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函数图象画法
列
表
描
点
连
线
描点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你还记得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吗
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时,首先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取一些值,列表,描点,连线
x
画出反比例函数 和
的函数图象。
y =
x
6
y =
x
6
列
表
描
点
连
线
y =
x
6
y =
x
6
描点法
注意:①列表时自变量的
取值范围:x≠0
② 例举的自变量要具有代表性。
1
2
3
4
5
6
-1
…
-2
…
1
2
3
4
5
6
-1
-3
-2
-4
-5
-6
1
2
3
4
-1
-2
-3
-4
0
-6
-5
5
6
y
x
1
2
3
4
5
6
-1
-3
-2
-4
-5
-6
1
2
3
4
-1
-2
-3
-4
0
-6
-5
5
6
x
y
有两条曲线共同组成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叫双曲线。
x
1
6
2
3
3
2
4
1.5
5
1.2
6
1
6
-1
-6
-2
-3
-3
-1.5
-2
-4
-5
-1.2
-6
-1
…
…
…
…
-6
6
3
-3
2
-2
1.5
-1.5
1.2
-1.2
1
-1
…
…
y =
x
6
y =
x
6
y =
x
6
y =
x
6
从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看,描点法还应注意什么
反比例函数图象画法步骤:
列
表
描
点
连
线
描点法
注意:①列 x与y的对应值表时,X的值不能为零,但仍可以零为基础,左右
均匀、对称地取值。
注意:②描点时自左住右用光滑曲线顺次连结,切忌用折线。
注意: ③两个分支合起来才是反比例函数图象。
2.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由什么确定?
3. 反比例函数 ,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4.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它和两条坐标轴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反比例函数 和 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
它们相同吗?
y =
x
6
x
y
0
y
x
y
x
6
y =
0
议一议:
K>0
K<0
当k>0时,函数图象
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
一、三象限,在每个
象限内,y随x的增大
而减小.
当k<0时,函数图象
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
二、四象限,在每个
象限内,y随x的增大
而增大.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2.图象性质见下表:
图
象
性质
y=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①当k>0时,在图象所在的每一个象限内,当x增大时,y的变化规律?
②当k<0
请大家结合反比例函数
和 的函数图象,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分析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y =
x
6
y =
x
6
1.当k>0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
2.当k<0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讨论
y =
x
6
x
y
0
y
x
y
x
6
y =
0
…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
… -1 -2 -3 -6 6 3 2 1 …
第三象限
第一象限
-1.2
-1.5
1.5
1.2
…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
… 1 2 3 6 -6 -3 -2 -1 …
第二象限
第四象限
1.2
1.5
-1.5
-1.2
1、函数 的图象在第________象限,
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
2、 函数 的图象在第________象限,
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
3、函数 ,当x>0时,图象在第____象限,
y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
一、三
二、四
一
减小
增大
减小
练一练
1
4.函数 的图象在第_____象限,
5. 双曲线 经过点(-3,___)
y =
x
5
y =
1
3x
二,四
9
1
6.函数 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____ .
7.对于函数 ,当 x<0时,图象在第 ________象限.
m-2
x
y =
m < 2
三
y =
1
3x
五、大显身手:
1、已知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经过点
P(-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 )。
A、第二、三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三、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2、已知反比例函数 ,下列结论不正确 的是( )。
A、 图象经过点(1,1) B、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当x>1时,0<y<1 D、 当x<0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
D
(k≠0)的图象经过点(-3,2)和(m,-2),则m的值是( )。
A、 3 B、-3 C、6 D、 -6
4、若 +∣b+2∣=0,点M(a,b)在反比例函数
3、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C、
D、
B、
A
D
例1:已知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的一支如图。
(1)判断k是正数还是负数;
(2)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y
x
0
(-4,2)
(3)补画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
x
0
(-4,2)
y
例题解析,
图像的分支在第二象限,所以K <0
把(-4,2)代入y= 中,得到
K=-8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y= -
k
x
8
x
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比较:
正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
增减性
直线
双曲线
k>0,一、三象限;
k<0,二、四象限.
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一、三象限;
k<0,二、四象限.
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0,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0,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图象
位置
K>0
K<0
当k>0时,函数图象
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
一、三象限,在每个
象限内,y随x的增大
而减小.
当k<0时,函数图象
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
二、四象限,在每个
象限内,y随x的增大
而增大.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2.图象性质见下表:
图
象
性质
y=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函数 的图象在第_____象限,
2. 双曲线 经过点(-3,___)
y =
x
5
y =
1
3x
3.函数 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____ .
4.对于函数 ,当 x<0时,图象在第 ________象限.
m-2
x
y =
y =
1
3x
课前检测(10月31日):
基础再现:
1.己知函数 的图象是双曲线,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则m=______;
-1
2.如果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那么m的范围为 .
m>
任意一组变量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即xy=k
长方形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面积不变性
︳m n︱ =︳K︱
P
D
o
y
x
x
y
o
M
N
p
(m,n)
(m,n)
P
D
o
y
x
1.如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一点,PD⊥x轴于D.则△POD的面积为 .
(m,n)
1
S△POD = OD·PD
=
=
变1:换一个角度: 双曲线 上任一点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段,与x轴y轴围成矩形面积为12,求函数解析式。
如图
∵︳K︱ =12
∴k=±12
(X>0)
先由数(式)到形再由形到数(式)的数学思想
2.如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一点,PD⊥x轴于D.则△POD的面积为 .
3.如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若阴影部分面积为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 .
P
D
o
y
x
x
y
o
M
N
p
2
练一练
3
A. S1>S2
B.S1C.S1=S2
D.S1与S2的大小关系
不能确定
c
如图,A、C是函数 的图象上的任意两点,过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B,过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记RtΔAOB的面积为S1,RtΔCOD的面积为S2,则( )
S1
S2
4、
(2007山东省中考题) 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
如图所示,点M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MN垂直
于x轴,垂足是点N,如果S△MON=2, 则k的值
为( )
(A)2 (B)-2 (C) -4 (D) 4
N
M
x
y
O
C
5、
拓展:
6、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m-1与双曲线 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C,AB垂直于x轴,垂足为B,且S△AOB=2
(1)求m的值;
(2)求△ABC的面积。
y
x
O
A
B
C
(1)m=4
(2) S△ABC=8
相交于A、B两点.过 A作x轴的垂线、过B
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C,设梯形ABCD的
面积为S,则( )
A.S=6 B.S=3
C.27. 如图,正比例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x
y
A
B
C
D
O
B
变1:如图,A、B是函数y= 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 的任意两点,AC∥y轴,BC∥x轴,则△ABC的面积S为( )
A)1 B)2
C)S>2 D)1A
B
C
O
x
y
B
8、图中两个三角形的面
积各是___
1
2
9、S⊿ABC的面积=____
2
(2007荆门市中考题改编)
10.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C
1
4
4
m
n
2
1、(2006年重庆市)如图所示.如果函数y=-kx(k≠0)
与 图像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C垂直于y轴,垂足为点C,则△BOC的面积为 .
S ⊿BOC =S ⊿AOC
S⊿AOC = ∣-4 ∣= 2
D
拓展:
o
A
C
x
B
y
D
C
D
o
A
x
B
y
2、四边形ABCD的面积=_____
2
(2007荆州市中考题) 如图,D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上一点,
过D作DE⊥x轴于E,DC⊥y轴
于C,一次函数y=-x+2与x轴交
于A点,四边形DEAC的面积
为4,求k的值.
A
E
D
C
O
x
y
F
B
解:当X=0时, y=2. 即 C (0 ,2)
3:
当y=0时, x=2. 即 A (2 ,0)
∴S⊿AOC =2
∴S四边形DCOE =4-2=2
∴K=-2
A
B
C
E
O
F
x
y
x
(2007武汉市)如图,已知双曲线 (x>0)
经过矩形OABC边AB的中点F,交BC于点E,且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2,则k=____。
2
S⊿AOF = S矩形AOCB
S⊿AOF = S四边形EOBF =1
O
A
C
D
4:
思索归纳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吗?
1、S△AOF=
2、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组合图形的面 积计算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分解方法.
3、在函数图形中的面积计算中,要充分利用好横、 纵坐标.
4、各种数学思想理解:归类思想、探究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5、根据面积求k值要注意图象的象限、K值的符号.;
思索归纳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A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过A作x轴的平行线,交函数 的图象于B,交函数
的图象于C,过C作y轴的平行线交x轴于D.四边形BODC的面积为 .
7
(2007长春市)
E
8、
做一做:
1.用“>”或“<”填空:
(1)已知 和 是反比例函数 的两对自变
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若 ,则 .
(2)已知 和 是反比例函数 的两对自变
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若 ,则 .
>
>
>
>
2.已知( ),( ),( )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的三个点,并且 ,则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3.已知( ),( ),( )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的三个点,则 的大小关系是
.
4.已知反比例函数 .(1)当x>5时,0 y 1;
(2)当x≤5时,则y 1,或y< (3)当y>5时,求x
的取值范围.
C
<
<
≥
0
5、已知点(-1 ,y1)(2,y2)(3,y3)在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y1 > y2 >y3 B、 y1>y3>y2
C、y3>y1>y2 D、y2 >y3>y1
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y=k1x与反比例函数y= k2∕x没有交点,
则两个常数的乘积k1 ·k2的取值范围是 。
7、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 )。
A、 第一、二象限 B、第三、四象限
C、第一、三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B
k1 ·k2 <0
C
想一想:
1、反比例函数 与正比例函数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D
总结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特征:
图象是双曲线
当k>0时,双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
当k<0时, 双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
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双曲线无限接近于x、y轴,但永远不会与坐标轴相交
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任意一组变量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即xy=k
形状
位置
增减性
变化趋势
对称性
面积不变性
长方形面积 ︳m n︱ =︳K︱
P(m,n)
A
o
y
x
B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吗?
2.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