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
产生
——以物易物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
商周:
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初步发展
西周“工商食官”——官府垄断工商业
产生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
商周:
初步发展
春秋战国:
繁荣
商业城市出现
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
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产生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
商周:
初步发展
春秋战国:
繁荣
隋唐:
蓬勃发展
产生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
商周:
初步发展
春秋战国:
繁荣
隋唐:
蓬勃发展
产生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
商周:
初步发展
春秋战国:
繁荣
隋唐:
蓬勃发展
宋元:
新高峰期
两宋:
元朝:
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产生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
商周:
初步发展
春秋战国:
繁荣
隋唐:
蓬勃发展
宋元:
新高峰期
出现新特点
明清: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出现地域性商帮
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产生
△思考:
①市场形式多样,城市商业发达
②丝绸之路和大运河推动了贸易和城市的发展
③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形成区域性商帮
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商业一直从属于自然经济
中国古代商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二、城市的发展
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
时间:
地点:
管理:
城市:
宋代城市中的市
有时间的控制
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
受官府严格控制
打破时间的限制
(夜市、晓市、鱼市)
分散 在城中
明清:
市镇商业繁荣
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
主要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经济职能加强
职能
三、重农抑商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原因:
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
②法家的抑商思想随法家人物的政治活动而被付诸实践
2、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时间:战国时期
商鞅的重农抑商政策:
①严格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②征收较重的租税
③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实行盐铁官营
3、汉高祖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4、唐朝中期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
5、明清坚持重农抑商,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贸易
6、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A、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B、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的落后。
1、我国最早的职业商人产生在( )
A 原始社会末期 B 商代 C 春秋战国时期 D 秦代
B
△巩固练习:
2、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
A 政府统一管理商业 B 对商人进行思想控制
C 发展经济的需要 D 驱使商人为政府服务
3、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是在( )
A 西周 B 春秋战国 C 西汉 D 唐朝
B
D
4、汉唐时期,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 泉州 B 明州 C 杭州 D 长安
D
5、下列与隋唐时期商业繁荣无关的是( )
A 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凿
B 出现了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C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D 集镇、夜市兴盛
6、两宋商业的发达表现在( )
①城市中市坊界限被打破 ②商业活动没有时间限制
③商品种类增多 ④海外贸易频繁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D
D
7、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有①重征商税 ②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③严格限制商人活动 ④限制商业活动在大城市中进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下列对重农抑商 政策的演变历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伴随着强调耕战思想的兴起而崛起
B、使汉代私人工商业者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C、中唐以来有所松动,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D、明清时期与世界联系逐渐密切,逐被放弃
C
D
商朝的货币—贝壳
从经商到从政为秦相
“奇货可居” 、“一字千金”
弃政从商, 自称陶朱公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商人(私商)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秦都咸阳
楚都郢
齐都临淄
赵都邯郸
燕都蓟
魏都大梁
韩都郑
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徽商的房宅
乔家大院
山西平遥市城楼
日升票号
北宋汴京城
唐朝长安城
西汉丝绸之路
陆地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敦煌
楼兰
龟兹
疏勒
南宋的主要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