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课件: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课件: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0 21:1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等待戈多》剧照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用史实说明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引言导读:
1、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
(2)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金钱主导一切;
(3)文化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
2、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反映了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在这两个世纪里,主要的文学形式诗歌、小说、戏剧各自取得了巨大成就。
3、我们从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了解的,说说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一)诗歌: 浪漫主义/18C末19C上半期
1、拜伦
2、雪莱
(二)小说:批判现实主义、无产阶级 革命文学/19世纪中后期:
1、《人间喜剧》(巴尔扎克)
2、《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3、《母亲》(高尔基)
(三)戏剧:现代主义/20世纪中期
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剧照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宏观结构)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但战争与革命加剧了混乱,使启蒙思想家预言的理性社会失去了现实可能。而资产阶级对工人的统治加深了阶级矛盾。社会动荡、阶级压迫、私欲横流使人们对现实生活感到普遍失望。
(2)经济上:工业革命向欧美各国延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金钱主导一切;
(3)思想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
社会存在决定艺术风格,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代表人物及作品:
(1)拜伦
A、诗风特点:
B、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
(2)雪莱
A、诗风特点:
B、代表作:《西风颂》
具有民主思想、反叛精神,追求个性解放(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外来侵略,塑造“拜仑式英雄” )、犀利批判、“辛辣讽刺现实社会”(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现象、嘲讽纸醉金迷的芸芸众生)
表现真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未来社会充满幻想和憧憬。
你能说说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吗?
P73《自测1》:两人的诗歌各具什么风格特点?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浪漫主义文学代表;3、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P70)。
A、从表现手法上看:
B、从作品内容来看:
4、浪漫主义的影响:
P70“浪漫主义的作品对下层劳动群众……给人以极大的鼓舞,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塑造鲜明的个性形象,注重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想象奇特、丰富,夸张、对比强烈,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崇尚民主、自由、解放、个性,猛烈批判社会现实,但对未来社会充满憧憬与信心。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镜子,生动反映社会变迁
同步练习:1、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是
A、《人间喜剧》
B、《西风颂》
C、《唐璜》
D、《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2、被誉为诗坛拿破仑的是
A、拜伦 B、雪莱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
3、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上述引文主要指出了:
A、启蒙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B、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C、荒诞派文学流行的时代背景
D、古典主义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4、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不满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5、拜伦、雪莱是同时代齐名的两位诗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人都是英国人,且是好友,但诗风却不同
B、两人一起参加希腊民族解放战争,拜伦因此去世
C、“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名著《唐璜》
D、《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体现乐观精神的浪漫杰作
6、欧洲浪漫主义诗篇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专制
B、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C、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
D、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9C中-20C初)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上: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并巩固发展。
(2)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贫富差距拉大,阶级矛盾尖锐。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呐喊,而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批判现实主义迅速风靡欧洲。
P73《自测2》: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社会存在决定艺术风格,尖锐矛盾呼唤批判现实。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9C中-20C初)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
2、代表人物及作品:P70 四部
(1)(法)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划书落实要点)
(2)(俄)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划书落实要点)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注重细节描写,客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2)深刻揭露、无情批判
(3)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追求人本主义理想,主张社会改良。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9C中-20C初)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
2、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2)(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成才》P94)
(1)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深刻揭露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2)其经典作品,是人们认识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为人类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瑰宝。
(3)由于历史的局限,批判现实主义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1、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人间喜剧》(巴尔扎克)
(1)宗旨:
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立志使自己的作品
成为一部完整的法国历史
(2)内容:
① 由91部小说组成,展示了
19世纪前期的法国社会生活
②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
的罪恶
(3)评价: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4)其中代表性小说之一:《欧也妮.葛朗台》
〔自我测评2 〕 以《人间喜剧》为例,简析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1、《人间喜剧》(巴尔扎克)
2、《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1)内容: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2)评价:是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苏联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
托尔斯泰和夫人
〔自测3〕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母亲》
1、背景:
19C后期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激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2、代表人物
高尔基《母亲》,描写工人阶级
的生活和斗争,反映工人阶级不畏强
暴坚持革命的精神
3、评价
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同步练习1、确立了托尔斯泰世界文学大师地位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巴黎圣母院》
C、《安娜·卡列尼娜》 D、《等待戈多》
2、下列关于巴尔扎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
B、用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C、《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D、被恩格斯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3、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说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司汤达 D、哥德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20C50-60年代
1、荒诞派的历史背景:
①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严重社会问题使资本主义社会弥漫着一股集中体现在社会现实和个人发展之间矛盾冲突方面的精神危机。
②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反传统、反理性:表现手法夸张怪诞,强调个人主观感受,渲染人物精神创伤)潮流兴起。
2、代表: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开山之作/里程碑、获诺贝尔文学奖 (阅读教材,加深了解)
3、现代派文学的影响:P73最后一段“给文学领域……多元发展局面”。
同步练习1、开荒诞戏剧一代先河的是剧作家是:
A、罗曼·罗兰 B、巴尔扎克
C、雪莱 D、贝克特
2、1946年法国剧作家贝克特因《等待戈多》而获诺贝尔奖,他之所以获奖是因为:
A、它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B、它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
C、它无论就内容和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
D、它“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同步练习3、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4、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各种文学艺术流派深刻反应社会历史现实,主要流派出现的顺序是:
A、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
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如果可能,我将教导石头飞起来打击世上的暴君。——拜伦
希腊群岛呵,美丽的希腊群岛! 火热的萨弗在这里唱过恋歌; 在这里,战争与和平的艺术并兴, 狄洛斯崛起,阿波罗跃出海面! 永恒的夏天还把海岛镀成金, 可是除了太阳,一切已经消沉。
让我攀登苏尼阿的悬崖, 可以听见彼此飘送着悄悄话, 让我象天鹅一样歌尽而亡; 我不要奴隶的国度属于我
干脆把那萨摩斯酒杯打破!
拜伦(1788—1824)英国没落贵族,10岁继承男爵爵位,毕业于剑桥大学,深受启蒙主义的熏陶。成年后,正逢欧洲各国民主、民族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他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积极接近英国的工人运动,亲自参加意大利的统一革命活动和希腊的独立战争。1924年拜伦去世时希腊举国哀悼,他是无私的爱国主义象征与希腊人民的英雄。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要是冬天已经来了,
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不是心坎中流露出的诗,通通不是真正的诗。雪莱是真正的诗的作者,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郭沫若
雪莱(1794—1822)英国诗人,生于贵族家庭。先后就读于著名的伊顿中学、牛津大学。由于思想叛逆,因写反宗教的哲学论文而别大学开除。雪莱受卢梭等人的影响,他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最终与保守的家庭决裂。因写诗歌鼓动英国人民革命及支持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1818年被迫迁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支持意大利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2年渡海遇风暴,不幸乘船溺死。死后葬于罗马,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刻着:“雪莱,众心之心。”
毕加索《巴尔扎克像》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 91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毕加索
《巴尔扎克像》
《高老头》书影
《交际花盛衰记》书影
巴尔扎克主要作品
中译本的书影
《欧也妮·葛朗台》书影
《贝姨》书影
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
所作的巴尔扎克雕像
巴尔扎克1850年8月18日病逝,逝世后三天,在拉歇兹神甫公墓下葬。雨果在葬礼上致悼词。
对巴尔扎克的评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他为我们留下的作品,一座高大而坚固的,建立在花岗岩基石上的丰碑。
——雨果
通过《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
——恩格斯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处女作中篇小说《童年》于1852年问世,早年相继写了中篇小说《幼年》《少年》以及一系列描写高加索战争和克里木战争的短篇小说。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列宁
P73《自测3》: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因为《战争与和平》是以拿破仑入侵俄国期间的俄国社会生活和两军大战的生动画面作为背景,托尔斯泰描绘出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赞扬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面,因此被称为是“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托尔斯泰的名言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托尔斯泰庄园的主楼
托尔斯泰墓地
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位于俄罗斯联邦图拉州的亚斯纳亚·波良纳镇。它占地约380公顷,树木成荫,风景优美。托尔斯泰在名著《战争与和平》和《复活》里多次描述这里的景色。人们把这里称为托尔斯泰的“摇篮和坟墓”。1882年之前,托尔斯泰居住在这里。
托尔斯泰庄园的书柜
托尔斯泰与高尔基
托尔斯泰全家福
托尔斯泰在乡间
P73《自测4》: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
《等待戈多》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展开,它试图论证:我们存在,所以我们等待,因为我们等待,所以我们存在。“戈多”也许只是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它引发人们对于更深度问题的思考,如:从未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就被投入到了世界,投入了生存,我们如何才能和这个事实妥协?我们是谁?自我的本质是什么?看似荒诞不经的喜剧,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的深度思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正是《等待戈多》的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