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7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水中桥 B.缸中鱼
C.镜中花 D.林中影
2.2020年3月10日,今年首个啊“超级月亮”现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 B.“超级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月亮
C.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D.月全食时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
3.下列关于光影和颜色说法正确的是( )
A.皮影戏、水面倒影等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春天百花齐放,我们能看到花的各种颜色,是因为花瓣发出了相应颜色的光线
C.小明的爷爷患老花眼,看报时常用放大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D.小红课上看黑板时,黑板时常会有反光现象,原因是在光滑的黑板上光发生漫反射
4.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过程中的是( )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B.日食、月食都从自身的西面开始
C.天空一片黑暗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5.2015年4月4日(农历二月十六),全球多地上演近百年来持续时间最短的月全食。月全食这一现象发生在月亮、地球和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此时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月全食时,月亮并不会完全消失,而会呈现出古铜色,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红月亮”;而满月是发生月食的必要条件。由以上信息和学过的知识,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月全食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直接关系
B.月全食当天,地球位于图中的AB之间
C.红月亮的出现可能与太阳是复色光有关
D.月食的出现与月球表面无大气层无关
6.去年1月31日晚,在地球上空出现了150年一遇的“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血月,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错误的是()
A.1月31号这天是农历十五或十六
B.月亮绕着地球公转,这一天地球位于太阳与月亮之间
C.我们看到的血月蓝月是由于眼睛接收到月亮发出红色蓝色的光
D.约一个星期之后,天空将出现下弦月
7.该图中①、②、③、④四幅图分别表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名称依次是( )
A.①银河系 ②河外星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
B.①总星系 ②银河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
C.①总星系 ②银河系 ③河外星系 ④地月系
D.①地月系 ②太阳系 ③银河系 ④总星系
8.关于八大行星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类地行星的表面温度比巨行星低
B.巨行星的体积都很大,质量比类地行星要小得多
C.远日行星距太阳都很远
D.各行星公转的轨道倾角都一样,所以具有共面性
9.2018年1月31日出现“蓝月亮”和“红月亮”奇观。所谓的“蓝月亮”就是一个公历月中出现的第二次满月。2018年1月2日和1月31日分别出现了满月,31日的这次满月就是“蓝月亮”;月全食时,部分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之后照到月亮上,抵达月球上的光主要以红光为主,所以月亮看起来就是“红月亮”。据此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蓝月亮发生时间为农历十五或十六
B.1月31日晚出现的月亮不显蓝色显红色
C.假设没有地球大气层,月全食阶段看不到“红月亮”
D.月全食发生时,月球正运动到日地之间且三者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完全在同一平面上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11.地球的两个邻居大行星是( )
A.火星和木星
B.木星和土星
C.金星和火星
D.金星和水星
12.下列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分析图表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
行星
直径(千米)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6 千米)
水星
4879
58
金星
12104
108
地球
12756
150
火星
6794
228
A.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B.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D.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13.太阳系中( )
A.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巨行星是金星
B.离地球最远的大行星是天王星
C.与地球自转、公转周期最接近的是金星
D.类地行星位于巨行星与远日行星之间
14.2015年3月30日(农历二月初六),太阳系的“行星王者”木星与曼妙的“月亮姑娘”近距离接触,上演一幕动人的“星月童话”,我国多地可欣赏到木星合月的美景。此时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景象最接近下列图示中的(图中白色圆代表木星,白色的半圆代表月亮)( )
A. B.
C. D.
15.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球及太阳系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相对于地球排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状。根据图示你可以准确判断图中a是行星中的( )
A.土星 B.火星 C.金星 D.水星
16.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密度仅为地球大气的1%,火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冰组成的极冠,而上覆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
D.火星表层上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17.太阳系中( )
A.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
B.离地球最远的大行星是天王星
C.与地球自转、公转周期最接近的是金星
D.类地行星位于巨行星与远日行星之间
18.瑞士及美国的科学家因首次发现了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被授予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结构和历史的认识。下列关于太阳和宇宙的认识或猜想,已被大家广为认可的是( )
①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
②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③星系一直在运动和变化,宇宙在不断地膨胀
④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9.今年春节期间热映的《流浪地球》被誉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影片中地球为了防止毁灭要逃离太阳系,主要原因是太阳老化并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膨胀巨变,首先它将变为一颗巨大的( )
A.红巨星
B.超新星
C.黑洞
D.白矮星
20.下列概念中,有从属关系,且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是
A.天王星—木星—太阳系
B.银河系—太阳系—宇宙
C.月球—地月系—太阳系
D.哈雷彗星—地球—太阳
二、填空题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侧视方向看,银河系像________。
(2)图中黑点表示________(太阳也是其中一个黑点)。
(3)在银河系外还有千亿个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称为________。它们与银河系一起构成________。
2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② 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是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③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了证据。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④开普勒通过对大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了“行星沿圆形轨道运行”的理论。
(1)图甲为伽利略绘制的系列月相图中的一幅,其对应的月相是________________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如图乙,“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________。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
A 当前被人们认同的理论今后可能会被另一种理论取代
B 科学理论的发现往往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C 只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D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E 技术的进步会促进科学的发展
23.《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解释造成“看不见”的原因是光的________。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24.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以下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_____;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
(2)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_____。
25.读太阳、地球和月球运动轨道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处于如图的四个位置中,可能出现日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可能出现月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当出现如图的月相时,月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_)
A. ①②位置之间 B. ②③位置之间
C. ③④位置之间 D. ④①位置之间
2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乙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图_____,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_____。
(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_____。
A.新月 B.上弦月C.满月 D.下弦月
三、探究题
27.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M 天体可能是(_________)(填字母)
A.水星或地球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地球
(2)与地球相比,M 天体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岩石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 ④没有卫星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一颗普通的_________(选填“卫星”、“行星”或“恒星”)。
(4)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的天体系统是__(选填“太阳系”或“地月系”)。
28.根据图中太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太阳系是由太阳、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许许多多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庞大的天体系统。
(2)八大行星的运动方向都是________________地绕太阳作公转运动。
(3)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源泉都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大连中考)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_(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u/cm
相同
物高h1/cm
相同
像距v/cm
4.0
8.0
12.0
16.0
20.0
24.0
像高h2/cm
2.0
4.1
6.0
8.0
9.9
12.0
(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使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D
3.C
4.A
5.B
6.C
7.B
8.C
9.D
10.B
11.C
12.B
13.C
14.D
15.D
16.A
17.A
18.D
19.A
20.C
21.中间厚,四周薄得铁饼 恒星 河外星系 总星系
22.D B ABE
23.直线传播 E 变高
24.日环食 日全食 日偏食 不能
25.② ④ A
26.甲 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A
27.(1)B (2)①③ (3)行星 (4)地月系
28.八大行星 卫星 自西向东 太阳
29.暗 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与像距成正比 方便改变像距 像高不方便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