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课件: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课件: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0 21:1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3课
导 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
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
来的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了。然而,1929年的世界经济
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导致这一体系遭
受重创。战后是什么使这一体系得以重新确立?
它的支柱是什么?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什么
影响?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来进行探究。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会议背景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日的临近,为防
止战争悲剧重演及规划战后世界的秩序,许多有
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会议背景
2.会议内容
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4年7月1日至22日,44个国家(包括中
国)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
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讨论建立战后国际货币
体系。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
后决议书》以及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
协定》。它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奠定了基础,
也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
位。人们把这次会议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
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课堂设问一
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
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
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意日三国走上使用武力重新
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你认为有道理吗?
有一定的道理。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时,各
国面对恶化的形势,转嫁危机,设置关税壁垒,
从而引发了倾销战、关税战,使危机程度更加严
重。各国以邻为壑的利己主义政策导致了资本主
义世界的不断分化。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
相对薄弱的德意日逐渐勾结并结成了法西斯联
盟,走上了战争道路。
课堂设问二
许多有识之士主张战后建立有效的机制,以
稳定世界经济。你认为其主张有何积极意义?
①协调世界经济;
②稳定经济秩序;
③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
课堂设问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格局造成了怎
样的影响?
德、日、意三个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受战争的影
响,实力大为削弱;惟独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
中大大膨胀,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欧洲
世界中心
美国
世界霸主
课堂设问四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确
立了霸权地位?
在工业生产领域,美国占了压倒优势;
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
国,其出口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的32.5%;
在金融方面,美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占资本主
义世界总储备的74.6%。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1.两个重要机构
两大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成立时间:
1945年
宗旨
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
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
国际货币合作,通过短
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
收支不平衡。
规定
35美元稳定等价于1盎
司黄金。各国实行可
调节的固定汇率制。
根据各国认缴资金决
定投票权。
国际货币金融
体系两大支柱
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标志
35美元 = 1盎司黄金( 31.1035 克 )
两大机构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成立时间:
1945年
宗旨
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
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
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规定
根据各国认缴资
金决定投票权。
贷款对象开始主
要是西欧,后逐
渐转向亚非拉国
家。
世界银行标志
世界银行总部
两大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在成员国180多个,中
国是成员国之一。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国
应缴的份额,现在资金约2000亿美元,其中我
国约为46亿美元。
世界银行现有成员国180个,
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
席位。
知识链接
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大会。
世界
银行成员
国国旗。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其他国家货币的
比例。固定汇率是国与国之间实行固定的货币兑
换比例。固定汇率制在一定时期内能起到稳定经
济秩序的积极作用,但它明显缺乏弹性,难以实
现自我调节功能。浮动汇率制是指政府不再规定
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政
府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
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而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
度。
1971年,美国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标
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1.两个重要机构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果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
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各国的货币保持与
美元的固定汇率,美元则与黄金保持固定比价,
这样,美元就取得了高于其
他国家货币
的地位。美
元成为国际
支付手段和
储备货币。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转绕着美元转。”
课堂设问
请思考:应如何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
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
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
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③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
作用。
④它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
扩张的工具。
三、国际贸易体系的确立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1.确立的背景
签署关贸总协定
背景
①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
与合作的必要。
③战后美国为有利于其商品的输出而积极倡
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经过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
税及贸易总协定》,第二年正式生效。由此形成
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三、国际贸易体系的确立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1.确立的背景
2.关贸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①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
国际性多边协定, 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
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1996年
改为世界贸易组织。
②它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
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③关贸总协定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
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
的发展;它构成了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的支
柱,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面发
展,它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世界经济组织与中国的关系
李鹏会见世界银行行长
朱镕基会见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布雷顿森林体系
(金融)
(货币)
(贸易)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
国际复兴
开发银行
关税及贸
易总协定
(世界银行)
(1996年由世
贸组织取代)
课堂设问
如何评价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消极作用:美国的特权及支配地位,为其霸
权政策服务,有利于其对外经济扩张。
积极作用:它们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
历史趋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反映
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课堂总结
本课讲述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
易体系的形成及产生的深远影响。美国倡导建立
这些体系的根本目的,首先是确保自己的经济霸
主地位,然后是稳定资本主义统治、对抗社会主
义的苏联。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稳
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
展。中国的加入,不但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发
展,同时也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为中国经济
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