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水是怎样热起来的》
教科书
书名: 科学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年 7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知道水、空气与固体的传热方式是不一样的。认识水和空气的传热方式,即认识热对流现象。
科学探究
能通过实践研究热对流现象,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利用热对流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相关事例。
科学态度
对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表有探究兴趣。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到热对流是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学合理地利用热对流原理能够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知道水和空气能产生热对流现象。能说出热对流是下面的水或空气受热后上升,上面较冷的水或空气下降,而形成的对流现象。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导入新课、激发探究热情
交流: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走进科学课堂,研究有意思的科学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对热现象进行研究!
5分钟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聚焦本课的研究问题
1.交流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研究了,热在壶中是怎样传递的。而壶把热传递给了水,水又是怎样热起来的呢?
2.观察水烧开的情形,思考水的传热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出示视频:玻璃壶烧水,水烧开水流上下翻滚)
3.学生交流想法:
12分钟
科学实践活动:探究研究水的传热方式
1.通过实际观察,了解真相。
(1)实验观察(播放视频:加热装有水和木屑的烧杯)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分析讨论
2.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实验一,将热水和冷水同时放入室温水中
(2)实验二:混合热水和冷水
3.分析现象,建构热对流概念
谈话:通过刚才一系列的实验以及对现象的观察,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烧水时,为什么水会出现上下交换的现象?
小结:当水的温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时,下面较热的水和上面较冷的水之间会发生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逐渐均匀。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对流。
4.了解空气的热对流(出示图片:空气的热对流)
讲解:请学生回顾一下热空气的知识,联系风的形成原因,结合这幅图来说一说,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
建议:结合图让学生进行分析
3分钟
拓展应用
描述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
1.出示图片
水和空气的热对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观察图片上的内容,请同学们尝试利用刚学习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2.学生分享交流
3.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热对流现象,下节课我们继续热现象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