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 讲练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 讲练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9 20:5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词四首
人教版
D
【解析】A.“炙”应读“zhì”;B.“侬”应读“nónɡ”;C.“挑”应读“tiǎo”。
层峦叠嶂

写作
烤熟的肉食
演奏

不屑,轻视
属类,范围
激动
3.下列词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D
4.古诗文默写。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塞荒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想要杀敌卫国、守护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3)(辽阳适应性测试)疫情暴发时,84岁的院士钟南山义无反顾地来到抗疫第一线,无畏凶险,无惧高龄,他是最美逆行者。正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落笔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自己的最高理想,表达出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5)秋瑾在《满江红》中慨叹仗义前行倍感孤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极言对前途的担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鞍山检测)秋瑾的《满江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身不得
男儿列
心却比
男儿烈
5.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谥号文正。________(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其散文名篇《__________》。
(2)《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________派词人的代表。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三苏”,与__________并称“苏黄”,与__________并称“苏辛”。
范仲淹
希文
北宋
岳阳楼记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豪放
苏洵
苏辙
黄庭坚
辛弃疾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派词人。他与另一位山东济南的词人_________并称“济南二安”。
(4)《满江红》的作者是_______,字璿卿,号_______,别署_________,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辛弃疾
幼安
稼轩
南宋
豪放
李清照
秋瑾
竞雄
鉴湖女侠
6.九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诗词之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我们中国人生来就与诗歌相伴,从《诗经》到最鼎盛的唐诗宋词,华夏大地就是个诗词歌赋的国度。中国诗词如火,让山石楼台有了生命的温度;中国诗词如光,让清风明月有了情感的寄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吟咏中国诗词,相逢一段段历史,感受一份份深情,品味百味人生。
中国诗词如月
让金樽斗酒有了心灵的慰藉
(2)你们班将利用班会时间举办班级“诗词大会”,但小明同学不愿意参加,认为背诵古诗词除了考试能用外,其他方面没有多大作用。假如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该怎样劝说他?
内容合理,表达通顺即可。
(一)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2020广安)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风景之“异”,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C.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D.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作者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僚出城打猎所作,粗犷豪放,“狂”字贯穿全篇。
B.词的上片记叙了打猎的壮观场面,一个“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词中多用典故表情达意,“亲射虎,看孙郎”表示作者要亲自挽弓射虎,探望孙郎,豪情溢于言表。
D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苏轼在任密州太守时出城打猎所作,词的上片描绘了出猎时的壮观场面。
B.“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C.词的下片,作者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特点。
【解析】“鬓微霜”是表明自己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对自己委以重任。
B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杨炎正
寒眼①乱空阔,客意不胜秋②。强呼斗酒,发兴③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愿诗愁。风露巧④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⑤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释】①寒眼:眼睛被江上冷风吹得发涩,感到寒意。②不胜秋:禁不住秋天的愁苦。③发兴:引发兴致。④巧:善于。⑤若为:怎样。
10.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追忆了梦境中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和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B.《水调歌头·登多景楼》上片悲秋,开头为全词定下了一个苍凉的基调。“寒眼”指冷落的景物使眼睛生出寒意,其实就是内心凄楚、寒冷。
C.两首词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抒发了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悲愤和苦闷之情。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运用对偶和用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气象阔大,语意爽直,悲壮激越,在历代登楼作品中别具一格。
C
(四)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片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后,国事家事,交织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末句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B.“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C.“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D.词的末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白居易的崇敬之情。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