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廉颇未老乐悠悠
何处望神州
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古兴亡多少事
金戈铁马战不休
天下谁英雄
赢得功名在身后
蓦然回首数风流
非皇非帝
非君非诸候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弓如霹坜惊弦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而去
怎见气吞万里如虎
一笑人间万事
春风不染白发
怎忘寒冬冰秋
醉里且贪欢笑
辛弃疾 词曲:羽泉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
文学,蕴涵着文字内在的永恒的魅力,经典作品能让人们感觉到文学穿越时空的恒久的力量。
中国传统文学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之中,有着自己灿烂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容、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是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形象而具体的表现和反映。中国人对古典诗词的陶醉,更是历经了上千年而愈加醇厚。
传统需要的是继承与革新,让我们在这一节课里一起来欣赏中国的古典诗词小说经典,培养感受美的能力吧。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元曲
春秋诗经
战国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
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500年的诗歌,分三部分:
各诸侯国民歌
宫廷乐曲歌词
宗庙祭祀歌词
《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光芒。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一、《诗经》:创作时代和主要内容
注释:奴隶们在不堪忍受像硕鼠一样的奴隶主剥削和压迫的情况下,准备远走逃亡。更为可贵的是,诗歌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的美好理想,试图寻找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平等的社会,这虽然在当时根本不存在也根本不可能达到,但毕竟比单纯的指责前进了一大步。
国风· 硕鼠(部分)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一、《诗经》:风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作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注释:这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也是一首炽热感人的情歌。一位男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醒时梦中不能忘怀,而又无法追求到。面对悠悠的河水,目迎水流中浮动的荇菜,姑娘美丽的身影时时闪现在眼前,这更增添了他的痛苦,以致出现了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协谐欢乐的婚后生活。诗中的相思之情是坦率的、大胆的,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这种浓烈感情和大胆表白,正是生命欲望和生性本能的自然显露。
国风 · 关睢(部分)
一、《诗经》:风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作
注释:远方的伊人在水的另一方,隔着层美丽忧伤又如雾般的屏障,依稀看得见却又总是隔的那么远,苦苦追寻,却总也追不到,只能远远地注目。这样的表达是多么的含蓄,多么的委曲,多么的微妙,如小溪般细细流出,流露的是一种哽咽,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悲调无奈的小溪让你久久不能忘却,不能释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国风 · 蒹葭(部分)
一、《诗经》:风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作
两千多年前的远古社会在生活条件上是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的,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却偏偏贫于物质,富于精神。
《诗经》中的精华就出自两千多年前的民间,“国风”中的爱情诗能够历经时间的淘洗,跨越千年而始终保有新鲜生命,其内在原因大概是原始的风貌,和谐的自然环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物欲的追求世俗的功利,因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却少有伟大的诗篇诞生。
《诗经》
日前长沙一家啤酒品牌推出“屈原广告”,大致内容是,屈原悲闷地站在江边,一边口里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边摆出要投江的架势。就在这时候,坐在屈原身后的一位打扮洒脱的现代年轻人奉劝屈原说:“人都死了,你还能求索啥?”结果屈原一扫愁容,与这位现代年轻人席地而坐,开怀畅饮该品牌啤酒。
这条广告播出后,不少观众斥之无聊,纷纷表示不能这样拿历史文化名人开涮。一位网友在网上留言称:
二、楚辞:屈原和《离骚》
屈原形象不可侮!
1、代表人物: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礼魂之屈原剧照
二、楚辞:屈原和《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该诗作长达375句、近2500字,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千变万化,雄伟奇观。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楚国与人民的挚爱,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楚辞特点:不是整齐的四言体,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二、楚辞:屈原和《离骚》
2、作品特点: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离骚》—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二、楚辞:屈原和《离骚》
三、汉赋:带韵散文、铺张华丽
1、时代背景:
吸收了《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以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描写诸侯、天子游猎盛况,和宫苑的豪华壮丽,歌颂大汉帝国的权势、大汉天子的威严。
汉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赋的特点:
图为电视剧《凤求凰》。司马相如才华横溢,倜傥风流,以辞赋名世。在蜀中,他以琴心挑得富豪之女卓文君私奔,传为佳话。后为汉武帝写成冠绝一代的大赋《子虚赋》和《上林赋》。他是汉赋的奠基者,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赋家。
三、汉赋:带韵散文、铺张华丽
3、主要代表:司马相如、班固等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无不浸润着诗歌所留下的印记。它早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潜移默化中流传下来。
在生活中,当我们吃饭时,不小心浪费了粮食,我们的父母会敲敲桌子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我们在家玩耍,
浪费了时间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又会告诫我们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我们取得成绩时,我们的老师又会教诲我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歌早已渗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分离不开。
真正的好诗能使人在浮华喧嚣中返归宁静和纯朴。唐诗,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将中国的诗歌成就推向历史的顶峰。下面,我们一起悄然地迈进诗林长廊去深情地欣赏唐诗的千古绝篇吧。
唐代诗歌为何如此繁荣?唐诗有哪些特点?
特点:
原因:
1、大唐帝国的繁荣、开放和多元的文化; 2、科举制度的确立; 3、太平盛世的安乐给初唐和盛唐的诗人带来灵感; 4、安史之乱后走向衰落的唐朝也造就一批伟大诗人
唐诗题材丰富,流派众多,体制完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
初中 唐
中晚 唐
社会安定国力强大
政治黑暗战乱频仍
一、边塞诗人:王昌龄
二、山水田园:王维
三、一代诗仙:李白
四、千秋诗圣:杜甫
五、新乐府派:白居易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塞诗: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是后世诗人可望不可即的高峰。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田园诗: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情和景是水乳交融中写出来的,从一个例子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浪漫主义: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的杰出者,被尊为“诗仙”。他的长篇诗作,大都是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豪情满怀,一气呵成。艺术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在其诗作中比比皆是。
现实主义:“诗圣”杜甫是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忠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和人民命运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如果说跟随唐诗上路是一种“梦回大国”的冲动,跟随宋词上路则是一种寻找我们文化中的“细节”之旅。跟着宋词去旅行,是一次“唯美”的旅行。人生的最好的时光,应该浪费在最美好的事情上。品词、赏山、悦山,人生何不乐哉! 宋词不但美在情感,还美在意境。一首首词中展示出了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一个个不羁的灵魂。现在,让我们跟随宋代先贤的情感脉络,去品味山水人情中所散发出的缕幽备与艺术魅力吧!
宋代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和城市日趋繁荣,市民队伍壮大,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两宋之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便于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
起源民间,又称“长短句”,可以更加灵活自由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
宋词
宋词繁荣的原因
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1、婉约派音节谐婉,情调柔美;
如:李清照、柳永等
2、豪放派视野广阔,恢弘雄放;
如:苏轼、辛弃疾、岳飞等
《历代词话》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
宋词派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破阵子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点绛唇
(宋· 李清照)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剗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元曲产生的时代背景
1、元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阶级矛盾尖锐;
2、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
3、元代读书人处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卑下地位;
4、政治专权,社会黑暗。
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散曲多感叹时世、歌唱山林隐逸,既表现了元曲作家蔑视正统礼教,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思
1、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2、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3、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
4、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
明清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5、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明朝“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四大奇书”之称与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向的社会现实相关联。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
明朝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
《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 《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
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曹雪芹
《红楼梦》
蒲松龄
《聊斋志异》
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
清朝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
借鬼怪宣泄对社会现实不满
吴敬梓
《儒林外史》
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是中国古代小说最为繁盛的时期。从汉末以来延绵不绝的笔记小说,从唐代以来日新月异的传奇小说,从宋代以来流传广泛的话本小说,从元末以来蔚为大观的章回小说,在明清时期无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展示了矫健挺拔的雄姿和叱咤风云的气魄。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真切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说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