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0课 端午粽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午、节、叶、米”四个生字,认识“立”“米”“矢”等偏旁。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同学们,大家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我们这节课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端午粽
导入新知
课题“端午粽”,认识“端”“粽”这两个生字。
duān
zòng
初读课文
结合自己吃粽子的经验,说一说“粽”字为什么是米字旁?
端:认识新偏旁立字旁。
粽:认识新偏旁米字旁。
你还在哪里见过米字旁的字?
回忆端午吃粽子的感受,再读课题。
念
端
粽
节
总
米
间
niàn
duān
zòng
jié
zǒng
mǐ
jiān
分
豆
肉
带
知
据
fēn
dòu
ròu
dài
zhī
jù
(3) 同部首识记:“总、念”是心字底。 上一篇课文《静夜思》中也有一个心字底的字---“思”---“思念”---月亮 、粽子都代表了对家人的思念 ,有“心”方有“思念”。
心
“心”表示惦记
“间”---“ 太阳在门里”,组词“时间”,太阳被门困住了,时间就在不知不觉间溜走了。
(4) 图片、猜谜识记。
“分”
分蛋糕
(5) 识记:“米”。
mǐ
巩固: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1.读好长句: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裏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朗读课文
(1)读好词:包一个端午粽,需要哪些材料?
箬竹叶、糯米、枣
(2)读好短语:这些材料分别是怎样的?
青青的著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3)读好分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粽子的样子写清晰的?顺序清晰,请圈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里面、中间
读好长句:标出停顿符号进行练读。
2.读好长句:
(1)读好带“一”的短语。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有甜。
“一掀开、一股清香、一口粽子、一锅粽子、一小篮棕子”
(2)读好关键词:
(3)读好句中停顿:
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又黏又甜。
3.读好长句: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1)读好关键词:
我们在外婆家 美滋滋地 吃了之后,外婆 还会装一小篮粽子 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2)画出停顿符号:
美滋滋
/
/
/
/
2.仿照说短语。
青青的箬竹叶 白白的糯米 红红的枣
3.仿照说句式。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月饼是用( ),里面( ),元宵( )。
1.仿照说词语。
(1)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颗红红的枣 。
青青的 白白的 紅红的
迁移运用
(2)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3)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美滋滋
又黏又甜
4.情境练说。
有一位外国小朋友来作客,看到粽了很好奇,你能学做“粽子代言人”,向他介绍、推荐粽子吗?
5.知晓传统习俗大比拼。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wǔ
yè
午
叶
学写汉字
米
豆
节
mǐ
dòu
jié
真
另
zhēn
fēn
上下结构:节、分,左右结构:叶。
上中下结构:真、豆,独体字:午、米。
√
√
√
√
√
√
课后练习
再 见