 第一次 第二次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缩小或不变)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互相垂直或成一定角度)
平面镜成像实验记录报告单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关 系 第一次 第二次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缩小或不变)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互相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共38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
宿松县花凉初中 吴昊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方法:
(1) 通过搜索信息和信息加工,探究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和理论实质,总结规律,提出新理论,构建理论架构体系和技能架构体系。
(2) 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探究理论规律的应用和实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建立理论知识模型的过程,了解运用想象、猜想、假说、推论、运用数学公式推导建立理论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物理现象的理论分析和了解理论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2) 通过实验活动与推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责任性,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学习建立知识模型的方法,优化学习工作生活架构性能,培养科研生活中的思维品质、科学素养和生活习惯。
(4)通过了解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历程和科学理论成果,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想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和谐发展的优良品德。
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1、我能:检索信息,进行信息加工,评价,总结。
2、我行:设计实验活动方案,撰写理论成果论文。
3、我会:展示成果,进行协作交流推广。
4、我优:建立理论模型、技能模型,优化学习性能。
教学策划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检索信息 探究实验,欣赏课案 制作播映课案
2、课堂咨询 咨询分析,鉴别交流 指导纠错
3、分析评价 论述总结,题型解答 评价观点题型
4、模型构建 理论模型,创新应用 技能评价推广应用
【教学策划】
天安门雨中夜景
山水风景画
平面镜成像.swf
凸镜、凹镜
看一看
思考:为什么蜡烛不会被浇灭呢?
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
玻璃成像
一、认识平面镜
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自主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自学指导1】
一.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二.猜想与假设
猜想1 :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
大小 ;
猜想2 : 平面镜所成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
到镜面的距离可能 ;
猜想3 :平面镜所成的像的位置跟物体所在
位置的连线可能与平面镜 ;
猜想4: 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是 像.
【活动探究】
探究1.请同学们判断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探究2.请同学们观察物体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探究3.请同学们观察物与像的连线和镜面的位置关系
探究4.请同学们观察物与像的结构关系
模拟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flv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关 系 第一次 第二次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缩小或不变)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互相垂直或成一定角度)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交流合作、总结规律】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 像与物的左右对称相反
4-动画-10平面镜成像光路图.swf
s
s,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
国家大剧院
想想议议:
大剧院在水中成像看上去是倒立的,
为什么?
平静的水面好象是一个平面镜可以成像,对于岸边大剧院上的每一点来讲在水中对应着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由于大剧院上的各点与水面距离不等,大剧院上离水面越远的点在水面上所成的像也离水面越远,所以整个大剧院的像从上面看就是倒立的了.
潜望镜
4-动画-6潜望镜.swf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来成像。
2.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利用平面镜增加视野
三、凹面镜和凸面镜
凹面镜的光路图
4-动画-8凹面镜的光路.swf
凸面镜的光路图
4-动画-7凸面镜的光路.swf
应用:
思维拓展
〖讨论与交流〗
平面镜使用不当会怎样?
会产生光污染
〖理论模型〗
平面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利用平面镜增加视野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距离相等
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
4. 像和物对应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课堂训练
甲
A
B
A`
B`
乙
A
B
B`
A`
丙
A
B
A`
B`
乙
3.如图,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甲、乙、丙三个图哪个是正确的?
2.身高1.6m的学生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m,他在镜中像高是1.6
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当他后退0.5米后,人和像距离是 2.0m,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_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_相等;物体上每一点和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都_相等,且他们的连线与镜面_垂直.
4.舞蹈演员在练功时,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C
5.下列设备用到凸面镜的是( )
A. 汽车的观后镜 B.太阳灶
C.手电筒的反光罩 D.潜望镜
A
趣味拓展
两面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可以成几个像?
课后作业
1.参照课本小制作,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潜望镜
1、我能:进行信息加工,鉴别、分析、评价、概括;
(1)搜索信息 :能使用搜索引擎从网络,图书馆,书籍等多渠道获取信息,进行分类整理。(2)研究课题:自主选择主题符合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挑战性,针对性。
2、我行:设计实验,撰写理论成果;(3)实验记录 :能提供对计划、方案、构造、现象、结论、观点成果的完整记录。(4)信息加工:对信息做了总结,并以文字描写结论,阐明理论观点,能构建理论架构。
3、我会:建立知识模型,优化学习工作性能,具有创新思想。
(5)变量分析:能独立确定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并描述出变量间的内部联系,能独立设计探究实验 。 (6)模型构建:对科学基本规律、理论体系、操作技能有明确的撰写和理解。
4、我优:展示成果,进行网络交流;
(7)成果展示 :内容完整,方案合理,知识结构体系正确。
评估 我能 我行 我会 我优 总评
项目 搜索信息 课题研究 实验记录 信息加工 变量分析 模型构建 成果展示
标准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赋值
评估
再见
goodbye
宿松县花凉初中 吴昊
(共38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
宿松县花凉初中 吴昊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方法:
(1) 通过搜索信息和信息加工,探究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和理论实质,总结规律,提出新理论,构建理论架构体系和技能架构体系。
(2) 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探究理论规律的应用和实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建立理论知识模型的过程,了解运用想象、猜想、假说、推论、运用数学公式推导建立理论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物理现象的理论分析和了解理论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2) 通过实验活动与推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责任性,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学习建立知识模型的方法,优化学习工作生活架构性能,培养科研生活中的思维品质、科学素养和生活习惯。
(4)通过了解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历程和科学理论成果,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想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和谐发展的优良品德。
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1、我能:检索信息,进行信息加工,评价,总结。
2、我行:设计实验活动方案,撰写理论成果论文。
3、我会:展示成果,进行协作交流推广。
4、我优:建立理论模型、技能模型,优化学习性能。
教学策划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检索信息 探究实验,欣赏课案 制作播映课案
2、课堂咨询 咨询分析,鉴别交流 指导纠错
3、分析评价 论述总结,题型解答 评价观点题型
4、模型构建 理论模型,创新应用 技能评价推广应用
【教学策划】
天安门雨中夜景
山水风景画
平面镜成像.swf
凸镜、凹镜
看一看
思考:为什么蜡烛不会被浇灭呢?
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
玻璃成像
一、认识平面镜
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自主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二.猜想与假设
猜想1 :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
大小 ;
猜想2 : 平面镜所成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
到镜面的距离可能 ;
猜想3 :平面镜所成的像的位置跟物体所在
位置的连线可能与平面镜 ;
猜想4: 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是 像.
探究1.请同学们判断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探究2.请同学们观察物体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探究3.请同学们观察物与像的连线和镜面的位置关系
探究4.请同学们观察物与像的结构关系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flv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关 系 第一次 第二次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缩小或不变)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互相垂直或成一定角度)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交流合作、总结规律】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 像与物的左右对称相反
4-动画-10平面镜成像光路图.swf
s
s,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
想想议议:
大剧院在水中成像看上去是倒立的,
为什么?
平静的水面好象是一个平面镜可以成像,对于岸边大剧院上的每一点来讲在水中对应着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由于大剧院上的各点与水面距离不等,大剧院上离水面越远的点在水面上所成的像也离水面越远,所以整个大剧院的像从上面看就是倒立的了.
潜望镜
4-动画-6潜望镜.swf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来成像。
2.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利用平面镜增加视野
三、凹面镜和凸面镜
凹面镜的光路图
4-动画-8凹面镜的光路.swf
凸面镜的光路图
4-动画-7凸面镜的光路.swf
应用:
〖讨论与交流〗
平面镜使用不当会怎样?
会产生光污染
〖理论模型〗
平面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利用平面镜增加视野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距离相等
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
4. 像和物对应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甲
A
B
A`
B`
乙
A
B
B`
A`
丙
A
B
A`
B`
乙
3.如图,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甲、乙、丙三个图哪个是正确的?
2.身高1.6m的学生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m,他在镜中像高是1.6
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当他后退0.5米后,人和像距离是 2.0m,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_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_相等;物体上每一点和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都_相等,且他们的连线与镜面_垂直.
4.舞蹈演员在练功时,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C
5.下列设备用到凸面镜的是( )
A. 汽车的观后镜 B.太阳灶
C.手电筒的反光罩 D.潜望镜
A
两面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可以成几个像?
1.参照课本小制作,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潜望镜
1、我能:进行信息加工,鉴别、分析、评价、概括;
(1)搜索信息 :能使用搜索引擎从网络,图书馆,书籍等多渠道获取信息,进行分类整理。(2)研究课题:自主选择主题符合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挑战性,针对性。
2、我行:设计实验,撰写理论成果;(3)实验记录 :能提供对计划、方案、构造、现象、结论、观点成果的完整记录。(4)信息加工:对信息做了总结,并以文字描写结论,阐明理论观点,能构建理论架构。
3、我会:建立知识模型,优化学习工作性能,具有创新思想。
(5)变量分析:能独立确定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并描述出变量间的内部联系,能独立设计探究实验 。 (6)模型构建:对科学基本规律、理论体系、操作技能有明确的撰写和理解。
4、我优:展示成果,进行网络交流;
(7)成果展示 :内容完整,方案合理,知识结构体系正确。
评估 我能 我行 我会 我优 总评
项目 搜索信息 课题研究 实验记录 信息加工 变量分析 模型构建 成果展示
标准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20-15 -10-5
赋值
评估
宿松县花凉初中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