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开皇中,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历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三年(617年),又拜太原留守。
晋阳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玄 武 门 之 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
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
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
在唐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
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
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
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
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自立为新任
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年号贞观。
2、贞观之治:
唐太宗
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贞观”。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材料一:“……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
唐太宗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重视人民的力量。
材料一: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贞观政要·论务农》
材料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资治通鉴·唐纪》
魏征前后进谏200多次。“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材料:
唐太宗说:“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也;如其有才,虽仇不充,魏征等是也。”
房玄龄
杜如晦
魏 征
善于谋略
敢于决断
进谏200多次
房谋杜断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
相关史事:
唐太宗曾经问魏征,何为明君,何为昏君。魏征回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魏征还监察劝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唐太宗晚年倦怠政事,贪图享受,魏征又上书希望太宗能善始善终。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贞观六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唐太宗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第二年秋天再回来就死。次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归,无一逃往。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进士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彀:圈套、落网)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增加考试科目
明经
主要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
包括策问,重在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唐太宗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材料一: 贞观二年,皇后亲蚕。——《旧唐书》
材料二: 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 ---《贞观政要·论务农》
材料三:“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 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贞观政要》
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材料: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材料研读: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问题思考: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你认为从哪些方面能体现出来?
武则天(690-705在位)
二、女皇帝武则天
“太后(武则天)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资治通鉴》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郭沫若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了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 唯一的女皇帝。
二、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政治上: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姚崇
狄仁杰
宋璟
武则天时的名臣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武则天开创武举,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影响: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 “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相关史事:
武则天爱惜人才,著名文学家骆宾王参加了反对武则天的叛军写文章声讨她,武则天见写得很有文采,对下臣说:"有如此才不用,宰相之过也."
“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神器:皇位)······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骆宾王
唐玄宗(712-756在位)
“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旧唐书·玄宗下》
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1)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唐玄宗走马任姚崇
1、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2)具体措施:
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影响:
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相关史事: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正是如此使得国力达到鼎盛。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2、贞观之治
3、影响
二、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的统治
2、影响
三、开元盛世
1、统治措施
2、影响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2、虽然她留下了一块任后人评说的无字碑,但人们仍然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请判断她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小华在昭陵附近旅游时看到一处坟墓,导游介绍说墓主人曾被称作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请你帮小华判断一下,墓主人应该是( )
A.李渊 B.魏征 C.房玄龄 D.杜如晦
D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