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课件: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课件: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0 21:1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第18课
音 乐 与 美 术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价值。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总体特点(时代性、多样性、民族性)
引言导读:19世纪以来,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为音乐与艺术发展提供较为有利条件。
宏观结构
一、近代艺术
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印象派绘画与音乐
二、现代艺术
现代派美术
现代派音乐
一、近代艺术
(一)从古典主义音乐到浪漫主义音乐(18、19世纪之交)
时代背景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
(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科技: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科技进步;
(4)18世纪以来的音乐成果及音乐家努力。
1、古典主义音乐:
(1)代表人物:贝多芬、海顿、莫扎特(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
(2)古典主义音乐概念及特征:见P74
自我测评1:如何评价音乐大师贝多芬?
(从时代背景、作品特点、成就地位等角度思考)
贝多芬
(1)作品成因:时代与个性结合的产物
(启蒙运动和追求进步和自由)
(2)作品特点: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
蕴涵深沉的哲理
(3)成就地位:
① 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交响乐的新形式
② 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
③ 九部交响乐都是古典音乐瑰宝
④ 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创浪漫音乐
先河
一、近代艺术
(一)从古典主义音乐到浪漫主义音乐
1、古典主义音乐
2、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鼎盛)
(1)浪漫主义音乐背景(可结合浪漫主义文学背景分析)
①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音乐更深刻表现人性,反映社会生活。
② 各国面临不同社会问题使音乐发展呈现多样性和民族性
(2)浪漫主义特点:抒情、个性、独创、热烈奔放
(3)代表:开创者——贝多芬,代表——舒伯特、肖邦、柴科夫斯基
近代美术(19世纪以来)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二)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30年代前后)
(三)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
(四)印象画派(19世纪后半期)
现代美术(20世纪以后)
大卫
《马拉之死》
(一) 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特点:理性、严整、和谐
背景:法国大革命动荡年代,追求英雄主义精神。
(一) 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特点:理性、严整、和谐
背景:法国大革命动荡年代,追求英雄主义精神。
大卫《拿破仑加冕》
(二)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30年代前后)
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对“理性王国”失望
2、特点:强调色彩,注重感情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三)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
1、背景:资本主义统治巩固,弊端暴露
2、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反映劳动人民的
苦难生活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米勒《拾穗者》
一、近代美术(19世纪以来绘画艺术)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二)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30年代前后)
(三)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
(四)印象派艺术(19世纪后半期)
1、背景:
①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以挑战性姿态面向传统
②19C光学科技启发艺术家对传统艺术质疑、反叛、创新
2、领域:
(1)印象派绘画
①特点: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强调
光与色,捕捉瞬间的动态。
②代表人物作品:莫奈《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塞尚、高更、凡·高
③影响: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影响音乐创作,
形成印象派音乐。
(四)印象派艺术(19世纪后半期)
2、领域:(1)印象派绘画 (2)印象派音乐
A、含义及特点:强调音响和音色 B、代表:法国的德彪西《牧童午后·前奏曲》
3、印象派艺术影响 (1)开辟欧美绘画与音乐语言新天地 (2)拓展审美领域 (3)提供发挥个性新途径 (4)孕育20世纪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
二、现代艺术(20世纪以来)
(一)背景:P76
1、两次世界大战、多次经济危机及工业化带来快节
奏造成心灵困惑
2、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大调整,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迅速变化
3、哲学和心理学的影响使一些艺术家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束缚,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着重内心“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4、20世纪以来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
二、现代艺术
(一)背景
(二)现代派美术
1、代表:毕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等
2、特点:夸张、变形、抽象的表现方法,
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3、流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
义等
(三)现代音乐
1、特点:作家根据各自的创作理念谱写各色各
样、风格独特的乐曲
2、流派:新古典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
电子音乐、空间音乐等
3、影响:大众化,多元化;尊重民族
音乐发展,推动世界音乐发展
宏观把握:你能概括19世纪以来音乐有什么流派吗?自主复习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主要特征。
近现代音乐艺术
(一)古典主义音乐(18、19世纪之交)
(二)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叶鼎盛)
(三)印象派音乐(19世纪后半期)
(四)现代音乐(20世纪以后)
宏观把握:你知道19世纪以来美术有什么流派吗?自主复习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主要特征。
宏观把握:你知道19世纪以来美术有什么流派吗?自主复习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主要特征。
19世纪以来绘画艺术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二)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30年代前后)
(三)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
(四)印象画派(19世纪后半期)
(五)现代美术(20世纪以后)
特点:理性、严整、和谐。背景:法国大革命动荡年代。追求英雄主义精神。代表: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特点:强调色彩,注重感情。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对“理性王国”失望。代表: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特点:表现社会现实。背景:资本主义统治巩固,弊端暴露。 代表:米勒《拾穗者》、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特点:强调光色、个人感受。背景: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光学科技。代表:莫奈《日出印象》、凡高《向日葵》
特点:反传统,反理性,重视内心。背景:战争、经济危机、工业化快节奏、科技发展。代表:毕加索《格尔尼卡》
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篇章。贝多芬的作品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其享誉世界的作品有《月光奏鸣曲》《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合唱交响曲》等。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特点和成就
贝多芬仰慕拿破仑,拿破仑率领大军直逼维也纳,他把拿破仑当作建立伟大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交响曲,写着“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贝多芬勃然大怒,他抓住乐谱的封面撕个粉碎。当这首交响乐出版时,他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这个在艺术上反封建反专制、为自由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战士,还继续创作了大量充满激情的乐曲,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贝多芬《欢乐颂》
贝多芬的第九部交响曲取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日出·印象》
1872年,莫奈创作闻名于世的 《日出·印象》。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此画于1874年4月15日第一届“独立派”画展中展出,《喧噪》杂志记者勒鲁瓦以这幅画题写一篇评论文章,“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欣赏名画,分析其艺术特色
莫奈《鲁昂大教堂》
莫奈
莫奈及其代表作品
《干草堆》
《绿衣女子》
《沙发上的莫奈夫人》
莫奈自画像
《睡莲》系列
莫奈在晚年的一件最重要的作品是系列画《睡莲》。1893年,把吉维尼村附近的埃普特河水引进他院子里的一个人工修建的池塘,又在池塘中架设一座日本式小桥,池塘的周围种植垂柳和多种花卉,塘中则种满了睡莲。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
《睡莲池》中的日本式小桥
塞尚
塞尚(1839—1906),法国人。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都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1、塞尚及其代表作品
后印象派
《玩纸牌者》(油画,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在这幅画上,塞尚将两个沉浸于牌戏中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表现得平和敦厚、朴素亲切。虽然主题十分平凡,然而画家却通过对形状的细心分析以及通过诸形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题材获得崇高和庄严之美。
塞尚及其代表作品
塞尚 《圣维克多山》
圣维克多山位于法国南部塞尚家乡的附近。在这幅画中充满了有力的线条,塞尚用这些线条组织了他的画。在画的中部,有一棵高大的冷杉树,把画分成了两半,但这棵树并不是笔直的,而是微微向右倾斜,使它看起来像是在随风摇摆一般,这样画面才不至于太过呆板。在画的中部,有一条高架桥,从左至右,向下微微倾斜。为了平衡画面,塞尚在左边画了另一组冷杉树,笔直的线条,像一根楔子打进了画的左边。
塞尚及其代表作品
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
凡·高
凡·高 (1853—1890),生于荷兰。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2、凡·高及其代表作品
《十四朵向日葵》
《向日葵》系列画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当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凡·高代表作品
《夜间的咖啡座》
《阿尔的朗卢桥》
《星月夜》
《加歇医生》
凡高作品
德彪西
《牧神午后·前奏曲》
这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可以认为,德彪西通过这一作品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
我希望为音乐带来比其他艺术更大的自由,因为音乐并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自然与想像的神秘结合。
——德彪西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先后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904年,他定居巴黎,从此在法国生活近70年。他早期的绘画受印象派的影响。1907年,毕加索代表作《阿维农的少女》问世,从此与勃拉克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后来形成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毕加索创造力惊人,一生创作油画1800多幅,素描7万多件,还有版画、雕塑和陶瓷制品等。其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极大影响,享有很高声誉。
《阿维农的少女》
《阿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请仔细观察分析两幅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判断它们可能属于什么时代的哪一美术流派?说明理由。
20世纪现代主义
19世纪后期印象画派
《镜子前的少女》
《戴帽的女人》
《三个乐师》
毕加索作品
《坐着的女人》
《毕加索自画像》
《格尔尼卡》(普拉多博物馆藏)
布面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1937年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仔细观察这幅作品,思考它属于哪个美术流派?是谁的作品?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1935—1977),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使摇滚乐在世界范围的流行普及化,他的唱片销售量超出历史上任何一位歌手,时至今日,超出一百亿张。他的单曲中有56首全球销售量超出一百万张。他在美国创下18首冠军曲的纪录。他主演过33部电影。
猫王
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来自英国利物浦的著名四人摇滚乐队组合,也译作“甲壳虫乐队” 。他们在1962年与EMI百代唱片公司签约录制唱片。1963年初,单曲唱片“Please Please Me”登上英国排行榜首位。1964年,甲壳虫首次前往美国演出。1966年在东京的日本武道馆举行了大规模的音乐会;1966年8月29日晚在旧金山举行最后一场收费现场音乐会。
P77解析与探究
请思考:如何看待现代派美术创作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有些人看不懂毕加索的作品,即否定它们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你认为对艺术品的评价是否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标准?
评价艺术作品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标准。艺术创作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毕加索的作品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变迁对人们思想感情和哲学思考带来的影响。毕加索是现代最杰出的代表、他善于吸收各类绘画的不同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见新古典派、超现实派和表现派等各派艺术风格的痕迹。他粗 、刚强的个性和时代因素彼此结合并始终展现于画作之中,从而使其作品在缤纷错乱中又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自我测评1
1.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评价音乐大师贝多芬?
主要特征:重视规范化,要求风雅、高尚、审慎与节制、侧重于形式与技巧的表现,将感情的表达作为一股潜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式内,强调着形式的严谨。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出于社会环境和自身的才能,使音乐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内容的扩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的曲式布局,动机型的主题运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基础上的离调变音体系,成为贝多芬的和声风格特征;灵活的离调转调和大幅度的节奏对比及力度对比,对于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对位法的运用,乐队音响的组合,钢琴音乐的写作,都有鲜明的特点。贝多芬集中了古典主义音乐的精华,开拓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
自我测评2
2.印象派绘画和音乐具有哪些共同点?简析它们的时代背景与艺术价值。
共同点:淡漠题材,牺牲意念上的清晰,追求新颖、微妙、朦胧、瞬间的意境变化。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价值:印象派绘画把光和色彩视为认识对象的核心因素。印象派大胆使用色彩,真正体现出光与色的无穷魅力。印象派主张追求色彩效果,使绘画变得更丰富、自由,也更具有绘画特点。
印象派音乐的艺术价值:印象派音乐是客观的,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它以柔克刚,抑制过分的激情;它重视标题,以有助于引起丰富的联想;它遵循暗示性的原则,以避免过于率直的表达。
自我测评3
3.列举现代艺术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对其艺术价值与影响作简要评价。
在美术方面,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主要代表人物是毕加索。
现代音乐也出现了许多派别,作曲家根据各自的创作理念谱写各式各样、风格独特的乐曲,如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等。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迅速变化。现代艺术反映了人们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在艺术创作上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着重于内心的“自我感受”、“心灵世界”、“自我表现”。
1、既把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炉火纯青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是
A、德彪西 B、海顿 C、莫扎特 D、贝多芬
2、以下不属于古典音乐特征的是
A、反映人类的普遍要求
B、注重形式、讲究协调
C、强调风格高雅、体现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D、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性,偏重于色彩和感情
3、18—19世纪之交,欧洲音乐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从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
B、从古典主义音乐向现实主义音乐过渡
C、从浪漫主义音乐向现实主义音乐过渡
D、现实主义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过渡
D
D
A
4、贝多芬的艺术创作产生的根源是
A、深受启蒙与革命的影响
B、18—19世纪欧洲的巨变
C、贝多芬终生追求进步和自由
D、这一时期是从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时期
5、“我希望音乐带来比其他艺术更大的自由,因为音乐并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自然与想象的神秘结合。”能反映以上思想的音乐作品是:
A、《牧童午后·前奏曲》 B、田园交响曲
C、月光奏鸣曲 D、《天鹅湖》舞曲
A
B
6、现代派美术:
A、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伴生物
B、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
C、采用的语言规范、优美、和谐、明了
D、作品蕴含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7、莫奈的组画《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A、在一天中的同一时期对不同主题进行写生
B、描绘相同的光景与气候
C、不能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鲜明感
D、交织成光与色彩的华丽交响乐
8、西班牙的著名画家毕加索属于下列哪一画派
A、印象派 B、新印象派 C、后印象派 D、现代派
B
D
D
9、20世纪欧洲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从印象派向新印象派转变
B、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
C、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
D、出现了塞尚、高更等著名画家
10、下列有关现代主义美术描述错误的是
A、形形色色的艺术表现方式体现了现代人高昂向上的心态
B、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
C、现代主义美术以反对理性、传统为主要特征
D、艺术家运用现代科技成就探索进行创作
A
C
11、现代派美术与文学史的荒诞派在风格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大胆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②反映了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
③扭曲的、荒诞的表现方式
④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和曲折的情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12、19世纪将光学理论和实践的成果运用于绘画上,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的画派是
A、新古典主义美术画派 B、浪漫主义美术画派
C、印象画派 D、现实主义美术画派
C
A
13、贝多芬在音乐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对交响乐的发展和创新
B、确立了印象派音乐的地位
C、以声音响度和色彩,取代传统音乐的格调与声乐体系
D根据自己的创作理念自由谱写各种风格独特的乐曲
14、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兴起,其发祥地中心是
①奥地利 ②意大利 ③俄罗斯 ④德意志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A
《戴草帽的自画像 》
《带深色毛毡帽的自画像》
《叼烟斗带草帽的自画像》
《耳朵上扎绑带的自画像》
凡高一生很少拍照,然而在1885—1889四年间他却以惊人的耐力画了40多张自画像。完成这些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
少年的毕加索
毕加索在克利希大街的居所
中年毕加索
童年的毕加索
老年的毕加索
《阿维农的少女》
《阿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此画创作于1905年,是毕加索“玫瑰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时年毕加索24岁,刚刚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蒙马特尔定居不久。
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曾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拍卖,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
《拿烟斗的男孩》
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