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5.孔乙己 讲练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5.孔乙己 讲练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9 20:5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孔乙己
人教版
D
B
3.(2020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
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D.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删去“实地”)
B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狂人日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一篇小说的核心,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组成。
C.我国明清时期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状元”。
D.“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解析】A.《狂人日记》被收入小说集《呐喊》;B.人物是一篇小说的核心;C.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状元”指殿试第一名。
D
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廖沙爱憎分明,见酒馆女老板辱骂外祖母,并朝外祖母扔胡萝卜,他一气之下,趁女老板爬下地窖时,盖上地窖盖并上了锁。
B.《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在学业上给了鲁迅无私的帮助。回国后,鲁迅一直保存着他的照片,表示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怀念。
C.《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遇到的小人国国王贪婪残忍,大人国国王贤明正直。
D.《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林冲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个侠义之士,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解析】“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的是武松,不是林冲。
D
6.(原创题)抚顺育才中学九(四)班开展以“走近鲁迅作品中的人物”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你在横线上补充完整。
鲁迅的作品主要刻画平凡人物,每个人物都是一面镜子。
长妈妈,善良淳朴,麻木愚昧,诚实勤劳;
范爱农,懦弱可欺,优柔寡断,倔强耿直;
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Q,朴实无赖,愚昧圆滑,懦弱卑怯。
和蔼可亲
平等待人
认真严肃
(2)语文老师推荐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张琪同学担任这次活动的主持人,
张琪同学却以心理素质不好推辞,请你劝说张琪接受这个任务。
张琪同学,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这是老师和全班同学公认的事实,
心理素质不好就是缺乏锻炼,你只是缺少在公共场合锻炼的机会,
自信一点,你能行的。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1题。(15分)
老圣人
赵长春
①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
②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
③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就拿春分这一天来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④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来。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来了!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来,发奖。
⑤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
⑥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说:“这很有意思。就拿春分立蛋来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代代,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人家外国反而玩疯……”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
⑦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来了。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
⑧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老井早就被填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来,就在老槐树下。原来,那些人又来偷了!
⑨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有个后来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来,写进了他的书里。老圣人保护老碾盘,差点儿拼了老命。
⑩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来,都从外面回来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他说:“别看我,看看咱们的老槐树、老碾盘。”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
?还有,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赌博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这也与老圣人有关。他喜欢管闲事,不怕人家烦。他说:“人都光想着赚钱了,不行,还得讲老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老理,是几千年的好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脸面。”
?想一想,对,就是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说的,提倡的。
?老圣人说:“古人凭心,诚信为本。墨也讲究,内有冰片、麝香、牛黄等,为的是读书人安心、静心。学须静也,静须学也。可惜,好多人做不到了。”
?老圣人九十多岁了,身体很好。他习惯饭前喝水,小半碗白开水。有记者采访,问这是不是他的长生之道。他说:“哪里呀,儿时家贫,每当吃饭,父母先让孩子们喝水,喝完检查,如果碗里控出来水,就少给饭……”说着,老眼泛出泪花,又笑道:“现在多好,吃啥喝啥,都有!”
?老圣人大名叫王恒骧,袁店河畔人。
?叫他“老圣人”,我觉得有些委屈了他,在袁店河的语境里。
?不过,“圣人”的真正意思是很有讲究的。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上这个称呼。
?现在,读书的人少了,越来越少,谁还能再被称为“圣人”呢?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4分)
春分立蛋(1分);操心碾盘(1分);喜管闲事(1分);饭前喝水(1分)。
8.说说第?段两处加点的“就好了”有何表达效果。(3分)
“就好了”,意思都是指治好了病(1分)。两个“就好了”,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赞美了老圣人治病的验方灵验,
也是对老圣人仁义之心的赞美(2分)。
9.文中多处出现“老碾盘”,请分析其作用。(3分)
在“立蛋”一事中,它是场景之一(1分);在“操心碾盘”一事中,它是“讲碾盘的故事”的主体(1分),是老圣人捍卫传统文化的见证,是村子文化的一景(1分)。
10.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老圣人的人物形象。(3分)
老圣人是一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老人(1分);老圣人坚持给孩子们讲春分,讲节气,讲老碾盘的故事,有耐心(1分);老圣人治病的验方灵验,有仁义之心(1分)。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叙事条理清晰,刻画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神态描写,反映了老圣人看孩子们立蛋时内心的欣慰。
C.文中多处使用对比,如老圣人和其他人、大人和孩子、别的村和老圣人所在的村子,通过对比凸显了文章中心。
D.这篇文章启示我们:日子虽然越过越富足,但是好的传统绝不能丢,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并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
【解析】“语言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理解不正确。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