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同步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同步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9 16:2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下《出师表》同步检测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运用(53分)
1.填空。(12分)
(1)《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___________。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有人说这部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三绝”,即“智绝”___________、“奸绝”___________和“义绝”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一段对往事的追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诸葛亮集》中有“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样的话,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4)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体现先主礼贤下士让作者深受感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3分)
(1)中道崩殂(

(2)引喻失义(

(3)陟罚臧否(

(4)以光先帝遗德(

(5)引喻失义(

(6)以遗陛下(

(7)悉以咨之(

(8)猥自枉屈(

(9)斟酌损益(

(10)咨诹善道(

(11)以彰其咎(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13)遂许先帝以驱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此皆良实
良实:形容词用作名词,这里指忠良诚实的人
B.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名词,扩大增多的事物
C.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之徒
D.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大
4.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亲/贤臣,远/小人
5.请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10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感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以光先帝遗德
A.悉以咨之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2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3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近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2)竭驽钝,攘除奸凶(     )
(3)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
(4)贼适疲于西(     )
2.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
B.以奉先帝之遗意。/辍耕之垄上。
C.而议者谓为非计。/水落而石出。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师北伐的三个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3分)
[甲]
出师表(节选)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乙]
郑苏仙梦冥府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①。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③,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
①囚:指去世的人。②植:树立。③举:上报(朝廷)。
1.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2)咨诹善道(  
   )
(3)但不要钱即为好官(  
   )
(4)锋棱顿减(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寄臣以大事
设官以治民
B.陛下亦宜自谋
无功亦无罪
C.攸之、祎、允之任也
三载考绩之谓何
D.察纳雅言
避嫌疑而不言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们所倡导的观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①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
(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③帝遣真诸军军郿
(  
   )
④迁大司马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咨臣以当世之事
不以物喜
B.
以伤先帝之明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真以亮惩于祁山
行者休于树
D.
帝从其计
其真无马耶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请依据乙文作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文章,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3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②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④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笃:(病)重。②嗣子:指刘禅。嗣,继承。③股肱:比喻辅助的大臣。④敕:告诫,嘱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属以后事(  
   )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写出了诸葛亮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可用八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诸葛亮这一高风亮节。请写出能表达这一真挚情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乙】文中的原话作答)(5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填空。
(1)诸葛亮 诸葛亮 曹操 关羽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指帝王之死
(2)适宜、恰当
(3)善恶
(4)发扬光大
(5)适宜、恰当
(6)
给予
(7)询问
(8)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9)减少
(10)询问
(11)表明、显扬
(1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13)奔走效劳
3.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B项“广益”指启发和帮助。
4.C 【解析】本题考查对朗读节奏划分的辨析。C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5.(1)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2)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3)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
(4)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5)古义:时候。今义:秋季。
6.C 
7.(1)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2)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3)这真是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4)不应该轻易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而使得忠心进谏的道路阻塞。
(5)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6)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
1.(1)寄:托付 (2)攘除:铲除 (3)宜:应该 (4)适:正好,正逢
2.D
3.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
4.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二)
1.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2.(1)怠慢,疏忽。(2)询问。
(3)只。(4)立刻。
3.
B 
4.(1)(如果)没有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2)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
5.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三)
1.①亲身,亲自
②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③驻扎
④升迁,升官
2.C
3.①(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追求在诸侯间文明显达。
②第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曹军)已有准备,(蜀军)不能攻克。
4.诸葛亮围祁山,亮果围陈仓,蜀连出侵边境
5.
诸葛亮谦虚谨慎、勇于担当、忠心耿耿、知恩图报。曹真富有战略眼光、爱护士卒、战功卓著。
(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__
(2)_同“嘱”,嘱托__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3.(1)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2)你和丞相一起治理国事,对待他要像对待父亲一样。
4.【甲】【乙】两文都写出了诸葛亮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可用八字成语__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_来概括诸葛亮这一高风亮节。请写出能表达这一真挚情感的句子:__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__(用【乙】文中的原话作答)
【参考译文】
【乙】
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他在成都召见诸葛亮,将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必然能使国家安定,最终成就大事。如果刘禅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取代他的位置吧。”诸葛亮哭着说道:“我必竭尽辅佐之臣的职责,效法古人忠贞的节操,直至献出我的生命!”刘备又传诏(给刘禅),嘱托刘禅说:“你和丞相一起治理国事,对待他要像对待父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