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精品课件:鲁科物理选修3-3第2章本章优化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优化方案】精品课件:鲁科物理选修3-3第2章本章优化总结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2-20 21:4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本章优化总结
专题归纳整合
章末综合检测
本章优化总结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项目 单晶体 多晶体 非晶体
外形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物理性质 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各向同性
熔点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无一定的熔化温度
典型物质 食盐、水晶 金属、岩石 玻璃、蜂蜡、松香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仅是指某些物理性质,并不是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例如,立方体铜晶体的弹性是各向异性的,但它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却是各向同性的.同一物质既可以是晶体,又可以是非晶体,如天然的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玻璃)是非晶体.非晶体是物质的不稳定状态,能量大,它可以转化为晶体,如把晶体的硫加热使之熔化,并使它的温度超过300 ℃,然后倒入冷水里,就会变成柔软的非晶体硫,但经过一段时间后,非晶体硫又变成晶体硫了.
关于晶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
C.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主要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
例1
【精讲精析】 多晶体不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A选项错;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B选项错;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C项正确;晶体有空间点阵结构、熔化时要破坏空间点阵结构,故D项正确.
【答案】 CD
1.固体熔化吸热的原因:由于固体分子间的强大作用,使得固体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对固体加热,在其开始熔化之前,获得的能量主要转化为分子的动能,使物体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一部分分子的能量足以克服其他分子的束缚,从而可以在其他分子间移动,固体开始熔化.
如何理解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2.晶体有确定熔点的原因:晶体熔化过程,当温度达到熔点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的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3.非晶体没有确定熔点的原因:由于非晶体没有空间点阵结构,熔化时不需要去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吸收的热量主要转化为分子的动能,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所以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  )
A.破坏空间结点结构,增加分子动能
B.破坏空间结点结构,增加分子势能
C.破坏空间结点结构,增加分子势能,同时增加分子动能
D.破坏空间结点结构,但不增加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
例2
【精讲精析】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用来破坏空间结构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动能不变.
【答案】 B
1.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随温度升高,光照增强及掺入杂质,会大大增强.
2.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的微观本质是组成二极管的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能否顺利穿过PN结决定的.
3.纳米材料的奇特效应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和界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材料科技与人类文明
例3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 ℃至50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B.金属镓的体积在10 ℃到50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C.金属镓的体积在10 ℃至500 ℃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D.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
【精讲精析】 由题中信息知温度计测温范围为18 ℃~490 ℃,精确度高,可以推断,在测温范围内,碳纳米管体积变化很小,而镓体积随温度均匀变化(18 ℃~490 ℃),故错误的应选B.
【答案】 B
章末综合检测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