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9分)
(
)类旁(
)
发(
)图(
)
(
)(
)而上
(
)空见(
)
实(
)求(
)
(
)(
)立异
(
)思广(
)
不(
)下(
)
(
)(
)知著
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提出(问题)
提高(
)
提升(
)
增加(
)
增添(
)
增强(
)
探索(
)
探测(
)
探望(
)
四、句子乐园。(10分)
1.实现了
中国人民
梦想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遨游太空
的(连词成句并加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要迷信书本。我们不要迷信权威。(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平常的事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感悟。(7分)
1.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句话是__________句。这句话中的“_________”加了引号,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句话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小事例说明大观点。(5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作者选用“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三个事例说明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请你仿照本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观点是:小马虎惹出大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精彩回放。(共12分)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成就,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发现。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
秘密),真理并不(遥远
很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
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明
发现)真理。
1.用“\”将括号中不恰当的词画掉。(2分)
2.将选文中画“_____”的语句重新排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中“这样的事例”在选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
”在选文中画出来。(3分)
八、阅读平台。(共13分)
南极考察的艰难历程(节选)
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率领一支装备精良的探险队,从罗斯岛出发,向南极极点进军。
可是,在十多天以前,挪威人阿蒙森率领的人马,已经从罗斯冰障的另一端鲸湾,朝着南极点进发了。
一场惊心动魄的竞赛在南极冰原上展开了!
经过57天艰苦行军,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和他的四个伙伴胜利到达了极点。那一天,极点上空天气晴朗,一望无际的冰原在淡淡的阳光下,显得平静秀丽。阿蒙森和他的伙伴们怀着激动愉快的心情,给对手斯科特留下一封短信,极地上空升起了挪威国旗。
与此同时,斯科特探险队还在途中艰难跋(bá
pá)涉。
路上,探险队遇上了可怕的风暴。马匹病倒了,两部摩托雪橇也抛了锚,探险队队员只得自己拖着190多公斤重的雪橇,在坎坷不平的冰原上缓慢地行进。第二年1月18日,他们才到达南极极点,已经比阿蒙森落后了一个月零五天。他们怀着沮丧(shànɡ
sànɡ)的心情看完了阿蒙森留下的信,踏上了归途。
走下冰原的时候,一名队员不慎摔了一跤,伤势很重,最后冻饿身亡。不久,另一名队员也坚持不住了,他茫然地走出了帐篷,再也没有回来。
真是祸不单行!探险队的口粮不多了。剩下的三个人努力地寻找着来时设下的粮库,却遇上了猛烈的暴风雪。他们不能行进,只好躲在帐篷里。
直到10月份,一支搜索队才找到这三个人的遗体,同时也发现了他们三人历尽千辛万苦找到的、始终没有抛弃的珍贵的“南极化石标本”,这些化石足足有16公斤!
两支探险队的竞争就这样以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1.选择短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打上“√”。(2分)
2.简要概括斯科特探险队在探险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联系短文内容,想想你从南极探险队队员身上读到了什么精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芳草地。(30分)
面对突如其来的车祸,张丽莉老师推开身边学生的瞬间让人至今难忘;花样年华却悄然离开的何玥,在生命最后决定捐献器官的瞬间让人感动;老师在课堂上微笑的瞬间鼓起了你举手的勇气。瞬间,展示的是结果的辉煌,蕴含的是情感的积聚。请以“________的瞬间”或“瞬间的________”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照样子,写词语。(附加题:20分)
四字词语:司空见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字词语:千里送鹅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字词语:不分青红皂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字词语:打破沙锅问到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字词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1.排比 放射线、居里 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一生的奋斗和不朽的功绩
2.发现问题,不断追问
解决疑问,发现真理
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2.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3.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或发展趋向
4.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5.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八、
2.寒冷、饥饿、暴风雪、交通工具瘫痪。
3.南极探险队队员们坚毅、执着、勇敢顽强,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伟大精神。
4.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供参考)
【语文与生活】
追根溯源
群起而攻之
一个鼻孔出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