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课件: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课件: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0 21:1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九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兴起的前提和条件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1、前提:
2、条件: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获得大量资本
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原料
殖民地遍及世界、市场需求极大
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
生产技术
资本
劳动力
原料
市场
(必要条件)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兴起的前提和条件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1、前提:
2、条件:
(二)进程
1、机器的发明和动力的革新
“万能蒸汽机”
瓦特
技术变革
碎石路
约翰·麦克亚当
交通运输
蒸汽抽水机
安全灯
托马斯·纽可门
汉弗莱·戴维
采 矿
焦煤炼铁法
达比父子
冶 金
飞梭
约翰·凯伊
棉 纺
发明
发明家
行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蒸汽时代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车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进程
1、机器的发明和动力的革新
2、工业城市的兴起
3、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陆上交通
海上交通
——铁路时代
——汽轮
蒸汽机车
史蒂芬孙
火车
早期英国的火车
1807年克莱蒙特号蒸汽船
4、扩展
英国(18C中期)
欧美(18C末)
(三)影响
1、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3、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4、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二、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时间(19C下半叶)、标志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资金等)
3、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三)进程
(二)条件
英国 贝塞麦炼钢法、
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炼钢法
钢铁
德国 西门-马丁炼钢法
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塑料
雷佩
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
柏琴
提出使用有机化肥
李比希
化学
柴油内燃机
狄塞尔
汽油内燃机
戴姆勒
交通
发明
发明家
行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英国 贝塞麦炼钢法、
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炼钢法
钢铁
德国 西门-马丁炼钢法
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塑料
雷佩
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
柏琴
提出使用有机化肥
李比希
化学
柴油内燃机
狄塞尔
汽油内燃机
戴姆勒
交通
发明
发明家
行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意义最突出
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
电气时代
有线电话
想一想今天
的电讯事业
哪些新的发展?
二、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时间(19C下半叶)、标志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资金等)
3、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三)进程
(四)影响:
(二)条件
(见名师大讲堂)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一) 工厂制度的建立
1、建立
2、特点
(二) 大企业时代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特点比较
摩根、洛克菲勒、三井、西门子等
合作
联合
分离,高级专业人才管理
大企业时代到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瓦特的蒸汽机工厂
政府不加干涉
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不分离
中小企业占多数
工业时代早期
代表企业
与政府的关系
信奉的理念
所有权与经营权
企业
规模
时期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 19C末20C初
2、方式
1)国际贸易的发展
2)人口的流动
4)武力威逼
3)资本的流动(资本输出或对外投资)
1)16至18世纪中期,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过程
4、影响
(1)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 发展;
(2)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 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 经济结构发展壮大;
(3)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 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 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